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玄的宴請更多是應酬,客人也往往不止是劉磐,還會請一些豫章的豪族和儒生。
自然而然的,向朗和伊籍也在被邀請的范圍。
為此還要從柴桑過去南昌,伊籍向朗也勸說過,這種級別的應酬,有條件還得參加。
也就現階段沒什么事,到了戰備時期,劉磐大概率是不會再來的。
酒過三巡飯過五味,有條件順便看點歌姬舞姬表演,然后就開始暢聊風雅頌,天下大勢。
天下大勢可以理解,風雅頌有什么好聊的劉磐不太了解,只覺得純粹是附庸風雅,賣弄學問。
直至上次宴會,諸葛玄大概看出了什么,私下跟他說了句:“賢侄可知道,這天下有這閑情風雅頌的,都是些什么人?”
劉磐恍然大悟,普通人活著已經很艱苦,寒門為了尋求出仕到處奔波,更別說一般人能接觸到多少相關的書籍。
唯獨世家豪族,才有這個家學儲備,才有這個閑情逸致。
上層人士流行風雅頌,或許不是喜歡,而是區別‘我們’和‘別人’的方法。
就如同后世的奢侈品,它們未必是必需品,但卻是上層圈子的準入證。
就這個,就能篩除掉七成以上的蒼蠅。
畢竟抱大腿這種行為,古今中外都屬于很泛濫,也很煩人的。
當然在這圈子里面,也不乏看不清這點,結果真喜歡上風雅頌,從而不務正業的白癡。
用諸葛玄的說法,這種傻子很多人都愿意幫他成為家主,然后沒多久就能瓜分他的家產。
到他們這個層次,已經沒多少土地可以購買,而且這樣效率太慢。
手段不好,對名聲也有打擊。
宴會上,就算互相聯姻的家族,都有可能背后捅刀子,更別說關系不親密的。
這些諸葛玄原本可能不用說,可他還是說了,這證明他是真把劉磐當成自己子侄來對待。
劉磐這段時間也的確和諸葛玄親近,不僅是想辦法謀劃諸葛瑾,主要還有諸葛玄的兒子。
接觸一段時間后才知道,諸葛玄的兒子就是諸葛誕,那好歹也是名將才,能收當然得收。
不僅是和諸葛玄,還和諸葛亮和諸葛均打好關系,也見過諸葛貞和諸葛淑二女幾次。
諸葛貞是大姐,溫柔善良。諸葛淑是小妹,活潑好動,俏皮可愛。
“叔父,小侄又來打擾。”劉磐來到衙門后門,在家丁的帶領下,來到偏廳這邊。
這年頭衙門前衙是辦公的地方,后面是太守的住所。
當然太守覺得破舊,自己另外買個宅子也沒什么。
諸葛玄就不想把錢浪費在這種地方,稍微修整一下房舍就住下了。
正因為前門是辦公的地方,私人宴會自然不會走前門。
后門的家眷進出的地方,于是走這里。
也是穿越到這時代,劉磐才知道‘走后門’最初是這個意思。
話說當頭,向朗和伊籍也是分別上前見禮。
作為劉磐的陪同,在他邊上的席位坐了下來。
大部分應酬,劉磐姑且還能應付,詩詞歌賦,引經據典方面,那只能靠這兩位助拳。
赴宴的面孔都差不多,比如說徐宗這個豫章名士,與孔融交好。
另外還有征士熊循,征士是學行并高,而不出仕的隱士。
這貨劉磐有些印象,主要是他兒子熊昭是孫吳尚書令,次子熊睦也是尚書。
除此之外還有豫章楊氏、吳氏、聶氏、修氏和胡氏子弟。
有些是只身赴宴,有些把孩子帶過來。
比如聶家家主,帶著自己的兒子聶友過來,這孩子今年才三歲。
劉磐對三國了解不是很通透,對孫吳的了解更不多,這些人后來是否出仕為官,不是很清楚。
只是家族若沒有被兼并,且族中子弟才學不那么差的話,出仕為官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三國中后期的人才,在劉磐看來都屬于注水嚴重的。
