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叩謝陛下隆恩!”張寬趕緊給萬歷皇帝磕頭謝恩。
萬歷皇帝一擺手:“行了,按理說你不過是一名百戶,是沒有資格稱臣的,不過朕喜歡你,就許你稱臣了,以后在朕的面前,就不要小的小的的自稱,沒來由的聽著別扭。”
張寬趕緊說道:“臣謝主隆恩!”
萬歷點點頭,卻笑著對張寬說道:“你來攙扶朕!”
張寬趕緊站了起來,從丹犀旁邊竄到御座旁邊,伸手攙扶起腿腳不靈便的萬歷。
他沒有想到萬歷皇帝竟然會讓自己近他的身,若自己真是不要命的,就這靠近萬歷的功夫,已經夠自己殺萬歷十次了。
萬歷在張寬的攙扶下從御座上站了起來,卻有意無意的說了一句。
“張寬,是不是覺得現在是殺朕的好機會?”
張寬大驚,嘴里喊著:“臣不敢!”
就要松手下跪,卻被萬歷一把抓住他的手,而且還十分的用力!
他猛的一抬頭,卻正好對上萬歷那副囧囧有神的眼睛!
別看萬歷身體肥胖,行動不便,可這雙眸子卻格外的有神。
“你要的東西,只有朕能給你,你明白?”
張寬趕緊又將頭給低了下去:“臣明白!”
萬歷滿意的點點頭,伸手拍了拍張寬的肩膀,似乎在打消張寬的顧慮。
“起來吧,扶朕去花園走走!”
張寬這才起身,攙扶著萬歷皇帝走出了養心殿。
養心殿伺候的人趕緊跟了出來,又給萬歷皇帝準備好肩輿,萬歷皇帝卻不打算坐,而是慢慢的走了起來。
養心殿的宮人們不敢進諫,只能在萬歷身后陪著。
張寬攙扶著萬歷皇帝,心里更不知道該說些什么。
剛到這個世界的時候,他不過只是為了求一條命而已,現在卻機緣巧合,被萬歷賞了一個百戶的頭銜,還專門去保護太子,這就相當于讓自己成為了太子的近臣,只要太子能順利登基,自己一個錦衣衛的指揮使是跑不掉了。
當然,前提是自己不作死!
這樣看起來,似乎對自己來說的確是件好事。
可將時間線拉長之后再看,你就會發現,好日子也過不了多久。
萬歷死在萬歷四十八年,此后天啟在位七年,崇禎皇帝在位17年,也就是29年之后,清軍就會大舉入關,覆滅了大明!
自己現在不過是二十多歲的年紀,難道真的要在二十九年后,投降大清,成為清朝的一個順民?
張寬自然是不愿意的,大明子民當的好好的,憑啥要去腦袋后面要掛根尾巴?
時間不多了啊。
張寬心中惆悵百轉,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么。
萬歷皇帝卻略有些感慨的說道:“我大明積病甚多,朕實在是有心無力啊!”
張寬聞言,趕緊接話:“陛下說的哪里話,大明蒸蒸日上,那里來的積病。”
萬歷輕笑一聲:“你不過初當上百戶,就開始拍朕的馬屁了?”
“臣不敢!”張寬心中一凜,就要下跪,卻被萬歷給攔了下來。
“你也不要動不動就跪,這宮中的磕頭蟲多了,朕看的有些膩!”
“臣遵旨!”張寬只能重新站直了身子。
萬歷卻接著說道:“朕接手大明的時候,有張先生在,行考成法,一條鞭法,大明國用日足,天下安寧,可惜,張先生所行之權,乃是朕之權,況且張先生在很多場合都說過,他不是宰相,他其實是攝政王!”
“朕才是這大明之主,豈能容得下這等權臣?朕相信他沒有篡位之心,可朕不敢賭他手下的人也沒有這等心思!陳橋兵變的時候,趙匡胤也說自己沒有篡位的心思,可是架不住手下人擁戴!”
張寬不明白萬歷跟自己說這個是什么意思,只能靜靜的聽著。
萬歷卻沒有絲毫停下的消息,反倒是越說越激動。
“所以朕在他死了之后,將賜予他的一切殊榮一并奪回,并且提拔了張四維那個小人,來清算張先生!結果正如我所想,張居正的一切全都如同過眼云煙,消散不見!”
“可朕還是高估了自己,朕以為沒有了張先生的影響,朕可以很輕松的控制住那些文官,成為大明的中興之主,可朕沒有想到,那些文官竟然用太子之事來否定朕的權威!”
“你以為朕是真心要立福王為太子嗎?不!誰當太子對于朕來說,都不算事,朕要的,只是要確認朕的權威!朕才是大明的皇帝,是大明的主人!”
萬歷皇帝的話中似乎有未盡之意,卻歇斯底里,他的咆哮聲讓所有跟在他后面的宮人們全都跪了下來。
張寬也無奈的跪下,若是可以,他真的不想聽萬歷說這些老黃歷,張居正幫著大明延續了百年的壽命,他該死嗎?站在大明百姓的角度上,張居正不但不該死,反到應該大書特書!
可站在君王的角度,張居正不死怎么辦?他若不死,皇帝就會一直活在他的影響之中,此生都無法擺脫!
所以在封建王朝,張居正必須死!
而張居正雖然死了,他留下的政治遺產卻讓萬歷這個弟子舒舒服服的打贏了三大征,甚至三大征之后,國庫還有盈余。
而且張居正在的時候,他能用強硬的手段,約束百官,讓大明朝廷按照他的意志來運行,但是萬歷卻不行,這種不行只與身份有關,若是張居正真的當上了皇帝,他也不能想怎么樣就怎么樣!
這是身份的不同決定的,與其他無關。
張寬看著萬歷歇斯底里的樣子,有心要勸諫兩句,卻又不知道該怎樣開口。
好在萬歷自己慢慢的恢復了平靜。
“張寬,你現在也是朕的臣子,你覺得朕拿這些外朝官員該如何辦?”
張寬明白,萬歷雖然三十年不出宮門、不理朝政、不郊、不廟、不朝、不見、不批、不講。他實際上是在用自己的方式來與外朝的文官們較勁,意圖用皇權來壓制臣權,可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外朝的文官實際上并沒有輸,萬歷皇帝也沒有贏。
真要較真,雙方基本上處于一個兩敗俱傷的境地。
“陛下,臣以為,若是陛下現在御駕親至內閣,說不定能有意外的收獲!”
張寬仔細思量了一番之后,給萬歷皇帝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萬歷一聽,眼睛發亮。
“這主意不錯,傳旨,擺駕內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