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瀚粉絲們紛紛跑到“莫宣卿”微博底下撒野,將與“莫宣卿”合作的雜志踩的一無是處。
仿佛楊瀚是天上云,“莫宣卿”是他腳下泥。
而莫宣卿雖然熱度高,但到底根基淺,忠粉少。還有好多人只是單純的路好,并沒有什么戰斗力。
在楊瀚粉絲的圍剿下,莫宣卿那一小撮忠粉瑟瑟發抖,如同一群無助的小羊羔。
莫宣卿這次卻無視了楊瀚粉絲的鬧劇。
他覺得就主副刊的地位來說,楊瀚的粉絲說的的確是客觀事實。
而其他諷刺陰陽的部分,只要不過分,直接略過就好。
作為身經百戰的娛樂圈老鳥,早練就了一顆強大心臟。只要不禍及家人,說就說唄,又不會長肉!
他一邊指導孟闖在微博上號召大家一定要理性消費,一邊抓緊與攝像師合作初篩各組主題影片。等到攝像師將選定影片修改完畢之后,莫宣卿又做了最終確認。
他跟攝像師都覺得“夢游癥患者”這組主題的照片非常好。
尤其是那一張“莫宣卿”放下手掌,發現手掌中全是眼睛的照片,有一種既驚悚又詭異的美。
而且在孟闖的演繹下,照片的沖擊感也很強,讓人過目不忘。
攝像師頗為自得得夸莫宣卿:“你的審美跟我比也就差上那么一點點了!我打算把這張照片作為刊物封面。”
當月,《時尚與時裝》率先刊印。
這就是主刊的排面,它旗下的所有刊物都要為這本主刊讓路。
焊絲們期待這本雜志已經很久,這本雜志的確有足以幫助他們力壓“莫宣卿”的資本,這一天他們已經等了很久了!
但是雜志刊出之后,原本等待狂歡的粉絲們卻有一點夸不出口:
貼頭皮的油頭造型,長眼線造型,黝黑肌肉赤膊造型,皺眉咬唇造型……
之前瘋狂去陰陽莫宣卿的楊瀚粉絲,在這幾組照片的沖擊下,略微有一些些的心虛。
因為他們覺得《時尚與時裝》這本雜志給楊瀚拍的實在是太丑了!
還有之前說《時尚與時裝》才是娛樂圈真頂流才能有的待遇的那些話,粉絲們自己都不想再聽見了:真頂流就是這種待遇?丑化的待遇?!
粉絲對這本雜志之前有多期待,現在就有多想讓它回爐重造!
此刻,楊瀚藝人工作室的會議室里一片混亂,原本放飲料的小圓桌已經被掀翻,上面的咖啡灑了滿地。
楊瀚正坐在椅子上喘著粗氣,顯然剛剛這番掀桌大鬧的動作耗費了他不少的力氣。
他質問經紀人:“你怎么審的片?!”
經紀人趕緊甩鍋:“我問問雜志編輯,之前看的沒有這么丑啊!”
楊瀚一個眼刀,經紀人后知后覺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
但此時他可不敢再冒著被罵的風險回話了,連忙拿起手機給編輯打電話,躲了出去。
《時尚與時裝》的編輯接到電話的時候簡直氣不打一出來:
最開始接洽的時候,藝人團隊要求又多又苛刻,角度還刁鉆無比。又要拍的他清爽帥氣,又要拍他撩人銷魂;又要懶倦,又要端莊,類似主打一個“五彩斑斕的黑”!
而且這家的態度還特別不好,每次溝通的時候就像是下命令,總是鼻孔朝天。
編輯最終被磨的沒了力氣,讓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
反正他也不喜歡這個藝人,也沒有什么精力去給這種二百五去做什么上檔次的主題設計,直接就水了一個方案。
藝人經紀人那邊也看不出來這個方案到底水平怎么樣,他們覺得自己交代了這件事情,這件事情理所應當就應該是完美的。
所以當編輯給他們提出這些主題方案和拍攝計劃的時候,藝人團隊也懶得掰扯;后期編輯給他們審片的時候,藝人團隊也高高在上,不去溝通。
而且楊瀚拍照的時候也很難伺候,一會兒渴了,一會兒空調冷了,搞得攝像師都沒了激情。
結果出來的片子就是這樣。
事已至此,楊瀚只能惡狠狠的跟經紀說:“銷量務必要給我達成!如果不達成的話,以后再也不跟這家合作了!”
工作室力壓,大粉定調:雜志方可以罵,但照片不能說丑;楊瀚這期,雜志一定要突破50萬的銷量!
主刊雜志本來就貴,這一本時裝雜志要380塊錢,50萬的銷量就意味著銷售額要到1.9個億!
為了完成這個“小目標”,小粉們一邊捏著鼻子罵,一邊敞開錢包買。
大粉們每天公布銷售進度,搞得像是什么傳銷公司。
楊瀚粉絲們的注意力集中在目標達成上,連“莫宣卿”的微博都清靜了不少。
50萬的目標最后確實突破了,楊瀚才小小的松了一口氣,
這個時候,當期的《V》刊出了。
不得不說,攝像師確實把“莫宣卿”拍的很有感覺,既有一種青蔥的少年感,又有一些堅定的青年之氣。
而且風格各不相同,每一組“莫宣卿”都駕馭的很好。
尤其是那一張封面照,風格詭異大膽,卻拍出了一種先鋒美感。
莫宣卿那群粉絲才挺直了腰桿:雖然我們只是上了副刊,但是我們的照片拍的可比楊瀚好太多了!
我們戰斗力不行,但是莫宣卿給力呀!
那位莫宣卿的腿毛粉欣慰至極,在微博上振臂高呼:大家都去沖莫宣卿的這本雜志啊!給我們演員莫宣卿排面!
這下子莫宣卿的小羊羔粉絲們終于找到了底氣,摩拳擦掌發誓絕不讓莫宣卿的銷量跟楊瀚差距過大,以免讓莫宣卿丟臉。
但是“莫宣卿”連發三條微博及時止住了這場沖刺預謀:一定要理智購買,千萬不要過度消費!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喜愛和支持。也非常感謝這次合作的攝影師和工作團隊,是因為他們的專業才有了這樣精彩的呈現。但是,銷量目標不是消費者應該考慮的事情。】
原本準備沖銷量的粉絲們猶豫了,要么還是聽正主的吧。
莫宣卿的雜志銷量最終其實也有幾十萬本,但是因為副刊單價比較低,不足100塊,所以最終的銷售額當然遠低于當期的主刊。
楊瀚的粉絲松了一口氣,終于又找到了可以吹噓的資本,又開始嘲笑莫宣卿帶貨能力不行!
“莫宣卿”微博底下再次活躍著楊瀚家的陰陽人。
《V》的攝像師從一開始自家雜志被楊瀚粉絲貶低的時候就不甘心:
雜志定位不同,審美沒有好壞!
而且楊瀚的照片出來之后他大跌眼鏡,自家主刊的水平什么時候差到這種地步了?就這還能賣上將近兩個億?
再看自己給“莫宣卿”拍的照片,他勢要為自己的業內地位拼一個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