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大戰(zhàn)來臨 (求收藏 求推薦)
- 紅樓之隨身空間
- 北風(fēng)西瓜
- 2309字
- 2023-12-08 18:04:00
順德三年七月十七,三更剛過。
距和林東南十里處。
李煜帶著麾下一眾斥侯,已經(jīng)潛伏此片草地數(shù)個時辰。
再過兩個時辰,將會是李煜在這個時空中,遇見過最慘烈的一場廝殺。
大戰(zhàn)來臨之前,為了消磨窒息地等待。
李煜這會兒的腦袋開始放空,回思這個平行時空的歷史軌跡。
這個時空的歷史,晚唐以前的史書,一些歷史名人,都有記載。
唯有在唐宣宗李忱那兒變了樣。
李忱從“智障”皇叔到僅次于唐太宗的中興明君。
史書記料。
這位于皇叔稱帝的李忱,顯然并沒有暴斃于長生藥中毒事件。
而是將大位傳于四子李滋手上。
李滋在王歸長、馬公懦和王居方以及右軍中尉王茂玄的輔助下順利登基。
晚唐并沒有發(fā)生黃巢之亂。
神奇的是。
黃巢竟然他娘的中了進士,后面還成為晚唐的名將平南侯。
可惜的是,李滋也是個短命鬼,在位不足十年。
晚唐亂于一農(nóng)民起義,黃巢最終在平叛的路上故去。
野史傳聞,平南侯于閉眼前寫了一首詩,但具體是什么詩也沒人知曉。
畢竟唐軍在平南侯故去,一舉被農(nóng)民軍擊潰。
興許那首詩,被農(nóng)民軍當(dāng)成廁紙擦了屁股也說不定。
整個大唐隨著黃巢身故,瞬間轟然倒蹋。
其間,五代十國依史成立。
然趙家兄弟卻沒有出現(xiàn)在史書記料上面。
宋還是那個大慫,只是開國皇帝變成一個李煜不知道的人。
按照史書表,以及他前往南洋那趟經(jīng)歷。
對應(yīng)的是,刻下應(yīng)該是西元1700-1800年左右。
本朝往上是陳漢被后金推翻。
直至本朝太祖,率領(lǐng)二十四位朋黨起兵。
和后金陳兵于黃天蕩,最終打殘投降后金的陳漢水師。
太祖于金陵稱周王,南征北伐,橫掃后金和平定南方,遂稱帝。
最后遷都于元朝時期的大都,即現(xiàn)今的神京。
值得一提的是。
本朝太祖的祖上本是富戶,因五代十國紛亂,其祖上的祖上遷至金陵,然舉家遷往金陵時遭人搶掠,生活一度拮據(jù)。
后其祖父和開國元勛的祖上成了金陵的青皮。
不承想。
這二十五人在金陵遭人打了悶棍,數(shù)十人一齊被拐賣至后金遼東鐵嶺挖礦。
年僅十六歲的太祖,伙同他爹兄弟的兒子,共二十四位朋黨逃出了礦場。
最后進入關(guān)內(nèi),在前往薊州的路上救下一伙來自金陵的行商,因太祖英武俊俏,后被商行老板獨女相中。
太祖得益于娶商賈出身的女子為正妻,于婚后第二年帶領(lǐng)二十四位朋黨,潛回鐵嶺礦場解救無數(shù)礦民。
后伙同朋堂一齊起兵反抗后金。
最后,太祖建立國號周。
其實,太祖遷都于北平,充其量,便是認為這個地方是他的龍興之地。
畢竟,沒有皇后,也就沒有后來的劉周。
二十四位無賴又挖過礦的青皮,紛紛搖身一變。成了開國四王八公十二侯。
亂了,他娘的都亂成一鍋粥了。
歷史軌跡亂了,開國勛貴也成了青皮豬仔。
李煜表示,這個時空說不定就是曹公見過的那個時空。
反正來也來了,再計較這些沒什么鳥用,不如尋思著今晚占一個頭功。
…………
五更,微風(fēng)。
連綿不絕的白色營帳在月色的映照下,安祥卻不失肅殺。
韃靼和瓦剌八萬聯(lián)軍大營,除了幾處明暗游哨,八萬余人盡皆陷入深度睡眠中。
雖說前面百十余哨騎還沒有回營,然這也不是什么大事。
畢竟,往日派出去的斥騎,最快回報消息也需三至五日。
是故,李煜帶著王見、馬三刀他們,借著月色,悄無聲息地以強弩開路,輕而易舉地處理起各種游騎暗哨。
“嗖嗖嗖!”
