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指點江山
- 復興漢室,從成為劉備女婿開始
- 站著寫作
- 4229字
- 2023-12-11 18:49:07
張飛寇封進入樹林之后,曹純等人停在樹林外,夏侯昭問道:“都尉,我們追不追?”
“不必勉強”曹操的吩咐在耳邊響起,曹純看著夏侯昭狼狽的模樣,已經折損了一名屯長,就這樣回去實在不甘心,“你留在此接應,我親自去追。”
夏侯昭聽到曹純不讓自己去追,覺得是對自己失望了,急忙請戰(zhàn):“都尉,請再給我一次機會,若這次再沒抓住張飛,我定提頭來見。”
曹純看了眼求戰(zhàn)心切的夏侯昭,“罷了,再給你次機會。”
夏侯昭帶著剩余本屯兵馬進入樹林,大約一盞茶的時間,樹林內傳來喊殺聲和慘叫聲,片刻之后樹林又歸于平靜,只聽見馬蹄聲逐漸靠近。
進入曹純視野中的將領,身披綠袍,一手持青龍偃月刀,一手拿著一顆人頭,胯下騎著雄壯的赤兔馬,標志性的長髯隨風輕輕擺動。
“子和,好久不見。”此時兩人仿若不在戰(zhàn)場,而是像多年未見的老友。關羽說著將手中夏侯昭的人頭拋給了曹純。
曹純也是久經戰(zhàn)陣,跟著曹操征戰(zhàn)多年,自然不會被一顆人頭嚇到,伸手接住看了看,嘆息道:“他也是一員猛將,可惜遇到了你關云長。”
關羽手捋長髯,丹鳳眼微閉,冷哼一聲道:“子和在此是想和關某切磋一番?”
曹純看到關羽在此,便知道憑他手上這點人,也就沒繼續(xù)追的必要了。
不過輸人不輸陣,他還是故作輕松得將夏侯昭的人頭包好,看著關羽道:“云長誤會了,我過來是傳達丞相的善意,若是你能回來,丞相必定掃榻相迎。”
關羽抬起青龍偃月刀指著曹純道:“請子和回報曹孟德,他日若在戰(zhàn)場上相遇,關某也會放他一馬。請吧!”
曹純自知多說無益,便率眾離去。
話說關羽為何來得如此之快,當初他沿水路去江陵,行進漢津之時探聽到大批荊州百姓要隨劉備一起南逃,料到劉備的行軍速度定然極慢,因此他也沒去江陵,而是一直在漢津等候。
經歷一番血戰(zhàn),張飛和寇封作為最后一批撤退人員,登上了關羽的水軍戰(zhàn)船,寇封在登船之時,看到了另外一艘船上注視著自己的劉婉,笑著揮手向她示意。
漢代的姑娘還未被所謂的禮教所束縛,倒也并不扭捏,她也笑著向寇封揮手。
“怎么有種戀愛的感覺。”寇封摸了摸自己加速的心跳,“錯覺,錯覺,剛剛激烈運動完,心跳加速也是正常的。”
主艦之中,劉備召集眾將領和謀士商議聯(lián)合孫權抵御曹操之事。
習慣了率性而為的張飛大聲嚷嚷道:“大哥,為何不西進川蜀,那里地勢險要,劉璋又與您同為漢室宗親,那孫權聽說年紀尚小,要是同那劉琮一般,我們可就無路可退了!”
