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濟納的胡楊林景區不止一處,比如黑水弱城胡楊林、大漠胡楊林等,而規模最大、享有盛名的是國家5A胡楊林景區。既然挑選一處,那必然是要認準最經典的,也是門票最貴的5A景區了。
這里從進門開始,從近到遠分別起名為:“一道橋”、“二道橋”、……一直到“八道橋”。網上有很多介紹這幾道橋應該先去哪,再去哪,最后怎么返回的視頻。一項爭朝夕的我,有足夠的時間折返、回頭,因此,我決定先去號稱最經典的二道橋,再去樹齡最小的七道橋,然后最遠的八道橋看一眼就返回四道橋。因為四道橋是中心位置,在那里我可以根據自己的判斷,而不是博主、所謂旅行家們的吹捧,決定夕陽時分待在幾道橋等那最美的光。
起太早了,真的是過早了,區間車最早一班還沒發車,司機影子都不知道在哪呢。進門的時候檢票員也沒有,臨時幫忙的保安幫我刷了身份證進入了景區。按照計劃,我走向了二道橋。
說實話,在景區內的前一小時,我是很失望的。這是什么嘛,除了四處昏暗的樹林,什么也沒有嘛!站在二道橋區域內的一座觀景臺上,凍的瑟瑟發抖的我,開始懷疑這為什么享有盛譽,胡楊林好看在哪?我還為此等候了兩三天。隨著日光從天邊稍稍探出,樹梢漸亮,而游人仍舊只有我一個。掏出手機,拍了段日出之后又刪了,因為淡淡的朝陽不足以照亮這片濃密的胡楊林,大部分景物在陰影里,一點都不滿意。
想象和現實的落差巨大,我走下觀景臺,向四道橋走去,心想,既來之則安之,既然這么早,那就多探探路,了解下1、2、3、4道橋之間都有些什么吧。
穿過三道橋,陰差陽錯的走到了四道橋的區間車上下站,恰好有大巴運行中,心想,干脆坐車去七道橋吧,把做好的方案在這里接上。
車上連我加司機,兩個人……啊哈哈哈,專車……司機等了大約十分鐘,問調度:“你說我走還是不走,車比游客數量都多了。”是啊,游客就我一個嘛,車呢,后面的空車還有兩輛在等待。調度猶豫片刻后,問我去哪里,我說去七道橋,于是對司機說:“發車吧。”
七道橋的金秋把我的失望一下子掃除了三分之二,一方面,七道橋胡楊林的樹齡年輕,所以葉子黃的特別透徹,不像樹齡大的胡楊,到現在葉子還有一半是綠色的。這像不像人呢?年輕人臉皮薄,遇到尷尬的事情容易臉紅,而老了就皮厚了,干出什么下流的事情都臉不紅心不跳,一副沒事似的從容應對。另一方面,這時候的太陽已經爬上天空一小節,雖仍沒有樹高,但至少已經開始努力的穿透樹林、照向大地了。
放下背包,掏出自熱飯,在這靜悄悄的黎明,與胡楊共進早餐。隨后,才看見景區內的各種攤販這時候才來到屬于自己的那塊攤點擺設起來,準備迎接新一天的游客。
埋在樹下,做成石頭外形的廣播喇叭此時才開始響起,介紹胡楊這一樹種的特點,所謂“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朽”的三千年神話。遠處,三兩個老爺爺背著相機、三腳架,匆匆走來,似乎在告訴我:“你比我們起的都早,說明你已經青春不在了。”但另一個聲音卻在安慰著我那稚嫩的心——
“帥哥,拍個照吧!”一位搞旅拍攝影的小妹,坐在剛剛擺好開張的蒙古包前,對其中一位老爺爺說。
老爺爺沒理她,她繼續對另一位老奶奶說:“美女,化個妝吧!”
老奶奶白了她一眼,走了過去。
小妹沒有任何不悅,也許她早已習慣了被人拒絕,也或許保持著心中的快樂,做自己所愛,并不在意別人什么反應。
“帥哥,做個指甲吧!”她對我說。
現在旅拍這么高級了嗎?換裝、化妝、紋眉還做美甲?
還沒從凍成狗的狀態緩過來的我,看到蒙古包里面有取暖器,問:“你確定?”
