第16章 進擊
- 長生:從軍伍修士開始
- 香爐烤面包
- 2040字
- 2024-05-08 19:46:13
做了一夜煎烤蒸炸蛟龍肉的美夢,趙弘殷擦了擦嘴角,伸了個懶腰。
便從蒲團上站起,將案上甲冑穿戴整齊,又有親兵送上熱水,待到洗漱完畢后,趙弘殷將那庚眉取出,借著光滑一塵不染的箭面照著。
那小小的反光之中映照出一個意氣風發的少年郎。烏黑的頭發,豪邁中帶著精致的眉眼,面容俊秀但極堅毅,一雙銳利的眼神尤其令人印象深刻,仿佛能看穿人心。
趙弘殷滿意的點點頭,抬腿便出了營帳。
“都頭、都頭…”
“嗯?!?
趙弘殷笑著與臨淵騎軍士們一一點頭。
經過一帳帳營房,穿過不少地界,趙弘殷來到營地中央家主營帳。
“弘殷你來了,正好,剛送上來的蒸餅,今年新上的靈米磨的,還有那佛國軍營里找到的腌醬菜。你別說,這些和尚不能吃肉,這些素菜做的都是花了心思的,別有一番風味?!?
“是,族叔。”
趙弘殷也不跟趙宗汨客氣,大大咧咧盤腿坐在案前,拿起一張蒸餅裹著醬菜便往嘴里送去。
“嗯!確實不錯。”
趙弘殷三兩口,一個蒸餅就下肚,腹中饑餓稍稍止了,趙弘殷開口問道。
“族叔,我們接下去怎么辦?!?
那上首的趙宗汨喝了一口靈米粥,慢慢咽下。緩緩開口說道。
“會戰是打贏了,但那承原寺余孽還未清,承原寺那法師受了李家老祖一劍,現在龜縮在遼原靈地不敢下來?!?
他又啜飲了一小口靈米粥。
“李家已經宣布襄城以西五千里,原承原寺佛國,化國為郡,名定西郡?!?
“那妙喜宗就這么忍了?”
趙弘殷撇撇嘴,不由地問道。
“上頭青宣紫府真人盯著妙喜宗的維摩詰,聽聞都打到虛空中去了。哪管的到下面郡縣佛國的得失。”
“李家驟然得了這么一郡之地,但他畢竟崛起時間短,本家修士不足。”
趙宗汨放下食箸,有親兵遞上擦嘴的毛巾。
趙宗汨拿起毛巾用了,眼神示意親兵將這些吃食全部端下去。
剩下的靈米粥,蒸餅會被這些親兵分了,這些也是平時難得享用的靈物。
對軍士的體魄修煉頗有裨益。
待到帳中只剩下趙宗汨趙弘殷二人,趙宗汨大手一招,楠溪靈力運轉,帳中充滿一團靈霧將這二人包圍,不會有聲音傳出。
“弘殷,那李家自取了定西郡最膏腴的宿雪嶺,得了那八品【宿雪煙氣】。剩下的三個有靈物出產的黃泥坂,南鵲山,木脫湖,卻是讓俞,趙,胡三家依次挑了。”
“那俞家選了對他們煉丹煉器均有益的木脫湖,那湖里靈水品秩不高,但勝在多,能調和丹丸,凝練靈鐵。”
“我挑了南鵲山,我家習練箭術,此次大戰,我從那比丘石勒身上得了一門瞳術,正是要取九品靈禽之目修煉。那南鵲山上知喜靈鵲正當其用?!?
趙弘殷心頭一喜,那瞳術正是他夢寐以求的術法,能大大提升戰力。
“族叔,這南鵲山正合我們趙家使用?!?
“是啊,但這次不同于上次聯軍大戰,一應開支輜重人員,均是吾等自己負責?!?
趙宗汨面色一凝
“宗騫族老上次負了傷,暫時失了戰力,我已遣人送他回湖上去了?!?
“三日后拔營,無論盤踞在那南鵲山的賊修是誰,我趙家勢在必得?!?
“諾?!?
……
趙弘殷回了自己軍帳,喚了親兵進來。
“六兩,去把弘虎叫來議事?!?
親兵很快退下。
不多時,一個身穿鎏光烏金甲冑,身量高大,面容寬厚,龍行虎步地走進軍帳。
“弘殷哥?!?
“嗯。”
趙弘殷喚那高大軍士坐在案前,親兵送上兩杯泠冽寒水。
“你這甲冑修好了?”
“嘿嘿,弘歷那小子真夠意思,歸營之后便去找了他阿爺宗明族老,取了一方明光鎏金石,連帶著我的【吞光】,天雷槊,還有我上次溫養好的靈金,一并遣人送去袁宏道大師那里,練成了這鎏光暗甲,天雷槊也更進一步了?!?
“你小子,這回可是發利市了,那明光鎏金石可是九品靈物,還有那袁宏道的煉器費用,這花銷可不少?!?
趙弘虎憨厚一笑,眼角露出一絲精明的光。
“弘殷哥,那弘歷可不像吾等沒有跟腳,這大戶合該出點血?!?
“得了便宜還賣乖?!?
趙弘殷拿起茶杯和趙弘虎碰了,將那泠冽寒水一飲而盡,正色道。
“家主下了命令,拔營去那南鵲山?!?
“只我們一家?”
“嗯。拿下南鵲山,便有瞳術可修煉,平添三分戰力?!?
“什么時候?”
“三日后?!?
“我自去整軍。”
趙弘虎領了命令退下,趙弘殷遣人撤下案去,脫了甲冑,默默坐在蒲團之上。
心中滿滿盤算。
自有了這玉玦相助,修煉速度倍增。
自上次靈池浸泡一夜過后,體內元氣充盈的不得了,體魄也強勁不少,想必是那殘余藥力還未完全用盡。
那玉玦也吸飽了靈力,趙弘殷靈臺慢慢感悟,玉玦靈機正是飽滿的時候,可以發揮那入夢之術。
“此次南鵲山,只我趙家一家,只許勝,不許?。 ?
趙弘殷心里有了主意,也不吝惜靈機,主動勾動那玉玦,靈機慢慢消耗下去,原本溫潤發光的玉玦變得暗淡下去。
趙弘殷雙目緩緩閉上,進入夢中。
此次入夢趙弘殷已經輕車熟路,雖然是不能有自己的行為舉動,只能謹守靈臺,走馬觀花的觀看發生的事情。
只見那趙家軍隊在各允,弘兩輩修士軍頭的帶領下緩慢的移動起來。
清一色烏黑的甲冑騎士在這平原上慢慢的行軍,仿佛一頭巨大的黑色巨獸朝那千里外的南鵲山而去。
為了不浪費太多馬力,各個軍頭選擇穩扎穩打,于是到了那南鵲山已經是五日之后。
那南鵲山道路崎嶇,馬匹不便到山上,于是軍士們紛紛下馬在山腳扎營。
趙宗汨早就派出斥候去四周村莊查探。
斥候軍騎探明那山間佛寺中是個小法脈,里面只有三個比丘僧。
其中那佛法是最高的主持已經死在襄城之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