顯然劉琮投降曹操,又不提前知會劉備的決定,讓張飛現(xiàn)在依舊心有余悸。
那時劉備在北邊樊城,劉琮在南邊襄陽,劉琮投降直接導致劉備腹背受敵,一時間只好匆忙南撤,慘遭曹軍追擊,除去關羽的水軍,在荊州這么多年訓練的士卒真可謂損失慘重,差點連劉禪都丟了。
關羽瞇著丹鳳眼,輕撫他的長髯默不作聲,他也對年紀輕輕的孫權有些不放心。
劉備看著其余眾將的表情,知道張飛說得也正是他們心中所想,不到而立之年的孫權是否有膽量與曹操一戰(zhàn),又是否能壓得住江東的投降派。
此時坐在角落正在回味當時與劉婉打招呼的寇封被劉備看到,
作為在場最年輕的將領,劉備決定考校一下,他清清嗓子,手指寇封開口道:“守之,當時與魯子敬商談聯(lián)孫抗曹之事時你也在場,說說你的看法。”
寇封沒想到坐在最后的自己居然還有發(fā)言的機會,此刻他仿佛上課被點名的學生,下意識站了起來,這一舉動逗笑了在場的眾人。
他將手抱在胸前,摸著下巴思考了片刻說道:“封以為江東沒有魯子敬說得那么強,但卻是我們唯一的希望。”
“何為唯一,益德剛剛提的蜀中劉璋難道不可聯(lián)合嗎?”劉備被寇封的回答勾起了興致。
在場的關張,諸葛亮,徐庶等人都看向劉封,他們也很好奇這位以勇武著稱的劉封能說出什么見解。
劉封也不放過難得的機會,用手指沾水,在中間的桌面上畫了一個大致的大漢地圖。
“自從曹操平定河北,劉琮投降之后,如今天下能稱得上諸侯者只剩西北的馬騰韓遂,川蜀劉璋,江東孫權三股勢力罷了。”
他把手指向西北,“然西北羌族為禍多年,昔日董卓都沒成功把持朝政,更何況馬騰韓遂乎,兩人能在西涼安分守己這么多年已是不易,依我之拙見,不出數年又要入侵中原,假以時日,我們也可趁機北伐中原。”
說完西北的情況,寇封快速掃視了一眼其他人的表情,有的認可,有的疑惑,而劉備則表現(xiàn)出濃烈的興趣,“不用看了,繼續(xù)說。”
寇封接著把手指往下滑,放在蜀地,“川蜀劉璋,昔日曹孟德與您青梅煮酒論英雄時不就評價過了嘛,守戶之犬耳。
身為漢室宗親,不思復興漢室,討伐漢賊曹操,對于占據漢中的張魯不聞不問,隔絕內外以自守,然蜀中亦有豪杰,他們又豈愿意待在那囚牢之中乎?
昔日高祖龍興之地落在此等庸人手中,當真是可惜。待到我們大敗曹操,威名遠揚之后,義父可派說客前往成都,他能退位讓賢,那再好不過,若還想著在蜀中稱王稱霸,目無陛下,還請義父以皇叔之名,用宗法裁之。”
當初劉備路過襄陽,諸葛亮就曾勸劉備拿下襄陽,劉備沒有同意,今后攻打劉璋也需要一個合適的理由,現(xiàn)在寇封就給劉備提供了一個理由。
張飛聽后拍案大笑道:“你不會以為那曹操如今日曹純那般不堪吧,說得打敗曹操是件多容易的事似的。”
寇封以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說道:“我看那曹孟德也不過如此,要是我是他,我定率全部人馬追殺義父,而不是派小股部隊。”
“好!好!好!”劉備撫掌稱贊道,現(xiàn)在他太需要寇封這樣的人來鼓舞氣勢了,他敗在曹操手上的次數實在太多,從徐州,到汝南,到現(xiàn)在,說沒陰影那真是騙人的。
諸葛亮手持羽扇,指了指揚州,饒有興趣地問道道:“那江東孫權,守之以為如何呢?”
被劉備夸獎的寇封拿起酒碗,頗具豪氣地將碗中剩余的酒水一飲而盡,“至于江東那位少年吳侯,如魯子敬所言,弱冠即位,便能掃平叛亂,招江東大族入其幕府,雖稱不上英明神武,但也頗有智謀手段。
其父孫堅人稱江東猛虎,那我愿稱之為雛虎,虎為山中之王,又豈能甘心屈于人下?所以只有他敢且能,和曹操一戰(zhàn),只可惜。”說到此處劉封搖了搖頭。
“可惜什么?”張飛最受不了被人吊胃口。
“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可惜自孫堅,孫策死后江東可統(tǒng)御三軍者只剩周瑜周公瑾一人,江東雖進取不足,但守成有余,此番大戰(zhàn),將決生死于這長江之上,正是江東最為熟悉的戰(zhàn)場,而曹軍多為北方士卒,就算人數眾多,又有何懼!
至于江東本地士族應該比那蔡氏,蒯氏更為忠心,雖有投降之心,但想必也不敢逼迫孫權。”
諸葛亮聽完頻頻點頭,劉封這次所說,也算是對他的隆中對增加了一些具體執(zhí)行的方案,
“看來這天下大勢盡在守之胸中矣,此番點評也可謂一針見血。”他起身指著桌上的地圖說道:“江東的可惜,也正是我們的機會,若聯(lián)軍大破曹操,我們便可趁勢取荊州,若聯(lián)軍兵敗,我們就向東取江東。”
諸葛亮這番話也算是對張飛剛才提問的解釋。
劉備起身為劉封倒上酒說道:“守之此番點評,當飲三大碗。”此時他的心中不禁生出一絲遺憾,要是寇封是自己的親生兒子該多好。
能得到諸葛亮和劉備的稱贊,劉封也十分高興。、他是上帝視角,知道后續(xù)發(fā)展,張飛等人沒接觸過孫權,也不知道孫權的實力究竟如何,有所擔憂也屬正常。
寇封把劉備之前倒的酒喝完后謙虛地說道:“在孔明先生和義父身邊久了,耳濡目染自然也學到一些。”
張飛端起手中的酒碗道:“這哪是學到了一些,我差點以為軍師已經收你為徒了!好侄兒可還記得在當陽橋上你和說的話嗎。只可惜侯義他們不在了,來!咱們一醉方休!”
