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二喬(求追讀)
- 三國:龍起江南
- 隔壁的小蜥蜴
- 2320字
- 2024-01-11 06:40:12
劉磐是真沒想到,在戰場上黃忠居然會主動提親,而且還是讓他女兒給自己為妾。
記憶里面黃忠歸入自己麾下,自己也的確見過兩三次那個小姑娘。
當時還小,就雙方的年齡差,基本就被劉磐當成妹妹。
不曾想自己與她的親近,顯然讓黃忠誤會了。
“就算要納妾,也應該等戰后再說。”劉磐嘆了口氣,“再說,愿不愿意也要問問她的意思。”
“是屬下冒昧了。”黃忠點頭,劉磐沒拒絕就好,否則他都要尷尬了。
至于愿不愿意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就夠了!
比起歷陽這邊,孫策那邊速度就快了許多。
到底是之前就攻打過廬江,聽說是那個孫策殺了過來,大部分的城池都主動投降。
更是在周瑜的幫助下,順利拿下舒縣。
“公瑾,這次過來幫我怎樣?”孫策主動提出邀請。
劉勛投降,余部潰逃,廬江收復。
如此以來,周瑜也沒必要再為袁術效力。
之前周瑜就要求和他南下,只是考慮到他的家人都在舒縣,擔心袁術遷怒,孫策才沒同意。
“固所愿也!”周瑜等這一天已經很久,“伯符,聽說劉揚州許你立山頭?”
“是有那么一件事情,如今我這邊算是自成一系。”孫策點頭。
“伯符,可聽說黨錮?”周瑜聞言,當即反問。
“聽說過,聽說鬧得挺大的。”孫策對黨錮的了解,大概也就是那么一回事。
“世家豪族慫恿太學生運動,抨擊宦官,而宦官也激烈反擊……”周瑜嘆了口氣,“且不說先帝是否昏黜,就說從黨錮一事不難看出,君王最厭惡的,就是下面的臣子結黨營私。”
頓了頓,繼續說道:“劉使君許諾伯符立山頭,要么愚蠢至極,要么也沒安好心。伯符立山頭那么久,可有什么人或者世家表達過善意,甚至是加入的?”
“這倒沒有……”孫策想了想,倒是把魏騰的事情說出來。
“魏騰沒安好心,可由此也不難看出,伯符這山頭太顯眼,反而讓大家避而遠之。長此以往,怕最多也就是將門,很難更進一步。”周瑜提醒。
“使君算計我?”孫策一愣。
“很難說是不是,從事情的演變來看,怕是真心招攬伯符。只是事情很湊巧的,朝著這個方向發展……”周瑜若有所思。
孫策仔細想想,好像也的確是這樣,真就挺湊巧的。
“伯符之后有什么打算?”周瑜詢問,“是圖謀自立,還是只想建功立業,封侯拜將?”
“前者如何,后者又如何?”孫策反問。
“若是前者,且試探要求開府設衙。開府設衙都不允許,那么立山頭也沒意義。”周瑜提醒,“若只想著建功立業,封侯拜將,那么且正式歸附劉磐,不再有別的想法。”
“對啊!說立山頭,結果開府設衙都還不給!”孫策這才想起什么。
不開府設衙,那算什么立山頭。
就納悶,為什么就沒人告訴自己這個?
告訴什么?
自孫策投效,那大家就不認為孫策能真正立山頭,至少不可能明著來。
再說劉磐都還沒資格開府設衙,孫策有什么資格開府設衙?
主要孫策后續也沒提過,大家都以為立山頭什么的,只是給歸附找個借口。
誰能想到,可能是孫策自己沒有想到而已……
周瑜此刻也意識到這點,只覺得自己好像多話了。
“哈哈!”孫策卻是大笑起來,“公瑾,你真以為我沒注意到這點?我承認一開始的確有觀望的意思,若劉磐也是袁術那樣的貨色,遲早要設法自立。”
既然要自立的話,那么也不指望能靠誰,還得是族人和舊部穩妥一些。
同時為了不引劉磐猜忌,就沒有專門接觸過誰。
周瑜聞言一愣,卻是覺得這才像孫策做得出的事情。
卻不急著說什么,且看看他還要說什么。
只見孫策看向天空,感慨道:“黃祖獻頭之后,我承認感觸良多。再加上如今天下局勢逐漸明朗,自立難度只會越來越大。我不為自己考慮,也要為孫家上下考慮。”
眼看歸附劉磐的,大多都已經占到便宜。
可孫家到現在,發展起來依然不是很順利。
家中子弟逐漸成長,需要的資源可不少,目前的產業已經有點跟不上了。
就算這次,繳獲可以拿一部分作為戰利品,可這到底是浮財,遲早要花光。
孫家要更進一步,要么自立,要么只能進一步向劉磐靠攏。
“既然如此,為什么不向使君闡明?”周瑜詢問。
放棄成為山頭,對孫策來說百利而無一害。
“他自己給我立的山頭,我憑什么要放棄?”孫策反駁。
“哈哈,這的確很像伯符的所為。”周瑜聞言一愣,隨即大笑。
“反正我這山頭,就立在這里。只要不犯錯,那么他也奈何不了我。反之若他真要對我動手,就算沒這山頭也沒用。”孫策回道。
“伯符,你居然會思考了?”周瑜訝然,實際卻是在調侃。
“我也不是只懂得橫沖直撞的莽夫啊!”孫策笑罵。
兩人打打鬧鬧,倒是變得更親近了許多。
正好聽說這廬江喬公有女二喬,長得是國色天香。
孫策一時興起,直接上門搶了二女,與周瑜一人一個。
“伯符,不若把二喬獻給劉使君,如何?”周瑜卻是若有所思,“再不然把大喬獻給使君,伯符納了小喬。”
能聯姻最好,不能的話也算是主動示好,想來劉磐也會很高興。
“二喬雖是國色天香,到底是地方豪強之女。”孫策搖頭,“劉使君的發妻,乃治中從事諸葛玄的侄女。如今諸葛玄受他培養,已經是江東士人的魁首,也在江東扎根下來。
若我把二喬獻上,引起他夫人,甚至諸葛玄的不滿,這樣反而不好。”
這年頭可是一妻多妾制度,且妾本身沒有什么地位。
若是發妻還好,說什么孫策都把大喬送過去。
可若是做妾,沒什么價值不說,還可能得罪諸葛貞。
主要劉磐也不像好色的樣子,二十五歲前都未婚,因為聯姻的需求才娶諸葛貞。
真把二喬獻上,也未必能討好到他。
也不等周瑜反駁什么,說就這樣定了下來,周瑜卻有些糾結起來。
自己和孫策成為連襟,從私人的角度來說,他很樂意這樣。
可從家族的角度,這意味著孫家和周家要成為聯盟,也可以看做是自己加入孫策的山頭。
自己孑然一身還好,可自家還有幾個叔伯在出仕。
整個周家,可能都會被自己拖累。
“晦氣!”孫策沒好氣的說道。
周瑜不肯,那自己納大喬也沒意思。
也不好怪罪,當初自己就擔心南下創業,牽連到周家,所以沒讓周瑜跟過來的。
如今人家要顧全家族,自己能說什么?
索性命人把二喬送去吳縣,并且派人過去歷陽向劉磐匯報,當然主要是廬江收復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