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籍之所以答應,是因為往益州確實走不通,回去只能走東三郡。
因此,他將計就計。
但絕對不能按照張魯的計劃走。
于是,在離開漢中郡城后,伊籍用“法術”贏得士兵們的尊重。
然后拿下張衛,一舉奪得兵權。
張衛現在既然愿意配合,伊籍便下令急行軍。
五天的路程,三天就走完了。
到了接應點,果然沒看到申儀。
伊籍查看地形。
南北兩側都是高山,上面長滿樹木,想要攀爬上去很不容易。
中間山谷里,漢水由西向東,蜿蜒流淌,寬約三十米。
漢水岸邊地形略微平坦,被往來通行的人馬,踩出一條土路。
其中有一處,漢水拐了個“幾”字彎。
“幾”字頭部頂著北面山崖,開口則貼著南面山崖。
“幾”字中間是一片寬敞的平地。
路到了這里,沒法順著河流走,于是通過東西兩座木橋,貫穿而過。
木橋長約三十多米,寬只能通過一輛馬車。
在兵法里,這種被高山、河流阻隔,不利于部隊通行的地形,被稱為“死地”。
“死地”不能輕易進入。
伊籍命令部隊不要過橋,在“幾”字彎西側扎營。
一部分民夫借助繩索,爬上兩側山崖,在山上砍伐樹木,推下來。
底下民夫們把樹木扎成柵欄,在西橋西側挖掘壕溝。
但伊籍讓他們先不要把柵欄立進溝里,只是放在邊上備用。
而且,他要求民夫們準備兩倍的木柵欄。
伊籍又讓民夫們在東橋東側也挖壕溝。
挖完,卻又要求用松軟的土填上。
有民夫抱怨道:“怎么挖開了又要填上,那干嘛要挖?”
伊籍讓那個抱怨的民夫,再去把填上的泥土挖出來。
那民夫三兩下就做到了。
伊籍問:“是不是比之前挖坑要輕松?”
民夫道:“那當然,這土是松的,沒有原來的緊實,我不費力氣就能鏟起來。”
伊籍道:“我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他讓民夫把土再填回去。
民夫摸不著頭腦,只能照辦。
在民夫們勞作的時候,被伊籍派出去偵查的徐晃,回來報告道:
“前面半天路程的地方,看到了申儀的軍營,大約有兩千士兵。”
伊籍問道:“和我方一千士兵相比,如何?”
徐晃道:“比我們強多了,我們這一千士兵,都是老弱殘兵,難為張魯特地挑出來。
“但敵軍若是和曹軍比,也就是雜牌部隊的而已。”
于是,伊籍命令張飛,帶500士兵,用繩索爬上東橋東側兩邊的山崖,在樹林里埋伏。
讓徐晃帶500士兵和民夫們,在西橋西側休息。
又把500匹馬,都放養在“幾”字彎里的平地上。
裝滿金銀財寶的車子,也推進“幾”字彎里,在顯眼處一字排開。
第二天一早,哨兵報告,申儀的部隊來了。
伊籍獨自騎馬,來到東橋西側,隔著河與申儀對話。
他喊道:“東三郡歷來歸荊州管轄,如今玄德公趕走曹賊,收復荊州,你們還不快快向玄德公納質請降!”
申儀沒想到伊籍一來就勸降,他愣了一下,道:
“魏興、上庸兩郡,一直都是申家的地盤,哪里需要外人來指手畫腳!
“小的們,拿下這狂妄之徒,好生‘護送’他去見祖宗!”
“哼,井底之蛙,那就讓你看看我的厲害!”
伊籍說完,撥馬就走。
同時打出信號,讓民夫們推翻裝滿金銀財寶的車子。
申儀軍兩千人過了東橋,好些人受不了金銀財寶的誘惑,散開去撿拾。
還有些人忙著抓馬。
等申儀收拾好隊伍,趕到西橋。
伊籍早就過了橋,并且讓民夫們樹起了柵欄。
申儀命令士兵們強攻。
張魯派來的都是弱兵,正面作戰肯定打不過申儀軍。
但依靠徐晃壓陣,讓他們隔著柵欄用長槍戳刺,還是做得到的。
而申儀軍被橋面寬度限制,無法展開隊伍。
當先的幾個人,面對柵欄后十幾把長槍,無論如何都沖不過去。
這時候,伊籍讓民夫們把多準備的柵欄都推進漢水。
木柵欄順水漂向東橋。
而張飛帶著500士兵,依靠繩索,爬下了山。
他們趕到東橋東側,掘開松軟的泥土。
并且等著撈取木柵欄。
山谷里地形平坦,申儀看到了身后的動靜。
他立刻帶兵往東殺去。
張飛站在東橋橋頭,便是千軍萬馬也沖不過去。
申儀手下的士兵,上去一個死一個,上去兩個死一雙,
于是,沒人敢上前。
申儀命令放箭!
三十米的河面,不夠寬,弓箭手可以在岸邊展開,一起向張飛射箭。
張飛既要護人、又要護馬,有些吃力。
好在木柵欄已經漂到。
士兵們在弓箭射程外,把木柵欄撈起來,豎在溝里,填上土踩實了,很快就建起一道木柵欄墻。
張飛在最后一刻退入墻后,讓人把東橋頭堵死。
隔著木柵欄墻,弓箭手的威脅就少了很多。
申儀命令部下沖過橋。
張飛笑呵呵地指揮士兵們,隔著木柵欄,用長槍戳刺。
他時不時也上前捅一矛。
這種烈度的戰斗,對張飛而言,就像玩一樣。
于是,申儀兩千人,被圍在“幾”字彎里。
他如愿得到了馬匹和金銀財寶,卻沒有能力帶走,活像一只被捕鼠籠抓住的老鼠。
伊籍再次勸降。
申儀走投無路,只能全軍投降。
伊籍押著申儀、張衛,帶隊來到魏興郡首府西城。
太守申儀叫開城門。
伊籍進城后,命人把申家有頭有臉的人物都請到太守府。
名義上是宴請,其實是作為人質。
然后他讓人送信給上庸太守申耽,勸他來降。
申耽是申家族長,申儀的哥哥。
他是典型的墻頭草,劉表強時,他依附劉表;曹操來了,他投降曹操。
當襄陽落到劉備軍手里后,申耽已經有了投降劉備的心思。
如今西城也被劉備軍占據,東西兩面夾擊,他哪里敢反抗。
于是,申耽請降。
伊籍裹挾著西城申家的人質,進入上庸,又邀請上庸申家的族老們宴飲。
接著,他派人快馬向劉備報信,請求支援。
劉備派出劉封,帶著三千士兵,沿著漢江邊的土路趕來。
劉封帶來了劉備的委任狀,讓申耽、申儀繼續擔任上庸、西城太守。
同時,“邀請”申家族人、包括申耽、申儀的妻兒,去荊州安居。
這時候,張衛向伊籍討饒道:“還請師叔祖放我回漢中,我一定向哥哥曉明大義,勸他投降。”
伊籍笑道:“憑你的本事,不可能說服你哥哥的。
“不過,看在你叫我師叔祖的份上,我也不為難你。
“你回去后一五一十告訴張魯,我是如何憑著四個人,奪兵權,而后無傷亡拿下東三郡的。
“問問他,可有這膽量和本事!”
張衛帶著漢中士兵和民夫們離開后。
伊籍突然意識到自己說大話了。
東三郡,還有一個新城郡沒拿下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