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送貨
- 高武大宋:種田,練武,平天下
- 螟語
- 2200字
- 2024-04-22 18:30:00
“這...是我考慮不周,還望東家勿怪!!”
段夏鵬連續(xù)兩問,曹友林無言以對,只能躬身道歉。
“曹管事別急!”
“我沒有怪你的意思,任何計劃都不會完美無缺,你的想法初衷是好的。”
“不怕你們提出的方案有問題,就怕你們啥也想不到。”
“正如你所言,我們也可以學朝廷劃區(qū)銷售。既然我們沒有朝廷所對應(yīng)的武力保證,我們就可以在對應(yīng)地區(qū),選一些實力強大的合作伙伴。”
“讓他們自己去維護對應(yīng)地區(qū)的銷售特權(quán),我們又能借助這些本地氏族,建立一張遍布東南,甚至遍布大宋的銷售渠道,形成一張龐大的關(guān)系網(wǎng)。”
此事說來復雜,其實就是前世的經(jīng)銷制度和代理制度。
前世商業(yè)發(fā)達,段夏鵬有無數(shù)案例可參考,無疑具備超越這個時代的眼光。
就曹友林提出的意見,在現(xiàn)在看來,絕對是一位合格商人。
“還是東家想得周全。”
“東家不愧是天授之人,生而知之,屬下佩服!!”
“謠傳,謠傳——”
指點了曹友林后續(xù)工作,今日要送進城里的十萬斤焦煤也裝車完畢。
隨后,段夏鵬帶著護衛(wèi)隊成員,跟著車隊一起朝杭州城里走去,幾里路程還是很近的。
焦煤裝了滿滿的五大牛車,從青石鋪砌的道路上壓過,街道兩側(cè)百姓都能感覺到地面震動,可見這五輛馬車貨物之多,車隊瞬間吸引了無數(shù)好奇的目光。
“諸位,麻煩大家兩邊靠一靠!!”
“讓一讓啊!”
趕牛車的車夫走在前面大聲吆喝道,進入杭州城里,速度反而慢了下來。
城里人多,稍不注意就會碰到他人。
“那不是段家的人嗎?”
“我的天,上次他們還是用獨輪車送貨,現(xiàn)在就改用牛車了,還是五輛牛車。”
“是啊——”
“聽說段家窯坊有仙人指點,他們會點石成金,老掙錢了,據(jù)說普通勞工每天都能掙幾十文錢。”
“真的假的?”
“真要給這么多,我只要一半也行啊!!”
“你怕是在吹牛!
“那段家真有錢,他們怎么連杭州城里的房屋都沒有一間,還住在城外那旮旯角落?”
“......”
段家窯坊這些日子向各大鐵匠鋪送焦煤,每次交易都是幾十上百兩銀子,銀子那沉甸甸的碰撞聲,早已讓人眼紅不已,有人嫉妒非議也很正常。當然,也有卷王想加入段家窯坊。
很快,車隊來到了紀學章指定交貨地點。
“杭州都作院?”
“這不是杭州專門生產(chǎn)兵器鎧甲的地方嗎?”
“站住,此乃軍械重地,閑雜人等不得靠近!!”
“你們是什么人?”
門口負責守衛(wèi)的兩名士兵,手持長槍靠了過來并審問道。
“這位軍士,在下奉紀學章紀大人的命令,向都作院提供十萬斤特制石炭(煤炭),這是茶水錢,還請兩位行個方便!!”
俗話說,閻王好見,小鬼難纏。
不想多生事端,段夏鵬直接使用鈔能力開路,只希望順利完成這筆交易。
門口兩位守衛(wèi)用手顛了顛錢袋,又看了看段夏鵬身后的五輛牛車,全都堆得滿滿的,這生意不會小。
兩人相互對視一眼,其中一人扳起臉道:“紀大人公務(wù)繁忙,豈是阿貓阿狗都能見的。去去去,念你還算懂事的份上,速速退去。”
嘴里說著懂事,可這兩人手里掂量著錢袋,其含義不言而喻。
緊靠都作院這邊,也有百姓居住,只是整條街人數(shù)比河坊街這等商貿(mào)發(fā)達之地要少一些。
見段夏鵬一行人被軍士擋住,路人也開始指指點點起來,且還有聚集過來的趨勢。
“糟了,又有人被擋住了。”
“那都作院的軍士,可是大名鼎鼎的雁過拔毛。”
“可不,就門口那兩人,在我這兒都掛了一兩銀子的茶水錢了,這生意都快沒法做了。”
“你這算什么,我聽說那都作院里面,有大人物在咱們這兒開了一家暗娼館,依我看你這生意還能做,有這家暗娼館在這兒,咱們這兒的人流也多,你的生意也還能做。”
“哎,那就聽趙兄的——”
“前面那些人真不懂規(guī)矩,到咱們這條街來做生意,也不拜拜碼頭,現(xiàn)在被軍士為難,那也是活該。”
“劉大人到——”
周圍吃瓜百姓遠遠站在都作院的街對面,只見一位身穿綠色衣袍的中年男子從轎子里走出來。
“何人喧嘩?”
“劉...劉大人,這里有大膽刁民,此人不僅賄賂我等,還偽造轉(zhuǎn)運使大人的口諭,想混入都作院行不軌之事。”
“且讓我等捉拿此人!!”
兩名軍士聲音有些顫抖,這位劉大人,是轉(zhuǎn)運使大人的屬官,負責協(xié)助轉(zhuǎn)運使處理日常事務(wù),整座都作院都歸這位劉大人管,他就是這里最大的領(lǐng)導。
見此,軍士惡人先告狀,還把段夏鵬給的錢袋呈給這位劉大人。
不著痕跡的收起錢袋,這位劉大人板著臉道:“膽子不小,來人啊,捉拿此等居心否側(cè)之徒。”
“劉大人,等等!!”
“在下此方前來,的確是奉命行事,在下手中有紀大人親手所賜的名箋。”
“我等從未做冒充偽造之事。”
段夏鵬連忙從身上取出名箋,雙手呈上此物,以示清白。
讓軍士把名箋拿過來,這位劉大人接過名箋一看,頓時就變了臉色,沒想到段夏鵬真和轉(zhuǎn)運使有聯(lián)系。
“果真是誤會——”
輕輕把這事揭過,以誤會名義蒙混過關(guān),這位劉大人開始正視段夏鵬起來,“這位公子,你此番來都作院,所謂何事呀?”
“回大人,在下奉紀大人命令,向都作院提供十萬斤特制石炭(煤炭),并改良都作院冶鐵工藝。”
這位劉大人聞言,眉頭一挑,頓時來了興趣,這可都是政績。
“難道你就是最近杭州城傳的沸沸揚揚的段家大郎,都說你有天授之才,今日一見,果真如此!!”
“大人過獎,都是鄉(xiāng)下愚夫傳謠罷了,當不得真。”
段夏鵬謙遜的回禮道,其他吃瓜百姓,忽的見此轉(zhuǎn)變,也立馬驚呼起來。
沒想到眼前這個倒霉蛋,就是名聲鵲起的段家大郎。
剛剛說段夏鵬不懂事的男子,更是恨不得找個地縫鉆下去。
大家都沒想到,眼前之人居然是過江龍,大放厥詞的他們,都成了小丑。
“大人,都作院乃軍械重地!”
“我等平民不便進入,這十萬斤特制石炭,怎么運送至都作院內(nèi)部?”
直接用軍士的話,撇開接下來事情,把焦煤放到都作院門口,讓他們自己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