劉備握住張飛的手,板起臉說道:“三弟,如今我們還在江上漂泊,前路未知,此時可是醉酒之時?”
見劉備如此嚴肅,張飛只好作罷,他眼珠一轉,想到之前答應寇封幫他娶媳婦的諾言,“大哥,守之這次不僅救回兩個侄女和元直母親,這次又主動斷后,您還沒給獎賞呢!”
劉備沒好氣的指了指張飛,現(xiàn)在也算轉危為安,是該封賞一番,安定人心。他回到座位上宣布:“子龍升任牙門將軍,守之任厲鋒將軍。”
趙云沒想到自己也會有封賞,毫無準備的他,愣了一會兒行禮道:“謝主公。”
寇封卻拒絕道:“義父,封自覺能力不足統(tǒng)帥兵馬,不想做這個將軍。”
劉備以為是自己沒把劉婉許配給寇封,導致他對這個封賞不滿意,心中頓時生出不悅,還以為他又要糾纏娶妻之事,不過也并未表現(xiàn)出來,“那你想要什么呢?”
寇封半跪道:“封想恢復寇氏姓氏,跟在孔明先生身旁做一書童。”
寇封不想再做劉備義子,想娶劉婉為妻,這是人盡皆知的,但這次放棄將軍之職,做諸葛亮的書童,真是讓所有人大跌眼鏡。
自從長坂坡歸來后,寇封的種種異樣表現(xiàn),不禁讓人好奇當時被曹軍沖散后到底發(fā)生了什么,讓他發(fā)生了如此大的變化。
諸葛亮也是哭笑不得,這寇封又是鬧得哪一出,怎得突然要做自己身邊的童子,隨即開口道:“守之,你我年紀相仿,怎么好做我的書童呢。”
張飛這個嘴替又適時登場,伸手摸了摸寇封的腦袋檢查了一番說道:“被曹軍打到腦袋了?怎么凈說胡話呢!”
“三叔,我沒事。此次南逃,見了太多骨肉分離,就連義父的子女都不能幸免,我殺得了十人,破得了百人隊,卻終究難敵萬人,我不想做一輩子武夫,”寇封撥開張飛的手,對著劉備躬身誠懇地說道
“聞道有先后,年紀并不重要,以前年少輕佻不愿讀書,現(xiàn)在身邊有先生這樣的大才在,哪怕是跟在身邊看您處理公務,想必也能受益良多。”
寇封一直在想今后的路該怎么走,除了拋棄義子這個身份,避免自己陷入無意義的政治斗爭,還有就是怎么占據一席之地。
他是荊州人,理論上他應該算作劉備陣營里的荊州派,那主動向諸葛亮靠攏也是合情合理,再者給自己的偶像打下手高興還來不及。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自古以來勸人學習皆是流傳千古的佳話。難得守之有向學之心,又怎好拒人于千里之外呢。”一直沒說話的徐庶起身笑意盈盈地說道:
“主公,此次與江東聯(lián)盟,想必是讓孔明兄當使者前去商談吧,不如就讓守之跟著,一來充當護衛(wèi),二來也讓孔明兄在路上看看守之是塊璞玉還是一根朽木。”
徐庶正愁沒機會感謝寇封的救母之恩,如此良機又豈會錯過。
劉備打量著寇封,年輕,忠誠又驍勇,就是行事有些跳脫,的確是塊璞玉,讓諸葛亮打磨打磨,將來也好輔佐劉禪。自己有關羽,張飛,趙云,可劉禪的身邊可還一個沒有。
劉備也是個做事果斷的人,既然定了主意,便下令道:“既然元直都這么說了,改劉封,不,寇封為別部司馬,此次陪同軍師一起去江東吧。”
寇封大喜,生怕諸葛亮再出言制止,立刻行禮道:“謝主公成全。”
劉備扶起寇封,握住他的手,深深嘆了口氣道:“想不到我們父子情分如此短暫,不過我還是希望你能牢記我給你取的表字,別辜負我對你的期望。”
寇封看著劉備用力的點點頭,“您賜我表字那天起,封就想成為一個可用之人,想跟著先生學習,也正是因此。”終于是把姓氏改回來了,最大的危機也算是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