解決掉南面馬圈最后一處暗哨,李煜低聲吩咐身后一名斥候打出訊號。
與此同時。
另外幾處負責(zé)栓馬欄的同僚,亦是差不多的時機打出訊號。
只見夜色下,數(shù)道火光在各處馬欄沖天而起。
“殺韃子……”
“殺!殺!殺!”
“建功立業(yè),正當(dāng)其時。”
“四方胡虜,凡有敢犯者,必亡其國,滅其種,絕其苗裔。殺!”
從營地外面四周,于靜謐的夜色下,突兀地冒出震耳欲聾地喊殺聲。
隨著時間推移,無數(shù)火龍瞬間將這處聯(lián)軍大營合攏包圍起來。
李煜急忙吩咐眾人,以最快地速度破壞掉所有栓馬欄,繼而往東南方向撒退。
數(shù)萬匹戰(zhàn)馬,瞬間被李煜等人放火受到驚嚇,頓如無頭蒼蠅般,玩命四散跑出馬圈。
而在李煜等人潛退出營地時。
大同鎮(zhèn)十余門火炮呼嘯而至。
周軍統(tǒng)兵大帥早前得到李煜的回報,當(dāng)即下令所有斥候出擊,沿途射殺一切往南面派來的聯(lián)軍斥騎。
反觀韃靼瓦剌這邊。
他們壓根沒想到周軍會這么玩命,深入草原千里,奔襲到和林攻擊他們。
胡虜聯(lián)軍營地。
那些尚還在熟睡中的韃靼和瓦剌聯(lián)軍,陸陸續(xù)續(xù)被喊殺聲、炮火聲震醒,繼而被數(shù)萬將士掩殺而至地喊殺聲,嚇得茫然四顧。
倏然,有那些反應(yīng)快的百戰(zhàn)老兵,瞬間呼喝身旁的同伴,拿起兵刃隨他反擊。更甚有聰明者,甲也顧不上去穿,撒腿往馬圈那邊跑去。
然而,等待他們的卻是一處空蕩蕩留有余火的馬欄。
隨著一陣轟隆隆的馬蹄聲響逼近。
大批周軍騎卒在夜色的掩蓋下,舉著手中馬刀沖殺進韃靼瓦剌聯(lián)軍營地。
他們的身后,是洶涌如潮手執(zhí)刀戈的周軍步卒。
李煜以最快的速度,找回自己那四百余斥候手下,繼而率全隊朝著中軍大帳,掩殺過去。
“噗!”
李煜抽回刀身,一腳踢開那具軟下去的尸體。
這會他的背后傳來刀風(fēng),只見他的身形快速矮了下去,錯身避開一記彎刀絕殺。隨即快速回身,一刀照著那名韃靼壯漢的脖子,斜劈而下。
只聽‘咔嚓’一聲。
那名韃靼人棄刀,雙手緊緊握住脖子,嘴里嚅動著‘嗬嗬’出聲。須臾,他那脖子上面,殷紅的鮮血噴涌而出。
一股血腥味沖天而起,鮮紅的血液,頓時將李煜身上那套重甲染紅。
撲鼻而來的腥臭味,令人作嘔。
若是三年前的李煜,指定會當(dāng)場昏厥。
李煜目光沉著,劍眉下的那雙深邃星眸,直勾勾地注視著前方不遠處的中軍牙旗。及那高桿迎風(fēng)飄揚的九斿白纛。
此時,整個營地到處充斥著喊殺聲、慘叫聲、以及肉體被刀劈槍刺的“噗噗噗”聲響。
有韃靼精稅悍卒試圖負隅頑抗,有瓦剌精兵以求殺退襲營來敵。
但很快,統(tǒng)統(tǒng)被后面如潮水般涌進來的周軍,亂刀亂槍捅死,鐵騎踏碎!
有聰明的韃靼人試圖躲避藏身,然而他們兩條腿,卻被騎著高頭大馬的周騎無情收割。
沒有任何懸念。
周軍以有心算無心,千里奔襲草原深處。
這一戰(zhàn)!
整處營地,到處充斥著一邊倒的暴虐殺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