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勞山道士

邑有王生[1],行七[2],故家子[3]。少慕道[4],聞勞山多仙人[5],負笈往游。登一頂,有觀宇[6],甚幽。一道士坐蒲團上[7],素發垂領,而神觀爽邁[8]。叩而與語,理甚玄妙[9]。請師之,道士曰:“恐嬌情不能作苦。”答言:“能之。”其門人甚眾,薄暮畢集。王俱與稽首[10],遂留觀中。

凌晨,道士呼王去,授以斧,使隨眾采樵。王謹受教。過月馀,手足重繭[11],不堪其苦,陰有歸志。一夕歸,見二人與師共酌,日已暮,尚無燈燭。師乃剪紙如鏡,粘壁間。俄頃月明輝室,光鑒毫芒[12]。諸門人環聽奔走。一客曰:“良宵勝樂,不可不同。”乃于案上取壺酒,分賚諸徒[13],且囑盡醉。王自思:七八人,壺酒何能遍給?遂各覓盎盂[14],競飲先釂[15],惟恐樽盡[16];而往復挹注[17],竟不少減。心奇之。俄一客曰:“蒙賜月明之照,乃爾寂飲[18],何不呼嫦娥來[19]?”乃以箸擲月中。見一美人,自光中出。初不盈尺,至地遂與人等。纖腰秀項,翩翩作“霓裳舞”[20]。已而歌曰:“仙仙乎,而還乎,而幽我于廣寒乎[21]!”其聲清越,烈如簫管[22]。歌畢,盤旋而起,躍登幾上,驚顧之間,已復為箸。三人大笑。又一客曰:“今宵最樂,然不勝酒力矣。其餞我于月宮可乎?”三人移席,漸入月中。眾視三人,坐月中飲,須眉畢見,如影之在鏡中。移時,月漸暗;門人然燭來[23],則道士獨坐而客杳矣。幾上肴核尚存[24]。壁上月,紙圓如鏡而已。道士問眾:“飲足乎?”曰:“足矣。”“足宜早寢,勿誤樵蘇[25]。”眾諾而退。王竊欣慕,歸念遂息。

又一月,苦不可忍,而道士并不傳教一術。心不能待,辭曰:“弟子數百里受業仙師,縱不能得長生術,或小有傳習,亦可慰求教之心;今閱兩三月,不過早樵而暮歸。弟子在家,未諳此苦。”道士笑曰:“吾固謂不能作苦,今果然。明早當遣汝行。”王曰:“弟子操作多日,師略授小技,此來為不負也。”道士問:“何術之求?”王曰:“每見師行處,墻壁所不能隔,但得此法足矣。”道士笑而允之。乃傳一訣[26],令自咒畢,呼曰:“入之!”王面墻,不敢入。又曰:“試入之。”王果從容入,及墻而阻。道士曰:“俯首驟入,勿逡巡!”王果去墻數步,奔而入;及墻,虛若無物;回視,果在墻外矣。大喜,入謝。道士曰:“歸宜潔持[27],否則不驗。”遂助資斧,遣之歸。

抵家,自詡遇仙,堅壁所不能阻。妻不信。王效其作為,去墻數尺,奔而入,頭觸硬壁,驀然而踣。妻扶視之,額上墳起[28],如巨卵焉。妻揶揄之[29]。王慚忿,罵老道士之無良而已。

異史氏曰:“聞此事,未有不大笑者;而不知世之為王生者,正復不少。今有傖父[30],喜疢毒而畏藥石[31],遂有舐吮癰痔者[32],進宣威逞暴之術,以迎其旨,詒之曰:‘執此術也以往,可以橫行而無礙。’初試未嘗不小效,遂謂天下之大,舉可以如是行矣,勢不至觸硬壁而顛蹶不止也。”


[1] 邑:本邑,即本縣。

[2] 行七:兄弟排行第七。古代凡同祖兄弟,即叔兄弟以年齡大小排行。

[3] 故家子:世家大族之子。

[4] 道:指道教。道教,中國本土宗教,源于古代巫術和秦漢時的神仙方術。東漢張道陵倡導五斗米道,奉老子為教主,逐漸形成道教。道教宣揚神仙法術,道教的宗教儀式有齋醮、祈禱、誦經、禮懺等。

[5] 勞山:即今嶗山,也稱牢山,在今青島市東北部,南濱黃海,東臨嶗山灣,景色秀美,為我國道教勝地之一,至今仍有上清宮、白云洞等名勝古跡。

[6] 觀(ɡuàn)宇:道教廟宇。

[7] 蒲團:宗教用物。蒲草編結的圓草墊,僧、道士盤坐或跪拜時墊用。

[8] “素發”二句:白發垂至脖頸,而神態清朗超俗。素,白色。觀,容貌、儀態。爽,清爽明朗。邁,高超不俗。

[9] 玄妙:幽深微妙。《老子》:“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10] 稽(qǐ)首:古代叩頭至地的一種禮節,也指頭至腰下拜。僧、道見面或告別,舉右手與頭齊,躬身施禮,也稱稽首。

