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聲名鵲起
- 高武大宋:種田,練武,平天下
- 螟語
- 2016字
- 2024-04-07 18:30:00
龍井村官道旁,江家茶攤里,兩位路人正在歇腳喝茶,忽聽旁邊有人談起奇異之事。
“聽說了嗎?”
“段家郎之所以能搗鼓出鑿井取水之法,是因為段家郎乃天授之人??!”
“什么——”
“還有這回事?”
自段夏鵬組建鑿井隊一來,短短兩周時間,緊挨龍井村的幾個村子,也開鑿出深水井,用來灌溉農田。
如此一來,這片區域的旱災也得到了緩解。
深水井灌溉效果越是顯著,段夏鵬的名字,在附近幾個村,其分量也越是響亮。
至少,段夏鵬掌握水利灌溉,它關系到每家每戶莊稼收成。
茶攤老板江大娘就是龍井村人,段夏鵬是他看著長大的,對于此事,她知之甚詳,“兩位是客官是外來人士吧!”
“這事,在我們龍井村,是個人都知道?!?
“幾個月前,發明鑿井之法的段家郎,還是武館學徒,只因練功出了岔子,差點一命嗚呼。”
“世事無常,段家郎卻因禍得福,受傷醒來后,無故通曉許多奇技?!?
“深井開鑿之法只是其一!”
“據說,連杭州城里的唐神匠,也曾親自登門拜訪段家郎,請他出手,幫忙解決鍛造問題。”
茶攤是路人歇腳之地,江大娘經營茶攤,聽南來北往路人說起各種怪談,早已見怪不怪。
江大娘簡單解釋,引得茶攤中,諸多歇腳之人的好奇。
段夏鵬乃天授之人,這事兒,也不知道是誰傳出來的!
“想不到小小龍井村,僅有如此奇人——”
“顧兄,你可認識此人?”
“顧某雖是杭州人士,可也不曾了解這位奇人。此次進京,雖得中探花,卻因出身賤籍被除名?!?
“若這位奇人真如大家所言,乃天授之人,在下也想拜訪一番?!?
“以解顧某心中疑惑??!”
外來兩人,一人身著青衣,另一人身著一人白衣,氣度非凡,一看就不是常人。
另一邊,眾人議論下的段夏鵬,剛剛閑下來,就有兩位客人登門拜訪。
段家小院里,坐了三個人,分別是段夏鵬、唐鍛,以及師兄宮圣陽。
“段兄弟可真是大忙人!”
“哪里——”
“唐大哥,莫要笑話我,都是小打小鬧,不掙錢的營生。只為百姓做一點實事,減少村民損失。”
組建鑿井隊,并非簡單一句話。
這其中涉及人員組織,鑿井技術傳授,開鑿水井選址等一系列問題。
經歷兩周傳授,由二弟和牛猛兩人為核心的鑿井隊伍,順利組建完畢,段夏鵬這才把自己解放出來。
“佩服,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段兄弟這思想境界,比我高多了。”
“我這半個月,一直在思考段兄弟上次所言之事,你上次跟我說,鐵塊不能鍛造且易碎,是因為石炭和鐵礦石中,有害成分過多,把有害成分剔除便好?!?
“我在家里,想了許多辦法,可依舊未能改變鐵塊易碎問題?!?
“這才帶上宮兄弟,登門拜訪,尋求解決之法?!?
唐鍛這些天在家里,可謂是吃不好,也睡不好。
唐家儲備鐵塊很快就要用完了,若不能及時解決這個問題,唐家經營百年聲譽就要毀于一旦。
“原來如此——”
“唐大哥且不必擔心,此事我有十足把握?!?
“解決這個問題,卻也不難。”
“當然,解決此事,還得招募幾個燒窯工匠?!?
“燒窯?”
聽段夏鵬這般建議,唐鍛不解,煉鐵跟燒窯能扯上什么關系。
當然,這個時代,還沒有人發明煉焦技術。
煤炭經煉焦處理,得到焦炭,焦炭是煉鐵煉鋼的核心燃料和還原劑,使用焦煤煉鋼煉鐵,將大幅度提升鋼鐵品質。
現代化的煤焦化工業,現在沒辦法搞出來。
若只是煉制焦煤,其難度并不大,只需建造一座煉焦專用爐即可。
煉焦原理并不復雜,煤炭在隔絕空氣的情況下,加熱至一千攝氏度左右,通過熱分解和結焦產生焦炭、焦爐煤氣和其他煉焦化學產品的工藝過程。
在不考慮污染的情況下,煉焦爐設計可大大簡化,從而在現有基礎之上,生產出合格的焦煤。
因此,簡易版煉焦,只需解決一個前置條件,那就是耐火磚。
這個時代,最了解耐火磚的職業就是燒窯工匠。
“唐大哥,你先回杭州城,招募幾名窯戶,且購買一批耐火磚,用于窯爐建造?!?
“我在家設計特殊窯爐,用于石炭加工處理?!?
“明日,你帶窯戶跟耐火磚,來龍井村。到時候,我來組織人手修建窯爐?!?
“那行,我這就回杭州城準備一番?!?
得到肯定答復之后,唐鍛沒有耽擱時間,立馬起身離去。
和唐鍛同行而來宮圣陽,卻在一旁笑吟吟的看著兩人,其目光甚是奇怪,看的段夏鵬汗毛豎起,“師兄,你這是干嘛?”
“你別這樣看著我,我愛好很正常,不喜歡龍陽之君?!?
“夏鵬師弟,你和以前不一樣了!”
“都說你乃天授之人,還真有幾分道理?!?
“不僅通曉奇異之術,還福緣深厚,遇見靈參這等寶物?!?
“你乃大氣運眷顧之人,父親他老人家,想收你做關門弟子,你意下如何?”
自段夏鵬穿越以來,發生一系列改變,在短短幾個月時間里,段夏鵬不僅扭轉了困局。
同時還收獲了名利,以及不俗的實力。
由此可見,此子將來,或有無限可能。
宮圣陽奉命而來,其目的則是段夏鵬本人。
宮家準備投資段夏鵬,收徒是先決條件,師徒關系將成為雙方紐帶。
“謝師兄,謝館主!”
“弟子愿意拜入館主老人家門下,修行宮家武學傳承,攀武道至高境界。”
高武北宋世界,武道傳承很多,杭州城內就有十來家武館。
然而,各宗門、武館之間,對武道傳承依舊十分保守,不允許弟子私自對外傳授武學。
拜宮天賜為師,宮家傳承的高階武學秘籍,是通往頂級武者的捷徑,至少不用擔心沒秘籍可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