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幕僚總領審正南
- 三國:諸葛四友一個都不能少
- 鐵i豬啊
- 2194字
- 2023-12-12 16:42:00
“傳令高覽,貶為校尉,騎兵統領權交予鞠義,前往廣宗下田務農去!”
袁紹陰沉著臉說出了對于高覽的決議,這一言讓沮授田豐之輩側目,在他們的預計里,自家主公可能開口就要高覽的項上人頭。
或許是連番受挫讓主公重新清醒,或許之前主公的昏招頻出只是一種假象。
“如今南北兩線作戰皆受挫,諸卿以為我等當如何補救?”
再度沉默了許久之后,袁紹才緩緩開口,這一次他不再暴怒,平淡的語氣讓大廳之內的無數壓抑氛圍完全消失。
只要袁紹不開口閉口都是拖出去砍了,那么這些臣屬還是很愿意為其服務的。
“主公,依我看來,無論是北面的公孫瓚還是南面田楷劉備之流皆不足為懼。”沒有了壓力的郭圖率先開口,“我等只需回軍靜待秋收,來年府庫殷實便可一戰而稱霸河北,天下諸侯再難尋敵手!”
“公則之言甚是,幽州自古便是苦寒之地,況且州牧乃是宗正劉公而非公孫瓚,至于青州,黃巾余部尚未除去,千里荒野又能有多少存糧。是以我等只需以逸待勞,以靜制動,便能穩操勝券!”
郭圖身后,許攸緊跟著出列開口,沒有了主公帶來的壓力,下面的文臣才敢各抒己見,仿佛在袁紹暴怒之時見風使舵閉口不言的人不是他們一般。
有了郭圖、許攸的諫言,一時之間逢紀、辛評等人紛紛開口,皆是勸諫袁紹維穩當下的局面,畢竟冀州的糧食產量就是遠高于幽州,同樣高于還處在黃巾紛亂之下的青州。
只需要安穩發育就能穩操勝券,誰人又愿意兵行險招呢?
“友若以為如何?”
文臣陣營中,多位謀者皆出列諫言,而還處在原位的人就有些突出了,袁紹看著心中似乎有不同想法的寥寥幾人,開始點名。
“主公,在下正思索,如今形勢,若是用兵,該如何利益最大化。”
荀諶拱手開口,他是潁川荀氏的英杰之才,之前更是勸說冀州牧韓馥讓位于袁紹,因此頗得袁紹器重。
亂世之中,荀氏已經開始分頭投資,荀彧正在兗州曹操麾下,而他已經做了袁紹的幕僚。還有一個侄子荀攸,之前請求擔任蜀郡太守而未得天子批復,正停駐在荊州,打算看看荊益之間可有雄主,若是遍尋雄主不得,再回到北方按照自我意愿投效某位諸侯。
“我冀州之地,雖然不比南陽壽春一般民殷國富,但戰亂已過,人口、糧食、軍械耗材皆遠超公孫瓚與田楷劉備之流……眾人都勸我休養生息,為何友若勸我再起刀兵啊?”
平日里袁紹最煩別人提到袁術占據的南陽與壽春一帶,但現在竟然自己類比袁術而不發怒,似乎平日里的英武之象完全回來了,荀諶也在思考片刻之后繼續開口:
“主公,休養生息確實是良策,我等冀州之地論農耕發展遠勝幽州,但我等的長處始終被追趕,若是出少量之兵,襲擾青州,則可讓田楷等輩陷入無糧之境地!”
“那為何,不去襲擾公孫瓚呢?”
“公孫瓚已經退回幽州,而幽州牧乃是宗正劉虞伯安公,我等與公孫瓚大戰,伯安公皆心向我等,若是出兵襲擾幽州,恐失了伯安公之心。”
“言之有理,伯安公其人,我也甚是欽佩,自然不能與其交惡。”
袁紹點點頭,宗正劉虞乃是宗親之中極具人望之輩,董卓亂政時袁紹曾想要擁戴其為天子,只可惜被拒絕。
到底是真心認可劉虞稱天子,還是想要借助劉虞稱天子自己可以做擁立之臣,這些事情就只有袁紹本人知道了。
“主公,授有一言。”原本同樣站在位置上不動的沮授出言,“友若之言實乃良策,依授看來可以遣一偏將領兵與田楷劉備對抗,只選步卒遠遠對峙,收糧與青州之地,也無需州牧府調撥。”
“主公,同樣可遣一將軍前往并州,從原本崔州平的西河郡向外招降其他縣城,或許無需大軍攻打便可擁有并州之地。”
“卿等之言皆是良策,有各位相助何愁大業不成?”袁紹臉上滿是笑意,似乎之前的壓抑是袁術家的朝堂一樣。
“主公,末將愿領兵前往青州,誓要踏平田楷與劉備之流!”
商議已畢,武將行列之中鞠義率先出列請戰,自從他在界橋大敗公孫瓚,儼然已經成了袁紹帳下第一大將,這種立功的機會自然也是最為爭先之人。
可面對著他的請戰,袁紹似乎并沒有太多表示,而是在等待著其他人的回應。
“主公,末將也愿出戰,只需萬人便能取劉備、田楷之人頭,獻于帳下!”
顏良文丑,兩位袁紹愛將隨之請戰,他們二人出場似乎點亮了一個信號,堂內有資格參與議事的武將全部請戰。
聞戰則喜,這是一名良將需要具備的素質,可下方所有武將的請戰同樣沒有讓袁紹臉上出現太多驚喜、欣慰的表情。
大廳之上再次安靜,武將們不知道主公心里在想什么,或者現在,就連文臣也在不斷思索自家主公到底想要做什么。
“正南乃是我之心腹良謀,對于何人出戰可有定計?”
審配聞言出列,在袁紹一眾謀臣之中他的身份與沮授一般,都有些特殊。
沮授為監軍,統籌軍事,而審配為治中別駕,總領幕僚,可以說審配在出謀劃策方面,是袁紹的絕地心腹。
“如今儁乂將軍正領兵對戰田楷,臨陣換將難以服眾,不若以大公子為監軍,免去高覽將軍罪責令其助戰。至于并州……主公之甥元才可擔此大任。”
“此言深得吾心,正南真乃大才!”
聽聞審配之言,袁紹終于喜笑顏開,在場的文武也明白了,反正不會有大戰,到手的功勞不如送給自家人。
準確來說明白的恐怕只有文臣與部分武將能明白,無法理解袁紹深意的武將皆是對殿前的審配怒目而視。
自家人拿了好處,怒火由別人承擔,清醒過來的袁紹又在眾人面前展示了什么是御下之道。
“主公,配以為可以傳書與兗州曹孟德,令其前往青州夾擊田楷劉備,或可速勝,最后曹孟德必不敢與主公爭青州。”
審配心里宛如明鏡,他當然知道自己要去面對多位武將異樣的目光,但還是對著袁紹將計策補全,或許這也是袁紹那么信任審配的原因。
至于之后的麻煩事情……他也相信主公會為自己抹平諸將領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