尤其是蜀漢和孫吳,一兩州之地的三公九卿,說難聽點也就州牧屬官的程度。
曹魏也好不到哪里去,為了壓制豪族故意提拔寒門子弟當三公。
也就是政治立場,已經超過實際能力。
于是徹底惹怒世家豪族,為司馬家的上位創造條件。
眼看賓客全部抵達,諸葛玄當即吩咐,后廚把酒菜端出。
在簡單的開場白之后,有穿得若隱若現,十五六歲的歌姬舞姬出來表演。
一曲結束,卻不急著離開,反而留在場中,把自己的身材和美麗展現給賓客們。
理論上賓客看上誰,今晚帶去留宿,甚至向諸葛玄討要。
劉磐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卻享受不來這種調調。
自己培養的還好,私車也就罷了,公車上不慣。
歌姬舞姬在場內待了大概三十秒左右,然后才告辭離開。
自此酒過三巡飯過五味,開始進入正題。
至于為什么不一開始就說,也是為了避免尷尬。
畢竟正吃著飯,突然有人問你一句,這嘴巴里面的飯菜是吃下去,吐出來還是含著都不太妥當。
菜肴被撤掉,桌面上只剩下水果和點心,當然少不得的是酒水。
時不時有人輕咳一聲,顯然在清喉嚨,醞釀一番準備裝逼。
風雅頌在他們口中出現,劉磐不太懂這個,只能詢問陪同的向朗或伊籍,當做是惡補。
唯有自己了解過的部分,才會開口說兩句,末了請對方斧正。
劉磐的態度很謙虛,這自然滿足不少人裝逼的需求,心情好,看劉磐也順眼不少。
更別說這段時間因為劉磐的政策,這里不少人都賺了不少。
“賢侄,似乎尚未婚娶?”熊循捋須,想了想詢問。
世家的交情,聯姻是最重要的一環,劉磐尚未婚娶,再加上他的地位放在那里,又是漢室宗親,倒是不錯的聯姻人選。
要說這幾年,別說是豫章這邊的豪族,南郡和江夏,甚至南陽都有不少豪族希望能聯姻。
問題劉表覺得,以自己的地位,自己的侄子也應該找真正的世家聯姻。
這些地方的豪族,能給劉磐的幫助并不大。
偏偏上面的世家,又看不上劉磐這旁系,于是就拖了兩年多。
“伯父安排幾個對象,只是到底要不要結親,還在猶豫。”劉磐回道。
劉表的確給他物色幾個聯姻對象,不出所料扣除蔡氏,其他幾個對象都不會很順利。
黃月英另外說,不過那可是荊州聞名的大丑女,再說黃月英的母親,還是蔡瑁的姐姐。
到時候就不是單獨面對蔡氏,還要外加一個江夏黃氏。
對于諸葛家這樣在荊州沒有根基的家族來說,黃月英是不錯的良配。
可對于劉磐來說,卻絕對不是最好的選擇,甚至有些糟糕。
“說起來,景升前兩天來信,詢問過這事。”諸葛玄似乎意識到什么,“說伯堅是否在豫章看上了誰,若是這樣,請我幫忙保媒。到底是老大不小,也該準備婚事了。”
劉表顯然也不希望劉磐與蔡氏聯姻,不僅這樣會讓劉氏被蔡氏進一步控制,對劉表來說也有威脅。
畢竟蔡氏可以隨時扶持劉磐,取代劉表的地位。
失敗者這邊,那自然不會有什么好下場,說不定什么時候就病死了。
諸葛玄那么一說,周圍一圈的家主立刻來了興致,開始盤算著,自家有那個子侄年紀相仿的。
“這……”劉磐真就沒想到,劉表居然會催婚。
一時間沒聽出劉表的潛臺詞,只覺得心煩意亂,拿起酒杯一飲而盡。
急沖沖的說道:“之前偶然見過諸葛女弟,或許是一見鐘情,至今未能忘記,還望叔父成全!”
如果說荊州誰值得聯姻,劉磐覺得就是諸葛家,尤其如今需要諸葛玄幫襯的情況下。
“這……”諸葛玄卻是有些懵,怎么就把諸葛家給扯進去了?
略作權衡,卻覺得這樣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