[11] 手足重(chónɡ)繭:手腳都磨出了老繭。重繭,一層層摩擦而生成的硬皮。

[12] 光鑒毫芒:月光明澈,細微之物都能照見。毫,獸類秋后生出御冬的細毛;芒,谷類外殼上的針狀刺須,如麥芒。毫、芒,比喻極其微細。

[13] 分賚(lài):分發賞賜。賚,賞賜。

[14] 盎盂:盛湯水的容器。盎,大腹而斂口;盂,寬口而斂底。

[15] 競飲先釂(jiào):爭先干杯。釂,飲盡杯中酒。

[16] 樽:本作“尊”,也作“罇”。盛酒器,猶今之酒壺。

[17] 往復挹(yì)注:指眾人傳來傳去地倒酒。挹注,語出《詩經·大雅·泂酌》,本指從大盛器倒入小盛器,這里指從酒壺倒入酒杯。

[18] 乃爾寂飲:如此寂寞地喝酒。乃爾,如此。

[19] 嫦娥:本作“姮娥”。神話傳說中的月神。據說為后羿之妻,“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姮娥竊之以奔月宮”。見《淮南子·覽冥訓》。

[20] “霓裳舞”:即“霓裳羽衣舞”。唐代天寶年間(742—755)宮廷盛行的一種舞蹈。據《樂苑》載,西涼節度使楊敬述獻西域《婆羅門曲》,經唐玄宗改制而名《霓裳羽衣曲》。而《唐逸史》則據傳說說唐玄宗曾夜游月宮,見“仙女數百,皆素練裳衣,舞于廣庭。問其曲,曰《霓裳羽衣曲》”。詳見《樂府詩集·舞曲歌辭五·霓裳辭》題解。

[21] “已而”四句:已而,然后。仙仙,起舞的樣子。語出《詩經·小雅·賓之初筵》。還,歸。幽,禁閉。廣寒,月宮名。歌辭大意是:我翩翩起舞啊,著實是回到人間了嗎,還是仍被幽禁在月宮呢!這里是說景象迷離倘怳,這位嫦娥分辨不清剪貼在壁上的月亮是人間虛設還是天上實有,故有此歌。

[22] 烈如簫管:像簫管一樣嘹亮清脆。簫管,管樂器的統稱。

[23] 然:通“燃”。

[24] 肴核:菜肴果品。

[25] 樵蘇:砍柴割草。

[26] 訣:指施行法術的口訣。下文“咒”,即誦念口訣,俗謂念咒。

[27] 潔持:潔以持之,即以純潔的心地保有其道術。

[28] 墳起:高起,形容腫塊隆起。

[29] 揶揄(yéyú):譏笑嘲弄。

[30] 傖(cānɡ)父:鄙賤匹夫。古時譏諷罵人的話。

[31] 喜疢(chèn)毒而畏藥石:喜好傷身的疾病,而害怕治病的藥石。喻指喜歡阿諛奉承而害怕直言忠告。疢毒,疾病,災患。藥石,治病的藥物和砭石。砭石,遠古把石塊磨制成尖石或石片,用來治療癰疽,除膿血。后以金屬制作,即今中醫針灸所用之針。所以針灸也稱砭灸。《左傳·襄公十三年》:“臧孫曰:‘季孫之愛我,疾疢也;孟孫之惡我,藥石也。美疢不如藥石。夫石猶生我,疢之美,其毒滋多。’”

[32] 舐(shì)吮癰痔:一般作“吸癰舐痔”。吸癰膿,舔痔瘡。喻指無恥的阿諛逢迎。《莊子·列御寇》:“秦王有病,召醫,破癰潰痤者得車一乘,舐痔者得車五乘,所治愈下,得車愈多。”《史記·佞幸列傳》載佞臣鄧通為文帝吮吸癰血之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包头市| 台中市| 东城区| 马关县| 开江县| 靖远县| 京山县| 屏边| 龙南县| 雷州市| 都兰县| 张家口市| 桦甸市| 泾源县| 安庆市| 聊城市| 上虞市| 额济纳旗| 石林| 嘉荫县| 九龙城区| 平塘县| 醴陵市| 绍兴县| 宜良县| 沈丘县| 乌拉特后旗| 札达县| 衢州市| 盐池县| 黄大仙区| 定襄县| 厦门市| 隆昌县| 剑河县| 易门县| 梅州市| 凤冈县| 昌吉市| 搜索| 太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