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開工業(yè)巧練精兵,鑄新炮再創(chuàng)大明(中)
- 一級上士朱由檢
- 擺爛小書童
- 2001字
- 2024-01-06 12:00:00
姜禹的這番話一出,眾人才知道自己錯的離譜,要說是以往的自己,就算給一萬個膽子,也不敢如此大膽,但一個月的思想教育,也讓這群人除了皇帝陛下,便再不將任何人放在眼中,這才做出了這等失禮之事。
眾人想到自己要是真的血氣上涌,在皇后娘娘面前大打出手,恐怕十族都不夠誅的,心中就是一陣后怕,于是紛紛拜伏于地,高聲說道:“我等知罪,請娘娘責罰!”
周皇后看著眼前跪滿一路的小太監(jiān)們,終于松了口氣,要說方才心中不怕,那肯定是假的,也不知道這些小太監(jiān)哪里來的這么大氣勢,就連皇城中的守城將士都比之不過。
周皇后稍稍松了一口氣,便提腿要往里面走去,哪曾想姜禹卻是來至周皇后近前,高聲說道:“陛下有令,任何人不得進入!若是皇后娘娘執(zhí)意要進,還請娘娘先將我等殺光!”
姜禹說到這里,隨即伸長了脖子,高聲說道:“奴婢出身卑微,是陛下不誨教導,心中自知恩重如山!凡是陛下之令,我必舍生而從,但娘娘也是主子,我不敢妄自尊上,敢情娘娘賜我一死,上可報陛下知遇之恩,下可尊娘娘尊駕,請娘娘賜死!”
姜禹鏗鏘有力的聲音,聽得眾人激動得面紅耳赤,紛紛拜伏于地,高聲說道:“請娘娘賜死!”
新軍將士們跪滿一地,看得周皇后目瞪口呆,要說不怕死直言諫上的大臣,她也是見過的,但那些大臣之所以不怕死,圖的不過是史書中的一句“正人君子”罷了,這些小太監(jiān)死在這里,根本沒有任何好處。
周皇后百思不得其解,只覺得和往日知曉的道理大不相同,換句時髦一些的話來說,便是“三觀都碎了一地”。
正當周皇后愣在當場時,忽地一聲痛呵響起!
“大膽!”
這道熟悉的聲音響起,眾人立即聽出是圣駕到了,趕緊拜伏于地,三呼萬歲。
至于新軍的將士,則是在周皇后等人目瞪口呆的眼神中又起身行了軍禮。
“皇后為何到了此處?”
朱由檢踱步而至,看著氣得滿臉通紅的周皇后悻悻得笑了一聲,說道:“京師危難,朕去廣渠門督戰(zhàn)去了。”
“陛下出宮了?”
眾人聽得這般消息,驚得目瞪口呆,要說大明喜歡出城玩鬧的皇帝,除卻明武宗之外便再無一個了,難道皇爺也要效仿“先賢”不成。
“陛下!”
周皇后痛呵一聲,眉目之間略有淚花閃爍,說道:“陛下為何如此?難道陛下忘了登基繼位之時的雄心壯志了嗎?難道陛下如今也要做那昏庸之君嗎?難道陛下忘了中興大明的偉業(yè)了嗎?”
周皇后說到這里,又想到皇帝陛下自從蘇醒以來,不僅瘋瘋癲癲,還在宮中和太監(jiān)玩樂,今日更是偷偷出宮,這一樁樁事跡,很難讓人不將他和明武宗聯系起來。
朱由檢看到周皇后大動肝火,既不覺得生氣,又不覺得高興,心中只是暗暗想道:這儒家禮法竟是如此厲害,困得人連出宮都是過錯了。
朱由檢心中不由得想起了那些文人墨客,在本朝耀武揚威,皇帝連出宮都不準,但到了滿清建奴手上卻是溫順的如同綿羊一般,就連那清詩宗幾下江南都能吹捧成一代佳話!
朱由檢腦海中只浮現出一句話,道‘尊嚴只在劍鋒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中!’,換到明末這種場面來說,‘尊嚴只在大刀片子之上,真理只在強弓勁弩射程之中!’
朱由檢想到此處,不由得暗笑連連。
周皇后沒好氣得撇了朱由檢一眼,心中勃然大怒之下,當即轉身回了深宮。
朱由檢望著漸漸遠去的周皇后背影,心中卻生不出半點不適,只是暗暗想道:朕遲早會證明,朕是對的!
周皇后遠去之后,曹化淳也行了一禮,說道:“陛下,皇后娘娘千歲聽聞陛下幾日不曾朝會,又聽聞陛下在宮中帶著宦官生產,故而帶吾等來此......”
不等曹化淳說完,朱由檢就揮了揮手,說道:“無需再說,朕都知曉。”
曹化淳只好告退而去。
待宮中清凈之后,姜禹立即拜伏于地,高聲呼道:“我等不尊禮制,陛下交代的差事沒有辦好,還請陛下責罰。”
一連百十號人聽到這番話語之后,也是接連拜伏于地,高聲說道:“請陛下責罰。”
朱由檢輕身回轉過來,撇了姜禹一眼,卻是一笑,又俯首將姜禹扶起,說道:“諸位以為,皇后娘娘為何大動肝火?”
“回稟陛下,皇后娘娘有慈心在身,平常對吾等宮人也是極好的,但終究是受了儒生官宦影響,所以困住手腳,不得真理。”
姜禹終究是讀過書的人,對于平日里朱由檢的教誨記得在心,于是脫口而出。
朱由檢滿意的點了點頭,以前在后世時,常聽戰(zhàn)友說古人愚笨,但人都是兩個胳膊抗一個腦袋,誰又能比誰聰明多少?
朱由檢笑道:“你等說得極是,皇后娘娘被捆住手腳,吾等雖然是思想更為先進,但也要認識到皇后娘娘心中有著慈心,正如陽明所說: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但善惡豈能由人去說,還要吾等共同體會才是。”
姜禹似乎聽懂一二,于是問道:“陛下以為,吾等還要讀些陽明先生的書?”
朱由檢聽得此言,不由得哈哈大笑,說道:“不光要看還要思考,要研究。要下馬看花,仔細賞花,才會有收獲。王陽明也好,先賢孔圣也好,他們都是人來,他們能弄懂的道理,我們自然也能弄懂,但是萬勿有‘拿來主義’,具體如何,還是要自己思考。”
姜禹聽了此言,頓感心悅誠服,這一月以來,和皇帝陛下同訓練,同就寢,想不到皇帝陛下不但學問首屈一指,思想竟也如此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