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利益
- 高武大宋:種田,練武,平天下
- 螟語
- 2025字
- 2024-04-12 18:30:00
“呃,這倒不是——”
“這次要做的東西,沒軸承那么復雜,但作用一點也不小!”
“要是運作的好,又能掙上一大筆。唐大哥若感興趣,不妨投上一筆錢,到時候參與分紅,估計這生意,不會比唐家鐵匠鋪掙得少。”
單獨吃獨食,可不是好習慣,段夏鵬現在的牙口,還沒好到貔貅的程度,只進不出。
“嘶——”
聽段夏鵬這樣說,唐鍛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要是別人這樣說,唐鍛十有八九,會一個大逼斗扇過去,這不純純的忽悠人么。
錢要是這么好掙,還輪得到自己?要是真如此,他們唐家又何必苦苦經營鐵匠鋪?
可段夏鵬不同,自打認識段夏鵬以來,這位小兄弟,就在不斷的創(chuàng)造奇跡。
“夏鵬兄弟,這...這怎么好意思!”
“掙錢點子,是你自己想出來的,我怎么好意思白白分你的錢。你要是有器物需要定制,且交給我,我定幫你把物件做好。”止住貪念,唐鍛拍著胸口,對段夏鵬承諾道。
“哈哈——”
“唐大哥,且放心!”
“這次要做的生意,很大很大,我不僅邀請了你入股,還邀請了師兄入股。”
“有掙錢機會,肯定會拉上你們一起掙錢。”
“畢竟,這天下的錢,是掙不完的,你們都是我的摯愛親朋,當然是,有錢大家賺。”
唐鍛,唐家經營鐵匠鋪,是段夏鵬復現機械,開啟工業(yè)文明的鑰匙。
宮圣陽,宮家經營武館,門下學徒級武者數量不詳,煉出內力的三流武者,不下二十人,更何況還有師兄、師姐,以及一流境界的館主,宮圣陽。
這兩家,都是段夏鵬必須拉攏的對象,僅僅交情,還不足以讓段夏鵬放心。
唯有大家組成利益共同體,方可共進退。
“還有宮家?”
“對,師父一家待我不薄,于我有再造之恩。”
魂穿至此,原身身體接近報廢,全靠宮家傳授五禽戲,才恢復過來。
“這樣啊——”
“那行,把你要造的東西,給我看看,到底是什么東西,能掙這么多錢。”
段夏鵬拿出設計圖紙,圖紙上面的造物,超乎想象的簡單,唐鍛疑惑道:“就這個小玩意兒?它能掙很多錢?這怎么可能!”
不怪唐鍛不理解,段夏鵬畫的東西,其實就是手工煤球器,簡單而又實用,看一遍就知道這玩意該怎么做,幾乎不存在技術門欄。
“唐大哥,你知道它是用來做什么的嗎?”
“夏鵬兄弟,你就別賣關子了,我要知道,我早就去干了。”
被段夏鵬勾起了興趣,唐鍛頓時就急了,我都把褲子脫了,你給我看這個,這合適嗎?
這肯定不合適啊!!
“哈哈,唐大哥,稍安勿躁。這樣吧,我來簡單算一筆賬,你就明白了。”
“咱們杭州城里,每秤木炭300文,每斤19文。至于木柴,我以前挑木柴到城里賣,每擔售價100文左右。城里百姓每戶以五口計算,大人4人,小孩1人,每日燒柴費用約90文(數據源于《宋代物價研究》)。”
“反觀石炭(煤炭),每斤才賣4文。”
“你說,咱們杭州城里,要是所有百姓都燒石炭,這生意能做嗎?”
“嗯,好像不能吧!”
“石炭不易燃燒且氣味刺鼻,城里百姓,很少有百姓主動使用石炭做飯。在以前,基本只有咱鐵匠鋪會用石炭煉鐵鍛造。平民百姓,若非迫不得已,也不會用石炭。”
段夏鵬說的生意,居然是這個,唐鍛連忙提醒。
對此,段夏鵬當然明白,直接使用煤炭生火做飯,既不方便,還有難聞氣味,百姓自然不愿使用。
然而,煤炭一旦做成煤球,配合煤爐使用,城里百姓生火做飯,每天只需三四個煤球,成本約20文錢。
就算段夏鵬把每個煤球定價10文,4個煤球也才40文,比起燒木柴,要便宜一半多。
如此巨大的成本差距,百姓會用腳投票的。
“這些我都知道,正因為石炭有這些缺點,我們想辦法把缺點解決掉,才有我們掙錢的機會。”
“圖紙上面畫的簡單玩意兒,就是解決石炭缺點的關鍵之物。”
“我們能不能掙這一筆錢,還得看唐大哥你的手藝!!”
“這,那好吧——”
“夏鵬兄弟你都這樣說了,我也豁出去了,咱就是說,今后咱一起干。”
說服唐鍛入伙,這事已經成了一半,至于宮家那邊,完全不用擔心。
事情辦完,段夏鵬沒有在城里多留。
從官道返回龍井村,官道沿丘陵而建,道路蜿蜒曲折,遠遠望去,村口茶園翠綠一片,一蓬蓬茶樹冒嫩嫩的芽尖,挎著茶簍的采茶姑娘,唱著軟糯的吳語歌謠,聲音溫柔又細膩。
不時,還有鳥雀飛掠鳴叫,相比城里喧囂,龍井村顯得幽靜而愜意。
然而,西湖旁邊的窯坊,煙囪排出濃濃的黑煙,把這副幽靜畫面,硬生生撕裂成兩半。
“巧琳,這茶葉質量,比去年要差很多啊!”
“可不是嘛——”
“你看嫩芽上面這些灰,沾上這些灰,茶葉都變色了,這色斑影響茶葉品相。”
“今年這茶葉,只能用來做散茶,賣不出好價錢。”
巧琳姑娘,仔細觀察掌心茶葉,嫩芽上面積了一層黑色粉塵。
茶葉采回去,估計得淘洗一遍,方可炒茶。
“唉,這都是段家郎害的吧!”
“你看這黑灰,都是從窯坊那邊飄過來的。”
“噓——”
“你可別亂說啊!”
“你家小叔子,就在窯坊工作,聽說那邊每天能掙60文,年底還有分紅。”
“要是得罪了人家,你家小叔子可就危險了。”
“因為你嘴碎,你小叔子被段家解雇了,估計你家小叔子能恨你一輩子。”
“茶園是陸家的,陸家又不給咱們分紅,還是別惹事了。”
巧琳姑娘左右看了看,見四周無人,這才松了一口氣。
事實上,巧琳的哥哥也在窯坊工作,還跟段家簽了20年長契,哥哥去窯坊工作,他們家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