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事三要:事不拖、話不多、人不作
- 文博編著
- 16字
- 2024-05-23 16:29:34
第二章 一味空想,希冀終會成為泡沫
“想”終歸只是“想”
如果你總是“想著”成功,那么成功永遠不可能降臨到你的身上。
阿凡提的故事中有一個這樣的笑話:巴依老爺有一顆雞蛋,看著這顆雞蛋,他心里想:真棒,這個雞蛋可以孵出小雞,等小雞長大了,就可以下更多的雞蛋。更多的雞蛋就能孵出更多的雞,更多的雞又會生更多的蛋,蛋生雞,雞生蛋。啊!光是想著,他就仿佛已經看到了閃閃發亮的金幣,住上了華麗的宮殿……
突然, “啪”的一聲,一不小心,手里的雞蛋掉在地上碎了,他的一切夢想最后都變成了幻想。
想想這是一件多么可笑的事,如果只是空想,而不去行動,那么最后什么也沒有。如果想要自己的想象變成現實,就必須付諸行動,去努力改變你的人生,提高你的生活品質。
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后不久,席第先生進入了美國的郵政局,從事海關工作。他非常熱愛自己的這份工作,可是在五年之后,由于工作上的各種限制——固定上下班時間、微薄的薪水、靠年資升遷的死板人事制度。這一切讓他看不到升遷的機會,也令他對這份工作越來越不滿。
一日,他突然想到,既然他已經學到許多貿易商應該具備的專業知識——這是他多年來在海關工作耳濡目染的結果——為什么不能早一點兒從那里跳出來,自己做禮品、玩具的生意呢?他注意到做貿易的商人,對這個行業的細節了解得并不比他多。
雖然已經有了創業的想法,可是他依舊本本分分地在海關上班,依舊對工作心懷不滿,依舊每天想著自己的玩具生意。是的,他只是想著,十余年來,他沒有為自己的理想有一絲的行動,因此,他仍在“想”,也僅僅是在“想”。
Atari公司的創始人,電子游戲之父諾蘭·布什內爾(Nolan Bushnell)在被人問到企業家成功的關鍵是什么時,他回答道:“關鍵在于拋開自己的懶惰,去做點兒什么,就這么簡單。很多人的想法都不錯,但只有那極少數的人會立即行動,將自己的想法付諸實踐。不是明天,不是下星期,就在今天。真正的企業家是一位真真實實的行動者,而不是什么空想家。”
你還記得你十年前做過什么嗎?當時你有沒有被問到“你的理想是什么?”這樣的問題。或許你的答案有很多,可是十年后的今天,我們捫心自問,當初你所說的理想實現了嗎?愿望達到了嗎?如果沒有,那你現在再仔細想一想,十年后你想要完成什么?假如你到現在依舊猶豫不決,那么接下來的這個十年也會很快過去,十年以后你仍會一事無成。
十年很短暫,一眨眼就過去了,因此,我們不要在最應該努力的年紀平平庸庸、碌碌無為地度過。千萬不要抱有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要下定決心去努力,因為你人生的高度取決于你當初所做的決定、所下的決心和所付出的努力。
“命運”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一個神秘的詞語,他們總是認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成功被命運無形的力量控制著。即使是成功人士,偶爾也會相信命運的力量,盡管他們之中沒有什么人命中注定就是成功的。
著名的高爾夫球手塞夫, 22 歲獲得 1979 年全英公開賽冠軍,他當時說,勝利屬于他的命運。
我們平常稱之為“命運”的東西,實際上是明確的目標的結果。雖然不能證明這個觀點是否正確,但溫布爾登或英國足協杯的冠軍獲得者,他們每一個人從童年時代起就開始了艱苦的訓練,為了完成自己的夢想在不斷地努力。不可否認,某些成功人士有時會把自己的成就歸功于當時的幸運,或是競技比賽中的超常發揮,但當我們仔細深入地去了解一下就會發現,他們每天艱辛的訓練和堅持不懈的努力,早已為他們埋下了成功的種子,只等開花結果。
不管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你總有緊張焦慮的時候,面對一些事,總擔心自己做不好,對自己沒有信心。出現這些情緒和想法是正常的,因為當你期望完成自己的目標和實現愿望時,緊張和焦慮也會隨之而來。你越想實現這個愿望,就越緊張。而且這種焦慮會因為你的主觀意識而轉移,你越想擺脫越擺脫不了。如果將所有的心思和精力花費在如何消除緊張情緒上,或總因為緊張和擔心而苦惱的話,不但會浪費時間,而且會讓你離目標越來越遠。相反,行動由我們的主觀意識所支配,只有行動才能幫助我們實現自己的目標。所以,情緒、想法和行動不是同一回事,我們需要分開對待。如果你正在為某件事緊張,總是擔心沒有希望時,你只需將它們看成自己的另一種情緒和想法就可以了。你應該將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實際學習中,不要浪費每一分每一秒,做些實實在在的事情,比如做一道習題、記一個單詞。要想實現你的目標,緊張和擔心是無用的,只有投入學習和工作中,才有可能實現你的愿望。
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有愛幻想的時候,在這個時候,我們總會懶散、拖沓、不信守承諾、缺乏毅力等,這些都是由于缺乏自律導致的,而我們給自己開出的藥是“明天”。“明天”會讓我們那些不好的癥狀得到暫時的緩解,但卻永遠無法根治。當我們再次遇到它們時,唯一的辦法仍然是下一個“明天”。不管你的自控能力如何,從現在開始嘗試改變,既然決定現在嘗試,那么必須現在行動,不要讓“總有一天”綜合征纏住你。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愛自欺欺人,常常暗示自己:只要靜靜等待,幸福美好的人生就會自然而然地出現。可是,這種想法只是畫餅充饑,未來的生活始終取決于你今天的行動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