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一個不留
- 大明崛起:從滅清開始稱霸全球
- 不思和尚
- 2090字
- 2023-12-20 14:52:00
江川龍英不自覺地右眼一跳。
他奶奶的,居然在這種時候拆我的臺!
不過仔細一想,這確實是個棘手的問題。
他從未見過如此高大的城墻,仿佛直通天際,讓人望而生畏。
而且這墻面也太光滑了吧?
連攀爬的立足之地都沒有。
正當江川龍英絞盡腦汁思索計策之際,堡壘上方突然傳來一聲響亮的聲音。
陸瑾手持擴音喇叭,對著遠處喊道:“對面的倭寇們,你們好嗎?我已經為你們準備了一份大禮,要小心接住哦!”
這突如其來的喊聲讓江川龍英大吃一驚。
此人究竟是誰,內力竟這般深厚,能將聲音傳遞得如此之遠。
陸瑾自然不知道江川龍英心中所想。
他一聲令下,早已校準好角度的釋迦摩尼炮瞬間開始了猛烈的轟擊。
炮彈猶如流星般劃過天際,砸向了倭寇陣地。
瞬間,四個深達一米的巨坑赫然出現在眼前。
江川龍英驚愕不已,他萬萬沒想到明竟然擁有射程如此之遠的火炮。
難道這就是清軍傳來的報告中所提及的釋迦摩尼炮嗎?
對于這三十五萬大軍而言,這點死傷并不算什么,關鍵是對于軍心的打擊實在是太過沉重了。
相隔那么遠的距離,尚未開打便已有死傷,連還手之力都無法施展。
面對如此困境,江川龍英深感束手無策,只能再次振奮精神,鼓舞士氣:“勇士們,不要畏懼,勇往直前!”
一聲令下,江川龍英指揮大軍展開了一場慘烈的攻城戰。
不得不說,這些倭寇確實具備一定的勇氣。
他們毫不畏懼地沖向明軍的陣地,冒著炮火前進。
在火槍兵的掩護下,工兵們開始奮力填埋壕溝。
然而,明軍自然不會坐視不管,弓箭、槍炮齊發,向倭寇猛烈開火。
倭寇前鋒在明軍的強大火力下損失慘重。
而那些置于后方的攻城器械,如同老龜一般緩慢,再受到城墻上火炮的騷擾,還未等到射程之內,就已經損失了大半。
終于,有幾臺大炮成功架起,然而一炮下去,那堅固的城墻卻未能被觸動分毫,只留下了一個淺淺的痕跡,證明了這里曾經遭受過炮擊。
這感覺就如同一個人在不知不覺中被蚊子輕輕叮了一口,微不足道,難以引起重視。
這場攻城戰愈發慘烈,雙方都在竭盡全力,力求決出勝負。
江川龍英并未就此放棄。
他堅定地命令工兵們將倭寇的尸體一一推入壕溝,堆砌成一座“人橋”,以便大軍通過。
倭寇們推著碩果僅存的沖車,開始向城門發起猛烈的沖撞。然而,城門卻始終穩如磐石,絲毫沒有要被撞開的痕跡。
眼見無法撞開城門,江川龍英機智地命令士兵們將兩架云梯用繩子牢固地綁在一起,試圖攀登城墻。
然而,守軍并未束手就擒,他們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拉鋸戰,云梯一次次被推倒,又一次次重新架起。
這場攻城之戰,戰火綿延至傍晚時分。
倭寇雖然驍勇善戰,但依舊在城墻之下留下了近萬具尸體。
江川龍英深知堡壘堅固,難以攻破,最終只能無奈地下令鳴金收兵。
然而,明軍并未就此放過這群倭寇,在他們撤退的路上,炮彈如雨點般飛來,給予倭寇沉重的打擊。
三十五萬大軍的后撤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時間來安排。
士兵們需要一列列有序地撤離,否則很容易發生踩踏事故。
“隊形不要亂,只要走幾百步,他們的炮彈就打不到了。”江川龍英鼓勵道。
據清軍所言,釋迦摩尼炮的射程約為3000米,最多不超過3500米。
我走個一公里,總能跑出射程范圍了吧?
然而,哎,沒想到吧?
我釋迦摩尼炮的有效射程可有整整4500米呢!
起初的幾輪炮擊尚可忍受,隊伍整體上還能保持穩定。
然而,當他們行進了500米,炮火依舊無情地傾瀉而來。
再行進1000米,炮火依然如影隨形。
直至行進1500米,炮火依舊如狂風暴雨般席卷。
這般場景,換作任何人皆難以忍受。
最終,潰逃之局面已是不可避免之事。
盡管江川龍英竭力呼喊,士兵們仍舊四散而逃。
人心散了,隊伍便沒法帶了。
城墻上方的陸瑾,笑容滿面,無比歡欣。
大明的沿岸,數百年來一直遭受倭寇的侵擾。
這些倭寇,一旦囊中羞澀,就會前來沿岸掠奪一番。
我大明子民有多少人在這些倭寇的殘忍殺戮中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今日,任憑這些倭寇如何掙扎,也絕無逃脫的可能!
陸瑾見時機已到,便下令燃放煙花。
轉瞬間,堡壘的上空綻放出無數絢麗的紅色煙花,猶如盛開的花朵,將夜空點綴得五彩斑斕。
一直在等待機會的楊芳,一瞥到絢爛的紅色煙花,便明白到了自己挺身而出的時候。
他心情復雜地回望了一眼身后那五萬大軍。
他們身披大明最精良的鎧甲,腰間佩戴著大明最鋒利的刀劍。
這些曾經令他垂涎欲滴的裝備,如今在他眼中卻顯得乏善可陳,如同雞肋一般。
楊芳搖了搖頭,翻身上馬,拔出腰間的佩劍。
他高聲吶喊:“兄弟們,建功立業的機會就在眼前。絕不允許那群新軍小覷我們這些舊軍人。讓他們瞧瞧,我們舊軍人也是有傲骨的!沖啊!”
楊芳執劍指前方,一馬當先,引領身后的五萬大軍如潮水般涌向倭寇的左翼。
在倭寇的右翼與前方,又有五萬大軍破浪而出。
誠然,大明的正規軍總數不過十萬余眾,但并不意味著大明已無人可用。
那些因無法適應新軍而被淘汰的老兵,他們心中同樣憋著一股怨氣。
他們如同三條巨龍般,撕扯著倭寇的血肉,宣泄著胸中怒火。
他們揮舞著手中利刃,奮勇殺敵,與敵人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搏斗。
陸瑾立即命令停火,避免誤傷到友軍。
他率領國民警衛軍與白虎團從堡壘中出擊。
在四面合圍之下,倭寇們已經失去了戰斗意志,紛紛舉手投降。
然而,大明的將士們并沒有對投降的敵人手下留情。
因為他們的皇帝在開戰前就曾明確指示:“任何膽敢侵犯我大明土地的倭寇,一個不留,格殺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