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發現人才
- 都穿越了,必須養成女帝!
- 山江往左
- 2096字
- 2024-01-13 12:00:00
但是劉賢天然不會拒絕趙致的要求。
“這樣好了,我命人在大帳之中,安裝一個屏風,到時候,你就躲在屏幕后面去了。”
“千萬不要讓眾將發現你的存在。”
“這樣也可以,本王勉強接受了。”
說著趙致傲然轉身,帶起了一陣撲面的香風。
果然和軍需官預料的差不多,在改用了小斗之后,引起了將士們的不滿。
劉賢假裝充耳不聞。
為了拖延時間,特意假意,說是偵查敵情,帶著自己的親衛,一同出城勘察地形。
故意讓將領們和士兵們找不到他。
而平時的日常訓練,則由自己的頭號大將武黑來代替。
反正,武黑非常的忠心,劉賢下達的命令,他都會不折不扣的完成。
當人劉賢偵查敵情,以及勘察地形也不完全是騙人的。
這跟劉賢計劃當中,贏下這一次的戰役,有著至關重要的關聯。
確實,現在趙軍的情況非常的不好,糧食就快要吃完了,而此時趙國也無法和其他的國家要求支援。
在此前趙王的一系列操作,引起了其他國家的反感。
所以,趙軍其實也是被逼到了懸崖邊上。
但另一方面,秦軍也并不好受。
秦王為了打這一仗,最后連秦國未成年的少年,都派上了陣。
事實上,長平之戰,趙國和秦國都是輸家,贏了的人是楚國。
而現在,劉賢要把趙國也變成贏家。
任務可以說是非常的艱巨了。
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就和地形有關。
劉賢和趙致策馬奔騰。
身后,跟著保護他們的親衛兵。
還有兩個廉頗手下的將軍。
其中一個叫司馬尚的,是武黑特別推薦的。
武黑說這個人很有才能,尤其是軍事方面,可以委以重任。
所以,今天劉賢就把司馬尚給叫過來了,順便考察一下,看看對方是否像武黑說的那么神奇。
畢竟,趙國有才能的將領,就那幾個,數都數的過來的。
廉頗以及李牧,在往上數,就屬于是趙括的父親趙奢,還有平原君。
其他的人,也沒聽說過什么有才能的。
所以劉賢也想試一試。
當然,劉賢的試一試,其實是繼續叫過來看一下人物卡。
【姓名:司馬尚】
【銀卡。】
【技能;騎射三級,堅固二級,鎮定二級、奔襲三級,看破一級,輔佐三級。】
劉賢一看就知道撿到寶了!
雖然是一張銀卡,但是他的這些技能,還是挺強的,而且,還是一個非常厲害的副將。
廉頗有這種人當手下,都打不過秦軍?
實在是讓劉賢頗為想不到。
劉賢著重的考察了一下地形。
雖然長平之戰,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次戰役。
但劉賢基本上也不記得了,具體的作戰過程。
他只知道趙軍出擊之后,秦軍是故意假裝被打敗,然后把趙軍引入到包圍圈。
白起用一支將近3萬人的部隊,抄了趙軍的后路,并且命令一支騎兵部隊,從中間把趙軍分割為兩個部分。
然后,斷絕糧道,最后,又在水源里邊下毒。
趙軍在趙括的率領之下,堅持了46天,趙括也在突圍當中,被亂箭射死,剩下的趙軍投降了,然后被白起坑殺。
劉賢最重要,要看的就是秦軍的那一只抄后路的軍隊,到底從哪里來。
還有那一支幾千人的騎兵部隊,可能是從哪個方向,切入進來的。
劉賢騎著馬,帶著眾人來到了高高的山崗上。
劉賢用馬鞭一指.
“司馬尚,本將考考你,如果我軍出戰,秦軍戰敗把我軍引到這個地方,想要切斷我軍的退路,應該從哪里包抄過來?”
司馬尚聽了之后,眾馬上前仔細地觀察了一下周圍的地形。
“應該是在唐王山和谷口這一條線,包抄我軍后路,這才能阻止大軍撤退,并且順勢斷掉糧道。”
“至于騎兵切入的地方,應該是在西王山一帶,那里地勢比較平緩,方便騎兵沖擊,和快速穿插。”
“假定這就是之后,我們作戰的所有過程,秦軍也會按照剛剛你推測的路線進軍。”
“我們在提前得知這樣的情報的情況下,如何將計就計,吃掉秦軍用來斷后的三萬人,再把那支五千人的騎兵全殲呢?”
司馬尚聽了劉賢的話之后,臉上浮現出了奇怪的神色。
“大將軍為何假設兵力?”
“你就按照我剛剛假設的兵力來進行布置,就是要考考你們,如果確實有才,本將也會不吝嗇提拔于你。”
“多謝大將軍,那么我們應該埋伏一支奇兵在大糧山,等到秦軍的斷后兵力,到來之后,立刻突然殺出。”
“對方既然有3萬人,那么我們至少應該有8萬人,才能夠一舉將他們擊潰。”
“不過,在這個地方,無法埋伏8萬人,還不讓秦軍的探馬發現。”
“那么應該怎么辦呢?”
此時的司馬尚,爆發出了強烈的自信。
“如果是一般人去的話,必須得8萬人才能做得到,而大將軍派我前往,我只需要三萬人即可,但需要由我親自挑選。”
劉賢一聽,這小子還真的有點牛逼哄哄的,看年紀也就20多歲。
不過,想到霍去病封狼居續的時候,也只不過才只有17歲。
這種事情,還是講究天分的,就好像李廣混了一輩子,想封候都封不到。
當時,他兒子年紀輕輕的,就已經封候了。
能力就是關鍵!
只是,劉賢缺乏那個魄力。
如果是李牧說這種話,劉賢二話不說就會同意他的方案。
但是這個司馬尚,劉賢從來沒聽說過。
“我看這個人可以。”
此時,趙致插嘴說道。
劉賢眨了眨眼睛,韓王殿下,你就不要添亂了,你那個水平,還不如我呢!
“人多就容易被發現,倒不如兵行險招,試一試,否則的話,我軍再繼續僵持下去,恐怕也要彈盡糧絕了。”
這倒也是,劉賢想了想,覺得趙致說得也是挺有道理的。
可能這就是當局者,旁觀者清吧!
畢竟,劉賢是熟知歷史的,所以,不像他們可以隨心所欲。
當見到了一個自己不熟悉名字的人,劉賢就會下意識覺得對方無法完成如此艱巨的任務。
不過,想想也很正常。
在歷史長河當中,能夠留下自己的名字和事跡的,也只有那些最頂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