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請假回了一趟富春,了解事情經過的劉磐,給了孫策一個月的假期。
當然前線若有需要,他必須要立刻返回軍前效命。
就算是劉磐都沒想到,黃祖居然玩那么大,通過自盡來讓孫策放棄報仇。
孫家后面要怎么發展,孫策自己都不清楚,只能帶著黃祖的人頭,回去祭奠父親同時,和家里人好好商量商量。
不僅是孫策回去,孫河與孫賁也趕回了富春。
關系到孫家的未來,自然是按照最高規格去面對。
“阿母,孩兒回來了!”孫策回到老宅,看到母親吳氏,上前見禮。
為什么回來已經提前派人告知,吳氏倒沒有太意外,只是情感上有些復雜。
直接殺害丈夫的仇人,如今已經授首。
至于劉表那邊,只能算間接的兇手,在整件事情里面也是被動的那邊。
奈何如今這世道,孫策若是不為孫堅報仇的話,那么對他的事業和名望都有很大的影響。
尤其這孩子的性格,不可能不想著報仇的。
“已經仇人已經授首,事情就這樣算了吧?”吳氏勸說。
“孩兒不知道……”孫策也很糾結這問題,“所以回來,問問大家的意思。”
“伯符,你為父報仇,不僅是為了報仇,更是給天下一個證明。”孫靜走了出來,“向黃祖報仇,這是孝之所在。尊重黃祖最后的請托,放棄繼續向劉使君報仇,乃義之所在,已經可以了!”
孫家有三子,孫羌早亡,孫堅在外打拼,家業基本都是孫靜在經營。
當初朱儁招孫堅討伐黃巾,孫靜為他湊的兵馬物資。
這些年為了孫家,孫靜看著都蒼老許多。
“叔父說得是。”孫策拱手,不管心里怎么想的,終究要先附和一句。
孫家人陸續到齊,許久不見兄長,孫尚香是最高興的,直接撲倒哥哥的懷里。
孫權,孫翊和孫匡走在后面,也是紛紛上前見禮。
“仲謀,季佐(孫匡表字),水鏡先生在吳郡辦學授課,你們可有興趣去聽?”孫策看向孫權和孫匡。要說孫家出文士,那必然是這兩個人。
孫翊和自己差不多,就是一個純粹的武夫,完全沉不下心學習。
“固所愿也!”兩人紛紛回應,水鏡先生的名號,就算是江東這邊,也是聲名遠揚。
“水鏡先生不是不公開授課嗎?”孫靜知道一些消息。
江東這邊,有太多人希望把子弟送去他門下,可目前司馬徽沒有公開授課的意思。
“水鏡先生會來授課,主要是劉荊州的請托,以及劉揚州的請求。使君提供書院的土地,以及幫忙建設,作為代價,水鏡先生允許第一期的學生,由使君來決定。”孫策回道。
頓了頓,補充道:“來的路上,使君給了孫家兩個名額……”
“既然如此,愚弟的名額可否讓給瑜哥?”孫匡聞言當即表態。
他知道自己身體羸弱,很難出仕為官,既然如此名額用在他的身上,就太浪費了。
如今周瑜還在袁術那邊,孫匡所謂的瑜哥,指的是孫靜的次子孫瑜。
雖然是按照武將的規格培養,不過孫瑜本身喜歡讀書,屬于文武雙全的人才。
孫瑜今年20歲,虛心好學,待人溫厚,在年輕一代里面算是佼佼者。
相比之下,他的兄長孫暠就是個純粹的莽夫,空有孫策之莽,卻沒有配套的勇猛。
“那我也放棄了……”孫權出面,“劉磐乃孫家仇人,怎么能接受他的恩惠?”
孫權這小屁孩不簡單,知道要以退為進。
同時就算最后自己真失去資格,那么大家也都失去資格,畢竟劉磐是孫家的仇人。
“此事以后再說……”孫策心情變得有些糟糕起來。
不多時,孫河與孫賁,以及孫靜和孫羌那邊的子嗣,也陸續過來集合。
周圍一圈都是孫氏宗親,大部分人都知道,孫策這次把大家叫過來是為了什么。
一行人來到祠堂,拜祭孫家的列祖,自然還有早逝的孫羌和孫堅。
在靈位前面,孫策把黃祖的首級拿出來,放在供臺面前。
突然一顆人頭出來,年長事先知道還算冷靜,下面的年輕人卻是猝不及防。
怎么好端端的,把一顆人頭給拿出來。
“阿父,害您的黃祖,如今已經授首,您在天有靈,可以安息了。”孫策后退,雙膝跪下,朝著孫堅的靈位磕了三個響頭。
這居然是黃祖的人頭?
身后眾人不免訝然,孫策什么時候殺的黃祖?!
以孫策的性格,斷然不會用假的人頭欺騙他人,既然他說是黃祖人頭,那必然是了。
說真的,當時孫策也不敢肯定,專門找程普確認過,的確是黃祖沒錯。
“和黃祖人頭一起送來的,還有其絕筆……”孫策把黃祖的絕筆拿出來,遞了下去。
大家都是完成啟蒙的,讀書識字自然不成問題,再說就那么幾個字,不可能不認識。
誰都沒想到,黃祖為了孫策不找劉表和劉磐算賬,主動赴死。
人家貫徹自己的忠義,而孫策也完成自己的復仇。
“事情就是這樣,父親的仇,是否到現在為止,為兄希望聽聽你們的意思。”孫策看向眾人,主要是自己的三個弟弟。
自己這一家子復仇,是為了孝義,不僅是為了自己,更是做給天下人看。
如今黃祖已死,間接導致孫堅死亡的劉表,是否還要去算賬,孫策希望聽聽弟妹們的意思。
不如說,這本來就是他們的權力。
“便宜黃祖了……”孫翊嘟噥,同時也算是表態。
黃祖能做到這一步,他都有些佩服對方了。
“冤冤相報何時了?”孫匡感慨,“兄長,事情就到這里吧!”
“愚弟只有一個問題!”孫權卻是突然發問,“兄長可還有自立的想法?”
別的不說,如今就廬陵郡自立,問題還是不大的。
別說是廬陵,豫章都能隨時奪下來。
“為兄離開袁術,是因為他處處提防,言而無信。”孫策沒有直接回答。
袁術的氣量但凡大一些,孫策都不會想著南下。
最多和現在一樣,自成一個山頭。
孫家根基淺薄,頂梁柱的孫堅還過世,舊部都要依附袁術,來維持自己的官身。
期間若非遇到馬日磾,由他代朝廷封自己為懷義校尉,孫策都還是白身。
此番南下自立失敗,那么就不得不依附個誰,來保證孫家的發展。
后續就算要自立,那也是以后的事情……
“弟打算外出游歷一番,去吳縣就學的事情……”孫權發話。
既然孫策選擇結束報仇,投入劉磐麾下,那么孫家必須要給自己留下后路。
“先去水鏡先生門下,學個幾年再去!”吳氏卻是出面訓斥了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