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文明能發展至今,不光是人作為高級動物的特殊性,更離不開歷史上無數個敢于接受挑戰的時代先鋒者。如此龐大的這樣一個群體,僅靠個人的努力肯定是不夠的,發揮集體的力量才能實現文明發展的最大化。想要發揮集體的力量就需要團結集體內部所有成員,團結他們的心。心看不見,摸不著,又難以讓人捉摸,到底要怎么做?這離不開愛。
什么是愛?我認為,愛是一種情緒,如照顧、支持、關心、包容、體諒等能夠向別人表達善意的行為都可以視作是傳遞愛的一種方式。這些方式能夠帶給別人一種輕松愉悅的感覺,打破人與人之間那種陌生的界限,幫助人們更好了解彼此的習性,從而更好地分工合作、各司其職,這就不難解釋人類文明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今天的了。
愛是人發出的,不同的人發出的愛都有著不同的意義在里面。人是群居動物,組建家庭始終是人繁衍后代的主要途徑。親人,同為一個家庭的人,往往更熟悉彼此之間的性情,平日有著更多的互動和交流,日久生情在這樣的環境下逐漸得以應驗。親人的愛是每個人來到世界上最早接觸到的愛,這種愛給我們一種被接納的感覺,幫助人在進入世界后不會因為環境的陌生而陷入一種恐慌的困境中來。
需要明確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有幸在一個對于后代的成長全然投入的家庭中。人在出生到學會說話之前,表達自己內心想法和需求的主要方式是哭泣。當兒童哭泣時,大概是在表達自己渴望得到關注或是發泄內心的不滿。一般來說,親人在第一時間出現在兒童身邊能夠讓兒童感到自己的內心需求得到了滿足,這有助于他們心理健康的發展。然而,對于后代的成長不全然投入的家庭來說,這就是另外一種情況。這一部分兒童在早期的生活里出于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有得到充分的關注,在內心世界的搭建上會有所缺陷。缺少親人愛的陪伴可能會在未來生活中表現出敏感脆弱的性格,對個人的發展構成阻礙。
說完親情,還有愛情。愛情,男女之間的感情,是異性之間的一種特殊的情感交流。家庭的組建需要異性雙方共同的努力,這一點無論是人類還是地球上的任何生物都是一樣的。異性在組建家庭之前,雙方屬于男女朋友關系。這層關系的形成需要經歷一定時間的磨合,才能最終讓雙方達成共識。這段時間,雙方從彼此陌生的關系開始,通過語言、肢體上的交流,進一步了解對方的性格、處事風格,為結為夫妻關系打下基礎。值得一提的是,不同夫妻在組建家庭后向后代傳遞的愛有所不同,后代大概也會把這樣子的愛作為自己傳遞給后代的方式。也許一些愛的方式對于孩子本身來說并不是促進其健康成長的最優解,但我們也應當對人類后代繁衍做出貢獻的家庭表示尊重,他們擔起了家庭賦予他們的責任與使命。
新時代下,全球社會始終存在貧富差距的問題,盡管現代社會下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這樣的問題仍值得人們去討論和思考。住在大城市的人群在收入方面相較于其他中小城市來說差距明顯,這間接導致了不同的生活狀態。金錢是身外之物,但沒有金錢在這個世界上生存可謂是寸步難行。
好在,有這樣一批人,他們籌集經費和物資,向社會上需要得到幫助的人群提供支持和服務。這些細節無不讓我們感受到人性光輝的一面,不僅溫暖了弱勢群體的心,還為社會在這一方面做出更多的舉措起到推動作用,甚至有利于整個社會和國家在人文關懷上凝聚力的養成。這樣的愛是仁愛,通常表現在對他人困境下的同情。有別于前兩種的是,這種愛的對象彼此之間基本屬于素不相識的人。能對陌生人的處境表示同情理解,本就是一種高尚的品德。
愛的種類大體可以分為以上三種,無論是哪一種愛,都是向善向好的。人類文明的發展離不開愛的延續,我們每個人都是愛得以延續的踐行者。把握好愛的定義,帶著愛的信念生活下去,是我們作為人類的一份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