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區別對待鄭康成
- 三國:諸葛四友一個都不能少
- 鐵i豬啊
- 2246字
- 2024-01-08 09:58:00
還是熟悉的高密縣那熟悉的小院,與往日不同的是今天沒有聽課的學生,他和鄭玄的相遇也不在院子里席地而坐,而是來到了后院內堂,對于這一次的會面,鄭玄表現出來的是前所未有的鄭重。
當然這種鄭重并不針對他,而是針對同行的蔡琰,或者說針對蔡琰隨車攜帶的幾捆書卷。
“伯喈收集的孤本……想來洛陽太學破滅之后,如此書冊天下難尋了。”
“先父曾在東觀校書,修復注解殘本孤本數百卷,家中藏書萬卷,半數贈與師弟王粲,半數留在家中,可惜被李傕作亂毀去書卷四千卷有余。”
“一群蠻夷,作賤先賢圣學,唉,倒是可惜了那無數孤本殘卷,若是得知或可窺見古經一角。”
鄭玄聽聞數千卷藏書被毀不由得悲從中來,那種藏書數量可是年少貧寒的自己游學千里才能所見之物。
半數書卷留給王粲,崔鈞倒是對此事有些印象,王粲乃是“建安七子”,不過現在還只是一個十五歲的書生。
王粲少有才名,但剛入洛陽太學便遇上了董卓西遷之事,剛剛想要拜在蔡邕門下的他只能被裹挾前往長安,也是在長安的半年時間里,其才名讓蔡邕驚異,南下避禍之前以家中半數藏書相托。
對這位“七子之冠冕”的小師弟,崔鈞說不好奇是不可能的,但現在的他還是太稚嫩了些,荊州也不是如今的自己能輕易踏足之地。
“晚輩恰好記著一些古卷,鄭公手中所持之卷便是琰心中所記,煩請政公校對。”
“好說,好說!”鄭玄哈哈一笑,“這些孤本都是難求之物,校對孤本古經也是我的福分!”
“晚輩多謝鄭公,另有修史之時有些不明之處,還望鄭公解惑。”
“自從伯喈過世,原以為漢史斷絕,如今看來倒是后繼有人。”
鄭玄展開蔡琰帶來的書卷,以朱砂筆標注出來的晦澀古經都由鄭玄一一解釋,天下不知多少人想要此等機會而不得。
注解古經無疑是枯燥且困難的,竹簡也限制了注解空間,所以包括鄭玄在內的經學家注解往往以求精煉,精簡到傳播之間往往有人曲解,以一人之言曲解出兩種意思更是互相攻伐,最后往往誰也說不過誰,只留下文學史上的一樁樁懸案。
淡淡茶香飄進內堂,崔鈞端著泡好的兩碗茶來到鄭玄面前,沒想到和自己妹妹一同到來后,他竟然成了那個端茶遞水的小廝。
可這兩人一個是自家妹子,一個是幫自己解決了燃眉之急的大儒,自己是真得罪不起啊。
自從鄭玄松口,來到青州各郡縣府衙自薦為官吏的士子多達三四十人,有了他們救急才讓青州的政務運轉不至于崩潰。
在高密跟隨鄭玄學習之人不下兩百,曾經鄭玄游學的幾十年里教授過的學生更是上千,鄭玄自身便是一個人才吸引機器,真正論起來不比潁川書院、荊州書院差。
“康成公,試試小子的茶水,如何?”
那股茶草的清香早就吸引了鄭玄的注意,他本身就很喜歡草木,尤其是以車前草為佳,甚至民間已經有了將“車前草”改稱為“鄭君草”的行為。
那幾片綠葉在微綠的水中翻騰,一沉一浮之間散發著淡淡清香,鄭玄端起茶碗,先將水面的茶葉輕輕吹開,隨后淺嘗了崔鈞的“特調”。
“有點意思……”鄭玄似有回味的點點頭,“你這是茶葉?新的煮茶方式?”
“沒錯,我以新法炒制茶葉,將原本的茶香完全激發,乃是純純粹粹的‘茶’。”
“有點意思,這新茶有什么說法?”
崔鈞看著杯中流轉的茶水,對著那上下漂浮的茶葉若有所思。
“鄭公說笑了,一山之形,橫看成嶺,側看成峰,一人之心,善者觀其善,惡者觀其惡,千人看千面,人人有不同,又豈是鈞能看透的?”
“千人千面……好!”鄭玄放下了茶碗,隨后轉頭直視崔鈞,“我聽聞你詭計多端、算計頗深,要不看看老家伙我在想什么?”
“怎么能是詭計多端呢?我那叫玲瓏心思!既然長者所問,鈞便不再推辭。”
崔鈞知曉鄭玄在與自己說笑,自己這么光明偉岸的形象怎么會和詭計多端扯上關系。
“請試言之。”
“這碗茶,晨間拿給蔡小妹時,小妹品其味,感受乃是微苦回甘,有君子風雅之氣。”崔鈞頓了頓,“我觀康成公目光盡在茶葉之上,應當是感受其‘沉’與‘浮’之意。”
“有點意思,詳細說說。”
看著鄭玄并不表態,崔鈞只能繼續開口,
“茶葉沉浮宛若太極陰陽,又像人生起落,說穿了人對物不過兩種姿態,一是拿起、二是放下。‘沉’是得之坦然,‘浮’是失之淡然,康成公不就是拿得起放得下么?既能為求學游北境、關東、關西,前后拜師三次,求學之心有目共睹;但同時先生又終身不仕,無論召見自己的是宦官還是外戚抑或是天子,這份淡然令人傾佩。”
“好,好一個沉浮,好一個茶水,不過你自己的呢?老頭子我雖然已六十有五,但還算耳聰目明,這茶水之間,卻是嗅到了三分功利。”
“鄭公明察,鈞此來確實想讓這茶水遍歷大漢十三州,收天下之財于青州,說功利也好,說銅臭也罷。”
“君子之飲,沾了銅臭氣息,倒是不知幸運還是不幸……”
淡雅的茶水,鄭玄還是不愿看作它們單純地化作牟利工具。
“鄭公,您不是青州屬官,不明白青州有多大的糧食虧空。如今北海諸縣糧庫只夠過冬,樂安、平原府庫之糧全部被送上戰場,齊國黃巾遍布,糧食只有在黃巾大營里才有。百姓家中之糧實在是難以為繼……”
“我明白,所以這份功利,這份銅臭,也算我一份。”鄭玄擺了擺手,示意崔鈞無需言語,隨后再飲一杯茶水,“說說吧,你想怎么做?”
“清茶、細鹽乃是兩大斂財之路,茶水這邊需要鄭公幫忙打進名儒圈子,最好能以茶作賦。然后再將兩樣東西呈送天子,借天子之名足以引起各路諸侯注意,鈞保證今年的交易只以糧食來換,各郡縣盡全力保證糧食供應!”
“好……好啊,我這一生只治學于經典,少有回報于鄉土,這篇賦,我做了,你再分點茶葉與我,我找幾個老東西送送,雖然交情不深,但好歹算是有些薄名。”
“多謝鄭公,這一罐茶葉便留給鄭公,若是糧食交易真的做成,青州百姓必感恩先生所為!”
“我之所為,豈是為了名聲?你放心去做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