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封信送去吳郡,交許太守手中!”丹徒附近,趁著安營扎寨休整期間,劉磐寫了一封信,命人給許貢送過去。
“將軍打算招降許貢?”孫策等人上前詢問,信件的內容,他們自然是知道的。
畢竟劉磐文筆不行,就把大概的意思說出來,然后滕胄負責實際內容。
期間也沒有回避誰,周圍一圈的人都聽到了。
反正孫策那邊的人算是發現,劉磐的文筆不太行。
孫策倒是有種看到知己的感覺,他也覺得成大事者文筆沒必要那么好,否則還要文官干什么?
只要完成啟蒙,能識字就差不多得了!
別說是孫策,孫翊都是這樣,一家子都是不太喜歡讀書的性子。
也就是孫匡身子羸弱,沒辦法只能走讀書這條路。
最大的另類就是孫權,允文允武,還主要是偏文那邊。
說起來有些諷刺,自從發現這點后,家族對孫權的培養,幾乎等同于孫策。
按照孫堅以前的說法,習武撐死就是混個將門,還是要被那些文官拿捏。
讀書最多能混到三公九卿,政治地位不是武將能比擬的。
“要說我們和許貢也沒什么過節,如今劉揚州都已經罹難,本將打算代理揚州牧一職。許貢若是識趣歸順,那么繼續讓他當吳郡太守也沒什么,若不愿意歸順,再打便是!”劉磐隨口說道。
歷史上孫策起兵很急,物資補給都很緊缺,更不確定許貢站在誰那里。
謹慎起見,由朱治突然發難趕走許貢,斷劉繇南下的通道。
可劉磐不同,兵馬眾多,糧草充足,許貢若不識趣,正面開戰便是!
“那,會稽王朗要不要寫一封信過去?”滕胄略作思量后詢問。
劉磐要代理揚州牧,那別說是吳郡,會稽郡自然也是要占領下來的。
都寫信招降許貢了,那為什么不寫一封信,連同王朗也招降了?
“不急,等拿下吳郡再寫信過去不遲!”劉磐有自己的想法。
說到底就是保一手,若許貢不識抬舉,那么到底是要打一場。
若這個時候王朗也不識抬舉,主動出兵,走富春朝著宛陵那邊打過去,那就要兵分三路對敵,顯然不太合適。
有個道理劉磐還是很清楚的:膽要大心要細,該囂張的時候囂張,該謹慎的時候謹慎。
如赤壁之戰前夕的曹操,要多囂張有多囂張,最后還不是吃了一場敗仗?
次日清晨,大軍集結。
看著前面急急忙忙列陣,陣型亂七八糟的笮融部,劉磐覺得笮融有些部將根本就是故意的。
除非他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先用血腥手段把上層軍官都滅殺,再把中下層都發展為佛徒。
否則就他那有一分錢,都用于發展佛教,花大價錢辦佛事的性格,有人會真心歸附才怪了。
“笮融,出來束手就擒,還能給你留個全尸!”孫策策馬上前,朝著敵軍陣地喊了一聲。
這次是投入劉磐麾下的首戰,劉磐也故意給他表現的機會。
“咻~”的一下,一支箭矢朝著孫策射來,卻是笮融聞言,直接拿過弓箭射了一箭過去。
雙方的距離還是有點遠,且對方彎弓搭箭的時候,孫策已經發現,還是很輕松避開。
只是覺得笮融真的卑鄙,不敢堂堂正正出戰就算了,還放箭。
“射,給我射死他!”笮融可不管,能殺死敵人的就是好手段。
一聲令下,弓弩隊不情愿的上前,朝著孫策那邊射箭。
孫策也不傻,對方喊出來的時候,他已經策馬回去。
笮融的想法已經明朗,那就沒必要繼續留在陣前,又不是故意找死。
弓弩隊仿佛沒看到,就這樣朝著空氣射了一輪,箭矢落在地上,孫策早已遠遠離開。
“你們到底是干什么?”笮融怒吼,“人家已經離開,為什么還繼續射箭?”
“將軍,是您下令射箭的!”下面的軍官回了句。
射不射得中,那不在他的考慮范圍。
說到底就是磨洋工,大家都不想為笮融效力。
主要還是笮融奪權,他們雖然職務沒有變動,可也撈不到什么油水。
就算故意討好笮融,也沒什么意義,這廝一門心思在發展佛教上。
或許能被他看重的辦法,就是剃度成為一個和尚,到時候以和尚的身份隨軍。
要說這年頭和尚沒有那么多戒律,或許不吃葷,但葷說的是味道重的東西,比如說蔥姜韭之類,并不是說肉食。
只是這髡首的樣子,實在不討喜,有悖華夏的孝道,自然不在大家的考慮范圍。
再說看現在的情況,笮融怕是很快就要敗亡,自己還是想好退路再說。
說不定還有人,想著趁亂拿下笮融邀功。
只是周圍那么多人沒動,那就誰都不敢動,生怕到時候先是自己被摁倒。
別人得了便宜另外說,自己因此還喪命了就虧大了。
不如說就是因為這種自私的心理,大家反而維持著一個微妙的平衡。
“將軍,待會率軍慢慢靠近,便走邊喊‘殺’,大局可定。”伊籍卻是看出端倪,出面獻計。
“真的假的?”劉磐有些好奇,不過卻是從諫如流,立刻吩咐下去。
大軍也不分成陣型,緩緩向前推進,士卒得到招呼,一邊走一邊高呼:“殺殺殺……”。
眼看敵軍越來越近,對方的肅殺之氣也越來越強烈,笮融這邊的士氣卻是暴跌。
本來就不想拼命,那自然更不想死,對方那么兇神惡煞的,自己跑慢了那可倒霉了!
“愣在這里干什么,放箭,放箭!”笮融眼看對方靠近,立刻訓斥。
就對方那么密集戰陣,一輪箭矢射過去,不知道要傷亡多少。
“沖鋒!”眼看雙方不到五十米,孫策帶頭發動沖鋒。
本部大軍殺到敵軍十米開外,對方的士卒終于的崩潰。
前軍的士卒“哇”的一聲,立刻丟棄手中的武器,狼狽而逃。
前軍那么一跑,立刻形成雪崩效應,幾乎整支軍隊都開始四散而跑。
“跑什么,跑什么……”笮融很不爽,也知道時間太短,沒有能裹挾好他們。
可不戰而逃也就算了,現在亂糟糟的,他在中軍反而想跑都跑不了。
話說當頭,卻是孫策殺出一條血路,來到笮融的面前。
此刻他的長槍,槍桿已經換了一條,反正槍桿隨便替換,槍頭沒問題就好。
新換上的槍桿是稠木材質,軟中帶硬,槍桿上選。
一路殺來,血流成河,轉眼殺到笮融面前。
“不要殺,我……”笮融見狀,連忙告饒,打算投降。
“將軍說了,之前不愿意投降,全尸都沒有!”孫策長槍一旋,長槍刺入笮融咽喉,然后一擰,當場身首異處。
眼看笮融身死,周圍的士卒跑得更厲害。
結果退路,卻是被祖衡率領騎兵攔住。
敵軍前后包夾而來,不想死的士卒紛紛跪地投降,此戰幾乎不費什么士卒,就已經大獲全勝。
“若每一場仗都這樣平推,那可就太爽了!”劉磐見狀調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