“對啊,隨便玩嘛,反正又沒客人,不收你錢,幫我練個技術唄。”
是啊,隨便玩嘛,那就玩吧,沒做過的事情,零成本嘗試。行,就當一次不一樣的體驗。
沒想到,小看了這技術活,流程還挺復雜,我還以為涂上一層指甲油,自然干后就結束了呢。居然還要經歷打磨、除倒刺、除塵、上底油、烤干、上色、烤干、紋理、烤干、暈染、烤干、亮油、烤干……我去,這么多流程。
嘿,別說,完成后我覺得還挺好看,每只指甲的花紋都不一樣。
漸漸地我在思考,為什么很多女孩都注重減肥、保持身材,喜歡漂亮的衣服、靚麗的首飾,會為臉上長痘、脫發等問題困擾。愛美是一種積極的心態,把自己打扮的美美的,能穿上喜歡的衣服而不走形,并非為了取悅他人,而是讓自己幸福。悅己,是一種重要而健康的能力。我想,換位思考確實不容易,沒有什么真正意義上的“客觀”,每個人都是主觀的,不必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如果大家都能讓自己開心,那就夠了,這個大環境就已經有足夠的幸福感了。
懷著這樣的心理,繼續之后的旅途,看見肥胖的老太把大紅色的圍巾揚起在頭頂,露出自信的微笑;看見禿頂的大叔,摘下墨鏡,摟著愛人甜蜜的合影;看見瘦如麻桿的男孩,牽著滿是雀斑的女友,走在胡楊林間;看見杵著拐棍的兒子,推著坐在輪椅上白發蒼蒼的老母親;看見只有一條腿,卻撐著兩根支架健步如飛的游人……覺得他們都很美,都在向外散發著熾熱的能量。
要說能量,那還是太陽能量大,到了中午,清晨的寒冷早已消失,替代而來的是酷熱的暴曬。而這當空的烈日,把失望的最后三分之一蒸發個精光。我這才明白,胡楊林的金黃,就是要有足夠強的陽光,才能刺破一道道樹葉的防線,把樹林整體打上光。如此,金色的樹冠、金色的枝杈、金色的落葉,在藍天的對比色下,方能撩人心弦,觸及心魄。
果然,下午一兩點,在電影《英雄》的取景地——四道橋,大巴馬不停蹄的運送了一車車“紅衣大媽”到來,原本“冷清”的景區棧道上,已經在游客相遇的時候,需要側身互相讓行通過了。這里的樹木高大威猛,依靠在樹下,即使你身材魁梧,也會感覺“小鳥依樹”。此時想要拍一張沒有人的樹林,實在是太困難了。
從四道橋返回三道橋,三道橋有一塊主營餐飲的區域,坐在這里吃一碗面加一盒切片西瓜,再躺在長椅上小憩片刻。不知不覺,我已經在景區內度過了八個小時。
下午三點,再次回到了二道橋——倒影林。比較來,比較去,還是有水的地方好看,因為水面如天空之鏡,讓畫面具有更完美的整體感、對稱感和色彩的均勻感。刻意沿著水域,往最邊角的地帶走去,沒想到遇見了此前關注的景區官方直播。兩個小姑娘,一人主講,手持自拍桿,坐在水邊的棧道,把腳伸向水面;另一個應該是助手,在一旁拿著另一部手機,環顧四周而拍。
不想入鏡的我,悄悄躲在她們身后,聽主播忽悠:“我說你們啊,老跟我問黃了沒黃了沒,你們自己看看吶,現在是最美的時候!再不來,別后悔,萬一哪天晚上再一降溫,大風一吹,葉子落個大半,來看個光禿禿啊,光禿禿。”
我覺得挺有趣,就繼續聽了一段:“跟你們講啊,你們擔心人多啊,你看你看,我拍的這個你能看到有人嗎?自己要會找地方啊,別跟著那么多人一起擠啊。告訴你們,記住咯!這里是二號橋,二號橋啊,倒影林,啊,記住,倒影林,往景區邊邊上最里面走走,最里面!你看這藍天,你看這金色的葉子,你看這倒影,你還坐得住嗎?趕緊點擊左下角啊,鏈接,有單日票、三日票,趕緊的!”不知道如果她回頭看到我在錄像,會有何感想,哈哈。
順著她的視角,我蹲下來,調整好藍天、金胡楊、倒影的比例關系,按下了快門,成就了朋友圈攝影展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