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歷史慣性(求追讀)
- 三國:龍起江南
- 隔壁的小蜥蜴
- 2348字
- 2024-01-10 05:45:27
袁術或者呂布麾下沒有船隊,只是劉備還是警惕的回了句:“正是在下,不知道閣下何人?”
“某乃長江水軍統領甘寧,自三天前使君收到消息,徐州發生變故,便派我等沿岸過來,說大概率能遇到劉使君!”甘寧回道。
頓了頓,繼續說道:“使君說,劉使君經此一役,怕是物資匱乏,特送來一些物資補給。若使君要南下避難,某也可以送使君一程!”
消息是三天前傳到歷陽的,不過劉磐派甘寧過來的目的,卻是為了尋找合適的登陸點。
徐州他也想要,問題他現在忙著收復揚州,那就讓劉備幫他爭取時間。
當然劉備真要南下避難,那也的確可以接收。
孫策都收了,自然也可以收劉備。
曹操要來投靠……
他敢來,那當然也可以收,怕個鳥!
“這……”劉備一瞬間的確想過南下避難,可他又舍不得徐州。
想了想,揮淚說道:“備受陶使君之名代管徐州,如今徐州為呂袁二人禍害,備若避而不顧,豈非辜負陶使君的托付?”
甘寧看劉備那樣子,覺得這貨倒是重情重義,也不廢話,把物資補給拿下來,送到劉備軍中。
有那么兩個月的糧草和物資,劉備多少也能撐一撐。
既然人家不愿意南下避難,那就幫自家使君拖延時間便是!
實際劉磐就為劉備準備一個月的物資,奈何劉備傷亡不少,算下來居然足夠兩月用度!
有了物資,劉備卻是打算搏一搏,在廣陵招募兩千戰兵。
本打算繼續與袁術呂布拼命,卻是傳來消息,這呂布袁術因分贓問題鬧矛盾,似乎要打起來。
簡雍出面建議,既然如此,那么我們不如先回小沛,坐山觀虎斗,伺機奪回徐州?
劉備眼看士氣不足,物資也不是特別夠,最終答應簡雍的建議,并且派孫乾過去向呂布求和。
倒是糜竺表現的機會沒了,如今時機不太妥當,自然也沒有繼續建議什么。
呂布背刺劉備,心里也有那么點不好意思。
劉備派人過來求和,陳宮建議可以答應,于是就順勢應承下來,還把劉備的家眷送了回去。
眼看妻妾都無恙而歸,劉備痛哭流涕,倒是糜竺松了口氣。
若之前促成劉備與小妹的聯姻,如今這情況豈非尷尬?
真就沒想到呂布那么厚道,身為反叛者,俘虜舊主的家眷,居然不加害。
正常來說肯定是要動手的,畢竟這樣能逼迫其他人必須跟在他站在一起。
畢竟家眷都被害了,也不指望劉備能原諒他們,只能一條路走到黑了。
呂布的人品不怎么樣,腦子里面也都是肌肉,有一點還湊合,就少不會累及婦孺。
劉備家眷連續兩次落入呂布手中,都沒有被加害。
求和之后的劉備,回到沛國,此刻沛王還在,沛國相也還在。
劉備早期被陶謙表為豫州刺史,以這個身份在沛國任職。
如今他以徐州牧的身份回來,多少也是有些尷尬。
擔任豫州刺史時期,辟召的別駕陳群,如今已經不在。
準確的說在舉了茂才后,不去上任柘縣令,最初跟著父親避難徐州,如今卻是過去江南。
劉磐平定江南太快,大家都知道江南安全,別說是徐州,中原甚至河北的百姓都在過去。
百姓那邊主要是碰運氣,畢竟他們大多因為戰亂被迫背井離鄉。
更多是世家豪族收到消息,大多舉族南下。
也不能說都去,就如同諸葛家,好歹是諸葛誕留下來守家。
不僅僅是陳群,劉備舉茂才的袁渙,如今也在南下的路上。
此人那陳郡袁氏子,故司徒袁滂子,和汝南袁氏倒是有親戚關系。
早年陳郡袁良,有一子袁昌遷到汝南居住,這便是汝南袁氏始祖。
袁良有一子袁安,便是袁紹和袁術的高祖父。
要說袁渙的曾祖也叫袁良,和汝南袁氏老祖應該不是同一人。
否則按照輩分,袁紹袁術得叫袁渙一聲曾叔祖。
只是此二人過去江東,別說劉備不知道,劉磐也不知道,大概得等下個月的搜索結果。
此刻的劉磐,在十多天的時間里,派孫策部前往廬江攻打。
去年初孫策剛剛打下廬江,這里對他可是‘記憶尤深’。
再加上周瑜作為內應,再次打下來不成問題。
也因為分兵出去的關系,劉磐人數下降,于是穩扎穩打逐漸推進。
同時利用歷陽周圍的營寨,來鍛煉麾下的士卒,磨練自己的將領。
敵軍的陣地被一點點蠶食,最終還剩萬余士卒盤踞在歷陽城內。
“就那么慫?”劉磐看著歷陽城,自己這邊就七千戰兵,對方兩萬戰兵居然不敢出來迎戰。
“對方既然固守待援,就意味著相信會有援軍過來支援。”作為軍師隨軍的劉曄發話。
他是真沒想到,自己剛投靠劉磐沒多久,居然被任命為軍師,隨軍出征。
當然上頭還有賈詡,不過他年紀也不小,自己遲早能夠上位。
自然的,就積極向劉磐出謀劃策。
“大概是在等著袁術回援,可他們就不擔心,我們直接朝著壽春殺過去?”劉磐若有所思。
“可哪有放任上萬敵軍不管,深入敵軍腹地的?”劉曄連忙勸說。
“那有沒有可能,他們會追過來?”劉磐若有所思,主要是看向賈詡。
“未必會追過來,但會斷了我們的糧道。”賈詡回道。
“那我也可以就糧于敵。”劉磐反駁。
“九江的糧草怕都已經集中起來,要糧食只能向地方豪族借了。”賈詡回道。
說是借,實際上就是搶,期間少不得要殺個血流成河,可能還會影響到劉磐的名聲。
這樣得到的糧食也不長久,應急可以,若是拖累個十天半個月,可能還是會糧絕。
是以就算是遠征,這補給線也不能出問題。
“所以我們只能在這里攻城,直至袁術回防?”劉磐反問。
“將軍不是在這里牽制,由孫將軍收復廬江嗎?”賈詡反問。
“可我今年不僅要廬江,我還想要九江。”劉磐搖了搖頭。
“廬江陷落,那歷陽也就快了。”賈詡老神在在的說道。
劉磐很不滿,謎語人滾出……
倒是劉曄若有所思,顯然在思考賈詡話里的意思。
如此又過兩天,這兩天大軍輪流攻城,只是雷薄喬蕤防御嚴密,再加上不少將領本沒有攻城的經驗,好歹是給他們守住了。
對于他們來說,這同樣是一次不錯的經驗,劉磐也不催,讓他們繼續攻。
仔細想想,孫吳將領那么水,大概也是長期打山地戰,缺乏攻堅戰經驗。
他們還年輕,可要好好培養,否則最多待在江南那那旮旯,無法為自己東征西戰了。
不過兩日,甘寧回轉,把劉備的消息匯報上來。
“歷史的慣性?還是說,劉備真就不甘人下?”劉磐嘆了口氣,看來自己麾下就一座山頭了。
只是那么明顯的山頭,誰敢投靠?
只說到現在,孫策這山頭也沒加入個新人進去!
周瑜?
哦,那沒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