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07
達爾文
論證進化思想的“物種起源”

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

科學史上,有些重大科學理論幾乎是在同一時期被提出的,但卻又來自不同的視角或基于不同的思想觀念——比如,20世紀初,海森伯和薛定諤分別提出量子力學的理論形式,前者采用了矩陣力學的方法,后者采用的則是波動力學的方法,它們在本質上卻是等價的。這種情況在生物學領域也曾發生過,比如生物進化論的誕生。

生物進化[1]的思想和學說可以從兩種視角提出或論證,比如,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提出的“自然選擇[2]”,或孟德爾發現的生物“遺傳定律”。我們今天所知的生物進化論是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與孟德爾的遺傳定律等的有機融合、互補完善。

達爾文在提出進化論時并沒有依據遺傳學方面的任何理論。因為在達爾文生活的時代,除了孟德爾在修道院隱秘的條件下做著實驗,沒有人知道關于動植物的某些特征代代相傳或偶發變異的原理,盡管孟德爾研究遺傳學定律的工作與達爾文寫作和出版他那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物種起源》等著作處于同一時期。

達爾文提出自然選擇的原理,他認為通過這一機制的作用,生物進化就有可能發生,而且他用了大量具有說服力的證據(比如宏觀上的外形差異或變化)來支持他的假說。達爾文主義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地球上所有物種都是由其他物種逐步演變而來,而不是如神學所宣揚的那樣,由上帝一個個被孤立而突然地創造出來。如今,適者生存、優勝劣汰及物競天擇等反映進化論思想的、言簡意賅的術語或概念已被無數事實和實驗所證明,并已成為人們常用的語匯。達爾文一系列進化思想著作也帶來了生物學和人類學的革命,并改變了我們對于自己在世界中所處地位的看法。

事實上,對自然選擇原理的運用可覆蓋極為廣泛的領域,諸如人類學、社會學、政治學和經濟學等。達爾文理論給人類思想帶來了巨大影響,但至今關于他的學說之辯論仍不絕于耳。需要提出的是,達爾文理論對信仰宗教的人影響很大——自他那個時代以來,許多虔誠的宗教徒認為,接受了達爾文的理論,就意味著破壞了他們宗教信仰的基礎。

自從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改變了人們對地球在宇宙中占據中心地位的認知之后,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也改變了人們對人類占據自然界中心地位的認知。如今人類只能將自己視為地球多樣性物種中的一類——也許有一天,我們還會失去這種優勢地位……進化論的成功之處在于,用自然選擇原理解釋生物進化的發生,從而為人類進化過程中幾乎所有的問題提供了一致性的答案,這也是它的偉大之處。

創作感言

題圖中,達爾文錯落有致的雪白胡須如同灌木叢的枝枝杈杈,我將他筆記本中勾畫的一幅“生物演化分叉樹”圖融匯其中——這是他在5年環球航行中觀察到的眾多事實及縝密思考后的形象表達;而從他大腦思考中漸漸涌出的是其“靈長類進化樹圖草稿”,它們也融入了大自然生長的樹杈叢中,以表達“自然選擇”之寓意。右側透過樹枝的月光下“小池塘”景色的些許詩意描繪,表現了達爾文個人書信中曾經的猜想:生命起源于富含氨和磷的有機鹽、光、熱、電等相關物質的小池塘中。最新研究表明,地球生命可能起源于淡水池塘,而不是學術界以往普遍認為的深海熱源附近,淡水比咸水更有可能孕育出生命。


[1]生物進化是指一切生命形態發生、發展的演變過程。“進化”的英文evolution源自拉丁文evolvere,原意為“展開”,一般用于指事物的逐漸變化、發展,或由一種狀態過渡到另一種狀態。1762年,瑞士學者邦尼特最先將此詞用于生物學中。后來,達爾文也基于這一概念的思想提出了物種起源理論。

[2]自然選擇主要是指生物在生存斗爭中適者生存、不適應者被淘汰的機制與現象,最初由達爾文提出。他從生物與環境相互作用的觀點出發,認為生物的遺傳、變異與自然選擇作用會導致生物的適應性改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辰区| 乐平市| 灯塔市| 天镇县| 屯留县| 民勤县| 万年县| 昭平县| 芜湖县| 彭泽县| 惠来县| 弥勒县| 皮山县| 静海县| 清原| 张家川| 张家口市| 沧源| 岫岩| 忻城县| 喀什市| 寿宁县| 台南市| 澄迈县| 青田县| 奈曼旗| 南平市| 贺州市| 措勤县| 枣阳市| 普兰店市| 迁西县| 原平市| 拜泉县| 辽阳县| 方山县| 凤阳县| 饶阳县| 金塔县| 乌什县| 林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