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各有心思
- 影帝重修輔導手冊
- 莫尼不會卡
- 2139字
- 2024-01-20 16:00:00
莫宣卿面不改色:“我有嗎?”
孟闖盯著他的臉色,小心翼翼的回復:“您之前還跟我講過這個故事的大致走向呢。”
莫宣卿裝著咳嗽,右手握拳擋在臉前,眼珠子往右上方一瞥。
“哦,那是……那是之前當同學的時候,他拿著這個故事給我看過,所以我記得。”
孟闖追問:“那您怎么知道他最近要拍電影呢?”
莫宣卿感覺腦門發熱,硬著頭皮繼續扯:“嗯,聽同學說的……我跟他共同的另一個同學。”
孟闖盯著莫宣卿不動,眼神里充滿滔天疑惑。
莫宣卿鎮定的回盯,眼神如同一口古井,平靜無波。
互盯三十秒,孟闖敗下陣來,開口說:“好吧。”
莫宣卿不動聲色的松了一口氣:孩子大了,越來越不好騙了!
氣氛還是有點尷尬。
莫宣卿語氣有點迫切的說:“來!把琴拿出來,把《良宵》給我拉一遍!”
孟闖洗了手,理了理衣服,再把琴“請”了出來。
這次檢查功課的時候,孟闖已經自如很多了。
弓法推拉之間隱隱開始有一些莫宣卿之前的影子,低音與高音的把位切換手速也很快,音符的流動更順暢。
開頭部分先從慢節奏進入,旋律悠揚,節奏舒緩,有一種閑適、悠然的感覺。
而后節奏逐漸明快,莫宣卿好像在看一副月下歡樂圖,一群人在明月下相聚暢談,畫面中洋溢著歡愉的氛圍。
莫宣卿滿意的點點頭,決定讓孟闖直接開始練六級曲目。
孟闖有點懵:“莫老師,跳級練習啊?”
莫宣卿點頭:“你的技巧和感情都已經夠用了。而且這首六級的曲子和《良宵》一樣,都是同一個作曲家寫的,有一些小節的旋律也很相似。”
孟闖抱著琴有點無措:“可是直接跳三級我怕我練不下來啊!”
莫宣卿不理他,從平板里把曲譜調出來。
“來,開始吧。”
莫宣卿難得姿態強硬,沒有給孟闖留下商量的余地。
孟闖沒辦法,只能一邊看譜子一邊開始練習。
莫宣卿還在旁邊不停的糾正:
“注意換弓,跟著譜子的提示走。”
“這里音準不對啊,手指摁得不實音調就會虛。”
“滑音的處理不夠柔順,太硬了!”
“這里有個內外弦的切換呢,你怎么忘記了?”
……
孟闖全神貫注盯著譜子,一顆頭跟著莫宣卿手打的拍子一點一點,左手不停的上下滑動,右手還來不及倒騰就被莫宣卿說了好幾句。
好不容易順完一遍,孟闖后背的汗都出來了。
他大受打擊,心里著急,恨不得立即就把這首新曲子練會,早把之前懷疑莫宣卿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凈。
孟闖咬著后槽牙,眼睛似乎要把平板盯出一個洞,不等莫宣卿指令,自己立馬就開始第二遍練習。
莫宣卿滿意得抽身而退:小樣兒,這不得給你上上強度?
孟闖繼續全情投入去練琴,莫宣卿百無聊賴,干脆就給潘總打電話反饋下部電影的安排。
潘總最近心情十分舒暢。
自從“莫宣卿”官宣了跟華浩娛樂合作的慢綜藝,然后又開始對接那部外國電影,潘總就跟大股東們透露“莫宣卿”接下來的項目安排,并明確表示“莫宣卿”不會離開百優娛樂。
百優娛樂的股價頹勢穩住之后又開始逐漸緩慢的拉升。
倒是華浩娛樂那邊,也許是看到“莫宣卿”遲遲沒有什么新的動作,市場的預期又開始回落,股價反而慢慢的回到之前的水平。
潘總人逢喜事精神爽,最近對“孟闖”特別上頭,認定他為本公司的福將。
他接到“孟闖”電話的時候語氣都比平時溫柔三分。
“啊,我知道了。那到時候你陪著宣卿去吧,去了國外也跟著好好玩一玩。”
莫宣卿適時的表達出兩分恭敬:“謝謝潘總關心,還是要以卿哥的工作為重。”
此時的潘總怎么看“孟闖”怎么滿意:瞧瞧這個年輕人!腦子活、主意正,還忠心!
他說:“沒事,新西蘭那個綜藝本來也是個慢綜,每天工作量不會特別大。你跟宣卿的配合一向很好,我不擔心。走之前我給你和宣卿都包個紅包!”
莫宣卿:“謝謝潘總。不過根據胡導那邊的進度,我們會先去美國,拍攝周期差不多45天,然后再去新西蘭參與《旅行與和弦》。”
潘總:“好,沒問題!”
頓了一下,潘總繼續說:“那這次還是把楚辭帶上。雖說電影是你一直在跟導演接洽,但是綜藝節目是楚辭在跟對方的節目組對接。而且這是宣卿第一次出國工作,身邊的人多一些更方便。”
莫宣卿故意沉默了一下。
潘總以為“孟闖”對他的安排有意見,端起老板架子:“小孟啊,不要有意見。你和楚辭都是宣卿的工作人員,我還是希望你們兩個都以宣卿的工作為重。”
莫宣卿這才表現得不情不愿的說:“好的潘總,我知道了。”
莫宣卿知道潘總是什么目的,無非還是相互牽制那一套。
之前自己以助理的身份進到百優娛樂,通過建議“角色號”的營銷方案升職成了執行經紀。
雖說有自己才華出眾的原因,但還有一部分是潘總不想讓“莫宣卿”跟楚辭過于親密,形成攻守同盟的關系。
后來自己和“莫宣卿”走得近了,“莫宣卿”對自己的依賴引起了潘總的忌憚,他們做得那些小動作也沒有瞞過自己。
不過是因為大家利益一致,百優娛樂是現階段最合適的公司,莫宣卿才懶得計較。
現在百優娛樂度過危機,潘總會重拾之前那一套相互牽制的方法,也在莫宣卿的意料之中。
人的行為和思維方式都是有慣性的,除非遭到重大變故,否則很難改變。
而且莫宣卿知道,等到潘總徹底回血,他之后忌憚的對象會變成“莫宣卿”本人!
對于像潘總這樣的老板來說,任何人都只是他賺錢的工具。
如果他發現賺來的錢過于依賴某個“工具”,他就會擔憂這個“工具”本身的狀況;
如果他發現了這個“工具”居然開始有了自主意識,他就會害怕,然后想辦法毀掉!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公司希望打工人都是螺絲釘的原因:壞了就再換,不會對賺錢機器本身有任何影響。
莫宣卿心里想:既然如此,那就不要怪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