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劉表臥病(求追讀)
- 三國:龍起江南
- 隔壁的小蜥蜴
- 2364字
- 2023-12-21 05:52:38
1942年河南大饑荒,間接影響3000萬人,直接死亡300萬人。
如今那罹難的三百萬百姓,大概率就在自己的物品欄里。
這外掛能搜到活物,這沒什么好奇怪的,當初的大白豬可就活生生的。
海王類的肉另外說,人家已經標注是肉,不是海王類。
真要是活的,那不知道要死多少人才能把它獵殺,劉磐說什么都不會把它拿出來。
“這我這段時間一直惦記難民的事情?”劉磐有些糾結。
中原大戰,從匡亭之戰,徐州之戰,到袁術針對九江和廬江的進攻。
大量的百姓逃難到江東,雖說帶來不少人才,可十幾萬,幾十萬的下來,安置他們成了現階段的當務之急。
這段時間,大部分的文書都是難民問題,搞得劉磐大概睡覺都在思考難民的事情。
結果可好,直接影響到這個月的搜索結果,給自己找來了三百萬的難民。
值得慶幸的是,搜索的結果并非只有難民,還有大量的‘糧食’。
就是袋子上的文字,是小日子那邊的。不出所料的話,怕是軍糧。
用小日子的軍糧,來補貼華夏的難民,不知道為什么,劉磐下意識向給這外掛點個贊。
就是有一點不完美,若是能弄到一批軍火什么的……
不說一統大漢,把地盤擴大到淮河以南不成問題。
195年最后一天,劉磐主持封印儀式。
年底官員會把官印都封存保管,然后進入休假期,直至來年才會開印上衙。
期間衙門只會留下最少的人手,來保證一些應急情況。
有條件的可以回鄉省親,沒條件的就在當地落戶。
這也挺好,真有什么急事需要找誰處理,派人到府上告知一聲就好。
主持好封印儀式后,劉磐找了幾個糧倉,把一部分的糧食拿出來。
把負責賑濟和安撫難民的官員叫過來,讓他安排好這些糧食。
“將軍,這些糧食已經是加工過的,不太耐保存。”官員說道。
“要的就是不耐保存!”劉磐看向對方,“趁著現在天氣冷,撥給那些百姓,好歹能救命。這樣的糧食會陸續調配過來,你們只要及時下撥就好。”
真耐保存的話,別的不說,那些糧商首先會勾結官員,把糧食兌換成陳糧,甚至漂沒一批。
雖不耐保存,吃個十幾天不成問題。
每十幾天撥一批給百姓,保證他們能安定下來。
“唯!”官員也知道劉磐是什么意思,不好反駁,只是一趟就沒什么油水了。
趁著這個時間,劉磐也陸續把一部分的難民放出去。
受到世界法則的轉化,他們的記憶缺失了不少,不過原本有的手藝還是有的。
衣服也變成葛布或者麻布,頭發也稍微變長,免得成了髡首的蠻夷。
他們的漢話說得很好,不會有語言不通的問題,就仿佛從小在大漢長大的一樣。
自然的,地方官員面對突然出現的十幾萬流民,懷疑倒是沒有懷疑,最多是擔心物資不夠。
結果轉眼后方調來物資,頓時松了口氣。
也是戰戰兢兢去照顧,畢竟劉磐發過話,這些難民全部都要分配到地方,并且做好戶籍。
誰死于非命,餓死的或者被誰害死的,孩子丟了多少,都算入地方官員考核范圍。
要照顧好這些流民不成問題,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地方糧食儲備不夠怎么辦?
要說大漢原本是有常平倉的,只是后來官員匯報,說這常平倉不僅滋生貪腐,同時也會讓官員惡意強征百姓糧食,最后就廢除了。
今漢的時候打算重啟,被大臣用前漢的理由阻止了。
劉磐就不明白,管理方面的問題,為什么要算在常平倉這個制度上。
在家里抱怨的時候,諸葛貞為他解惑:“夫君,這常平倉若推廣,則地方豪族如何操控糧價?而地方官員,又有多少來自,或者與世家豪族有關系的?”
劉磐頓時不說話了,管你常平倉制度多完善,只要靠人來落實管理和實務,就必然會出問題。
尤其這個政策,還危害到大部分官員利益的情況下。
最惡心的地方是什么,最惡心的地方就是壞事都下面的官員和世家去做,黑鍋是皇帝來背。
畢竟輿論引導都是世家豪族在做,人家控訴這制度有問題,而不是落實的人有問題。
不明真相的百姓,自然會把矛頭指向皇帝本身。
漢明帝或許就是意識到這情況,所以沒有恢復這個制度。
這讓劉磐多少有些挫敗感,原來自己要落實什么政策,還要與群臣商量商量,妥協妥協,研究研究才行?
突然就明白,為什么暴君和昏君文會流行一段時間……
“這不就是政治的核心嗎?”諸葛貞反問。
這一刻劉磐算是明白,為什么政治的核心,叫做‘妥協的藝術’。
好在他并不是真正的土著,而且是開掛的。
適當的讓步可以,妥協免談,否則穿越還有什么樂趣?
如今是新年,十幾二十萬的流民因為有糧食分發下來,因此得活。
又有一些中原來的難民,自發壘土炕,這個技術很快就傳了出去。
別說是那些流民,就算是不少百姓,也在家里壘了土炕。
畢竟燒火做飯和取暖可以一起進行,難得是暖和!
這年頭底層百姓,是真的缺乏御寒的手段。
一個冬天過去,不知道多少孩子夭折,多少老人過世。
這幫來自1942年的難民,他們的手藝被限制在這個時代的水平,可他們求生本領卻沒被剝奪。
在他們的幫助下,其他難民的存活率也在提升。
能活下來,那么大部分的百姓就沒有要賣身的想法,妻離子散的情況大大減少。
一直沒行動,等著買一批家奴,招募一批佃戶的世家豪族們,自然是最不爽的那邊。
熬鷹熬了那么久,結果之前的打點和安排都浪費了。
下面的官吏也不敢太囂張,畢竟這和他們的前途掛鉤。
這指標太硬性,硬到他們不敢那么明目張膽。
那么世家豪族們應該恨誰?
恨意自然都集中到了劉磐這邊!
在劉磐不知道的情況下,吳郡和會稽郡已經是暗流涌動。
劉磐缺乏‘耳目’,自然不知道自己被兩郡的豪族恨上,還在忙著州牧府衙的組建。
人選的名單已經送上來,別駕從事的第一候選人不是諸葛玄,而是王朗。
就在劉磐即將做出任命的時候,荊州傳來一個不太好的消息。
劉表入冬的時候偶染風寒,結果病情越來越嚴重,已經到了臥床不起的程度。
此刻的劉表,已經無法處理荊州的軍政事務,那自然要指定一個人來代理。
可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指定的不是劉琦,而是劉琮,同時命蔡瑁‘輔政’。
寫作輔政,讀作專權,劉表的病情怎么看都有問題!
消息傳來吳縣的同時,據說劉琦已經起身返回襄陽,探望劉表的病情。
剛到漢水邊上,就被王威帶兵過來攔截,并責令他返回江夏,說是劉表的意思。
劉琦是哭著回去的,怎么都想不明白,為什么父親不肯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