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中西學之辯
書名: 大明崛起:從滅清開始稱霸全球作者名: 不思和尚本章字數: 2359字更新時間: 2023-12-12 23:06:41
閱兵式剛剛落下帷幕,朱靖堂便在御前召開了緊急會議。
他鄭重地提出:“昨日,首相向我建議,希望廢除科舉制度,采用西學選拔官員。諸位有何意見?”
此刻,教育部部長陶澍挺身而出,懇切地說:“皇上,科舉制度已歷經千年,為我大明選拔了無數英才,不可輕言廢除。”
他身后的一群文臣紛紛附和:“臣附議。”
然而,駱秉章卻冷笑一聲,出列說道:“哼!一群腐儒!老夫與英軍數次交鋒,深知英軍兵器之精良,若非圣上之天策,其勝負難料也。若還如爾等這般因循守舊,國家危矣!”
他身后的武將們也齊聲應和。
陶澍不甘示弱,反駁道:“駱大人所言雖有一定道理,但西學終究只是奇淫巧技,上不得臺面。若天下學子皆去學西學,而不學孔孟之道,將來定會誤入歧途,成為有才無德之人,此為取禍之道也。故臣以為,應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林則徐贊同道:“陶大人言之有理。我覺得西學和中學完全可以齊頭并進嘛。皇上您看,這樣如何?”
朱靖堂點頭贊許:“嗯,我看行。”
陶澍大驚失色,自己這是著了他們的道了。
這君臣兩人分明就是在唱雙簧。
這時,辯論的方向悄悄發生了改變。
從要不要廢除科舉變成了如何將西學融合進中學。
當陶澍發現不對時,已經于事無補。
會議最終給出的提案是:科舉制度保持不變;同時加入了西學考試制度,分別為縣級的小考、省級的中考,全國性的高考。
提案公示三日之后,再由內閣進行投票。
三日之后,此提案以多數票通過。
由朱靖堂蓋章后,此提案正式通過。
《共和報》第二刊中詳細報道了此事的經過,讓多少科學失利的學子重燃希望。
此事之后,朝堂漸漸分化成了以文官與儒生為主的保皇黨、和以軍隊與新文人為主的革新黨。
此為后話。
大明這臺機器開始高速運轉。
光陰似箭,轉眼又過去了一個月,新的一年如約而至。
禁煙任務終于完美收官,朱靖堂憑借出類拔萃的表現,不僅順利完成,還榮獲SSS級評價。
除了系統贈送的伽馬手槍設計圖和10000積分,朱靖堂還意外獲得5000積分,如今的他總積分達到了20000,算是勉強達到了“溫飽”水平。
他迫不及待地打開系統,想要換取心儀的物品。
然而,一臺心儀的單兵飛行器卻需要21000積分,這讓朱靖堂有些無奈。
此時,一封來自法國的信件打破了平靜,是希露的筆跡。
朱靖堂放下兌換事宜,決定先睹為快。
信中,希露講述了她與維多利亞共度的日子,以及她們之間深厚的友誼,如同一股涓涓細流般溫馨而感人。
接著,信中分享了希露在法蘭西的生活,以及她如何努力適應新的環境。
她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異國風情,讓朱靖堂仿佛置身于那片浪漫的土地上。
同時,希露提到的她的表哥一事,引起了朱靖堂的警惕。
公元1836年10月30日,斯特拉斯堡的一間小酒館內,路易·波拿巴正沉浸在自我欣賞中。
他身披灰軍裝,頭戴拿破侖式的三角帽,模仿著偶像拿破侖的英姿。
身為拿破侖弟弟的兒子,路易遺傳了家族的矮個子,從小就將拿破侖視為偶像。
今天,他準備效仿伯父,再次發動政變,重鑄波拿巴家族的榮光。
在幾位支持波拿巴主義的老兵和舊軍官的協助下,他手持象征拿破侖帝國的“鷹旗”,來到斯特拉斯堡駐防軍的兩個炮兵團發表演說。
他號召士兵推翻路易·菲利浦,擁戴自己為國王。
然而,路易的號召力遠不及拿破侖,他的拙劣演說和荒唐滑稽的模樣,不僅未能說服炮兵團,反而激起了他們的追捕。
眼看情況不妙,路易拔腿就跑,拋下了那些支持者。
正當他走投無路之際,一家民居的門突然打開,里面的人喊道:“快進來。”
路易沒有更好的選擇,只能一頭扎進屋內。
由于速度過快,進門時摔了個狗吃屎。
“你沒事吧?”希露伸出手扶起路易。
路易抬頭一看,驚為天人!
世間怎能有如此美妙動人的女子?簡直是圣女貞德再世啊!
希露在路易眼前晃了晃手,道:“你怎么一直在發呆啊?”
路易這才回過神來。
“久違了,路易王子。轉眼間您已長大成人。”
路易凝視著聲音傳來的方向,驚喜地喊道:“您是?達武爺爺?我本以為您早已辭世了。”
而眼前這位老者正是達武。他輕聲道:“此事說來話長,容我介紹,這位是希露·波拿巴,乃拿皇之女。”
路易瞪大了眼睛,注視著希露,似乎無法相信眼前的事實。
然而,既然是達武所說,可信度自然極高。
瞬間,路易反應迅速,他問道:“難道,您是為波拿巴家族的復興而來?”
達武肯定地回答:“正是。我們在此也是希望您能加入我們的行列。”
路易正色道:“正合我意!復興波拿巴家族一直是我畢生之志。”
接下來的一個月里,憑借達武與拿破侖之女的威望,追隨他們的人越來越多,逐漸滲透進七月王朝的各個角落。
信件在此處戛然而止。
朱靖堂仔細閱讀了這封信,雖然內容看似無懈可擊,但他心中卻隱隱感到不安。
路易·波拿巴這個名字在他所學的歷史中似乎從未出現過。
朱靖堂猶豫片刻,提筆寫下一封回信。
在信中,他要求眾人盡量隱蔽行動,避免暴露身份,尤其要保護路易的安全,盡量避免將他外派。
他將信交給信使后,又特意叮囑錦衣衛密探密切關注路易的行蹤,以防萬一。
謹慎行事總是好的。
信件寄出后,朱靖堂依舊心緒不寧,總感覺有什么大事即將發生。
“皇上,大事不好!”一名小太監跌跌撞撞地闖入武英殿,上氣不接下氣地驚呼道。
“你這般大驚小怪,成何體統!快說,出了何事?”朱靖堂原本心情欠佳,語氣也隨之加重。
小太監竭力平復激動情緒,喘著粗氣說:“皇,皇后娘娘她……要生了!”
“什么!怎么不早說?”朱靖堂聞聽此言,立刻從座位上站起。
此刻的他也顧不上責備這名傳話的小太監,而是準備即刻動身前往皇后所在的坤寧宮。
坤寧宮外,一群宮女手捧各種生產用具進進出出。
遠處傳來馬蹄聲。
原來朱靖堂實在等不及,直接騎著御馬趕了過來。
他下馬后,立刻向一名嬤嬤問道:“皇后她怎么樣了?”
嬤嬤行禮答道:“皇上吉祥,皇后娘娘目前一切安好,請皇上寬心。”
然而,朱靖堂如何能寬心呢?
他在宮外來回踱步,焦急之情溢于言表。
此時的他不再是萬人之上的皇帝,而是一名普通的丈夫和父親啊。
突然,坤寧宮中傳來了一陣撕心裂肺的哭喊聲。
朱靖堂心里咯噔一下: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