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大敗鮮于通
- 諸天,從武當(dāng)三代弟子開始
- 九月琉火
- 2090字
- 2023-12-11 19:00:00
鮮于通看著跳到自己面前的張薪銘,前奔勢頭頓時停住。
鮮于通的臉色變得非常難看。
張薪銘攔住他的去路,說明張薪銘已經(jīng)決意與他為敵,幫助魔教。
之前說過,張薪銘無論加入哪方勢力,都會改變場中局面。
也就是說,在張薪銘的幫助下,今天他們?nèi)A山派別想全殲剩下的魔教余孽。
一百多人包圍三十幾個人,還被他們給逃了。
鮮于通在江湖上會把臉都給丟光。
他們?nèi)A山派六大門派的招牌,含金量要下降不少。
鮮于通本事沒有,就靠這個名頭吃飯。
這種事難以讓他接受。
更何況,身后還有這么多弟子看著他,如果他因為一個沒有名頭的年輕人出現(xiàn),而改變優(yōu)勢如此之大的戰(zhàn)局。
更對他這個掌門人的威信是一個重大打擊。
腦海中閃過如此之多的念頭,想到今晚因為一個張薪銘出現(xiàn)而導(dǎo)致失敗的后果,被武林群嘲。
鮮于通臉上瞬間變得一陣潮紅。
張薪銘只是站在他面前,話還沒說,鮮于通自己繃不住了。
鮮于通怒氣上頭,手中折扇一翻,扇頭直指張薪銘咽喉,他要先下手為強(qiáng)。
鮮于通這人拋棄妻女,還是兩次。
是個十足的人渣。
他這樣做就是為了在江湖上獲得更好的地位,獲得更多人的尊重。
事實上他確實做到了。
他仗著華山派掌門人的名號在江湖上行走,大部分時間都用不著動手,無論走到哪都是頗受尊敬。
而今天,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來的一個無名小子就要將他在武林中積攢這么多年的名頭毀于一旦。
如果他真的放跑了魔教余孽,今后再有人見到他,心里只會想到,堂堂華山派掌門,竟被一個毛頭小子打敗了。
鮮于通不會再有此前的江湖地位。
鮮于通不愿承受這種后果,選擇了跟張薪銘動手。
現(xiàn)在人數(shù)還是華山派占優(yōu),只要拼力把這些人全部干掉,一切都不會改變。
而最重要的,就是干掉張薪銘,他是那個關(guān)鍵人物。
張薪銘站在鮮于通面前時便做好了萬全防備,時刻提防著鮮于通動手。
這老小子是個十足的敗類,折扇里還藏著金蠶蠱毒,張薪銘不會在他面前大意。
所以,當(dāng)張薪銘看到鮮于通折扇迅疾指向自己喉嚨時,并不慌亂。
張薪銘持劍右手立刻抬起,用劍柄抵住鮮于通折扇,向上一頂。
這扇子里有金蠶蠱毒,這玩意只要沾上一點,立刻就會受盡折磨,死法極其難看。
張薪銘不想直面折扇。
銳金旗和洪水旗的兄弟們看到張薪銘真的和鮮于通動手,心中無不驚喜。
這位少俠是來救他們的。
鮮于通出手偷襲張薪銘時,眾人無不為他捏了把汗。
看到他早有防備,又不禁松了一口氣。
但又不禁為張薪銘的反擊動作感到可惜。
心情可謂一波三折。
尤其是銳金旗的莊錚掌旗使,看到張薪銘這一手更是暗自焦急。
折扇比長劍短,既然張薪銘對鮮于通早有防備,就應(yīng)該趁此機(jī)會一劍刺向鮮于通的喉嚨。
長劍必然會比折扇更先刺入對方喉嚨。
只要斬殺鮮于通,剩下的華山派弟子群龍無首,不會再是威脅。
現(xiàn)在這樣繼續(xù)糾纏下去,他們死不說,這位來救他們的恩公或許也會陷入重圍,身受不測。
明教中人都是重情重義的真漢子,不希望看到幫助他們的朋友陷入危機(jī)。
莊錚看到張薪銘這一手,猜測他或許并非太強(qiáng)的武林高手。
只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少年意氣。
大概率不是鮮于通的對手。
但莊錚不在乎張薪銘為什么救他們,只要他有這個心,那就是朋友。
莊錚決心,待會一定要拼盡銳金旗的全力幫助張薪銘逃跑。
莊錚和明教兄弟都認(rèn)為張薪銘不是鮮于通的對手,可鮮于通本人卻不這么認(rèn)為。
事實上,當(dāng)張薪銘將鮮于通的折扇招架在高處后,鮮于通內(nèi)心宛如翻江倒海一般的恐慌。
折扇本身不算什么,折扇當(dāng)中的金蠶蠱毒才是他真正的殺招。
也就是說,張薪銘的格擋其實完全擋在了關(guān)鍵位置。
鮮于通不知為何張薪銘會這樣做,因為就像莊錚所想那樣。
若是一般人有所防備的話,一定會一劍刺向他的喉嚨,以攻為守。
到時候,鮮于通就會在劍尖即將刺到喉嚨時,放出折扇中的金蠶蠱毒,而后急退。
但面前這個年輕人,竟然完全不按套路出牌,把他的折扇給招架在空中。
金蠶蠱毒藏在折扇中,這事只有他自己知道,天底下絕不會有第二個人知道,為何這個不知名年輕人會對他防備?
鮮于通不敢在此時釋放金蠶蠱毒,會波及到他自己。
電光火石之間,鮮于通只能想到一種答案。
那就是,這個人久經(jīng)戰(zhàn)陣,見過太多這樣的暗器,可能自己都吃過虧。
換句話說,戰(zhàn)斗經(jīng)驗極其豐富。
如果是這個可能,鮮于通自忖今晚兇多吉少。
此人武功本就不在鮮于通之下,戰(zhàn)斗經(jīng)驗也比他豐富這么多。
鮮于通怎么可能打得過他?
唯一的問題在于,這個年輕人現(xiàn)在才多大,除非他從娘胎里就開始打架,不然哪來的如此豐富的戰(zhàn)斗經(jīng)驗?
鮮于通的猜測,不能說和真相大相徑庭,只能說毫不相干。
天底下確實只有鮮于通他自己知道金蠶蠱毒藏在折扇里。
但從上世紀(jì)六十年代到現(xiàn)在,天上少說也有幾千萬人知道了,只不過只有張薪銘下凡了而已。
而張薪銘的實戰(zhàn)搏殺經(jīng)驗則完全等于零。
不過有一件事,鮮于通卻猜測不錯。
那就是今晚他死定了。
張薪銘將折扇架在空中之后,對近在咫尺的鮮于通嘿嘿一笑。
而后,張薪銘右腿大力側(cè)踢鮮于通腰腹。
張薪銘的笑容在鮮于通眼里猶如惡魔。
鮮于通殺手锏被制住,張薪銘莫名其妙的笑容更讓鮮于通心神巨震。
習(xí)武之人最忌諱的就是亂了道心。
面對張薪銘的近距離側(cè)踢,思維混亂的鮮于通只能倉促提起左腿招架。
但張薪銘這一腳蘊(yùn)含了極強(qiáng)內(nèi)力,鮮于通倉促之間又能調(diào)起多少內(nèi)力應(yīng)對?
是以二人對了一腳。
結(jié)局是,鮮于通左腿脛骨崩碎,身體側(cè)飛而出。
一路慘叫瘆人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