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大裁軍
- 都穿越了,必須養成女帝!
- 山江往左
- 2074字
- 2024-01-12 12:00:00
得益于游戲第一個周目的時候,劉賢幫助趙致治理韓國,得到了相當多的政務的經驗。
工匠很快就把算盤,給制造出來了。
劉賢開始算賬。
本來,在長平有30萬趙軍。
現在,劉賢來到了長平,接替了廉頗的位置,之后,他也是帶了十幾萬生力軍的。
其中,有不少的校尉,也都是劉賢的心腹。
因此,劉賢才能夠壓得住場子。
在廉頗的率領之下,雖然堅壁清野,擋住了秦軍,但是也損兵折將,并且,士兵每天都多有逃亡。
劉賢讓自己的心腹手下,幫著一起進行統計。
雙方都是幾十萬人。
這規模,別說是戰國時期了,就算放眼兩千多年的歷史,也很少有這種規模的戰役。
劉賢之前就有一些疑問,屁大點的地方,能容納上百萬人在這里作戰嗎?
動不動幾十萬。
三國的時候,季漢全國,也才十萬兵力。
季漢地盤,比趙國可大多了。
就算是魏國,也只有三十萬的兵力。
趙國是怎么擠出四十五萬人,和秦軍的六十萬決戰的?
經過劉賢的統計之后,他才發現,說是45萬人。
其實,其中的戰兵,只有二十萬人,其他的全部都是民夫。
只能說戰國時期,將領們的指揮水平還很水。
兵法有云,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
意思就是,有十倍于敵人的兵力,那就把敵人圍起來打,如果有五倍于敵人的兵力,那就直接沖上去打。
如果只有一倍的兵力,那就得把敵人給分開,然后再收拾它。
如果兵力和敵人差不多,就得想到妥善的辦法來擊敗對手。
如果兵力沒有對手那么多,就要學會暫時的退卻和忍讓,以免吃虧。
如果兵力遠遠的不如對手,就得躲得遠遠地,避開對方的鋒芒。
目前秦國和趙國的兵力對比是40萬對45萬。
大家實力相當,所以白起才會想辦法把趙括給騙出來,然后斷絕糧草和水源,才能夠擊敗趙括。
而此時劉賢想的事情又不一樣。
自古以來,兵法都講究,兵多非益。
幾十萬人,那得多難統率啊!
長平又不是在平原上,四圍多山,壓根用不了那么多人。
也不知道廉頗和趙國是怎么想的,弄這么多的人。
統計完之后,劉賢發現,現存的糧草足夠45萬人再吃一個半月。
確實也是頂不住了,難以為繼。
但是如果只有20萬人,那豈不是能吃三個月了?
想到這里,劉賢的思路也是逐漸清晰。
“傳我將令,各營中老弱病殘,全部酌情發放糧食,讓他們回鄉。”
“父子同軍和兄弟同軍者,只留其一。”
“將軍,三思啊,秦軍勢大……”
“我意已決,勿復多言。”
本來就有很多的逃兵,劉賢也根本不想留那些,心思不在戰場上的兵,就好像抗日戰爭時期抓壯丁一樣。
你說這種抓過來的壯丁,他沒有什么戰斗力,完全就是湊人數的,號稱50萬,有個屁用啊?
倒不如直接走精兵路線。
此時沒有職業士兵。
滿打滿算,也只有昔日魏國龐涓練出來的魏武卒,算是職業士兵。
其他國家的士兵,哪怕強如趙國和秦國,也全部都是放下了鋤頭的農民。
只不過,兩國民風尚武,而秦國又是以軍功封爵的制度,才使得兩國的農民比較能打。
但是,農民畢竟還是農民啊!
劉賢只想要職業士兵。
民夫,不想搞那么多。
10萬人的業余團隊,也未必比專業團隊5000人,干得快,干得多。
就像馬斯克收購了推特之后,把其中70%的員工,都炒了魷魚,結果,推特還是能夠照常運營,沒有任何的影響。
可想而知,其中的南郭先生,濫竽充數的有多少?
全部都在裝模作樣的假裝上班。
劉賢當然非常清楚,趙國的這45萬當中有多少人,基本上沒什么太高的戰斗力的。
還不如讓他們帶上比較少的糧食,只要能夠勉強讓他們走回家就行了。
這樣可以節省大量的糧食,大量的資源。
也不至于趙國失敗了之后,導致男丁稀薄,國力大減。
這一些人打仗不行,生孩子,種田還是可以的。
劉賢心想,就算有人密報到邯鄲,說自己來到了長平之后,沒準備打仗。
一來就開始裁軍,說不定趙王又會把自己換了。
但是,就算是被趙王再次換掉,那也比沖出去,進入秦軍的包圍圈強吧!
第一批,裁軍八萬。
劉賢手下的士兵。只剩下了37萬。
第二批,劉賢要從中選出,身體強壯,敢打敢沖,老實忠厚,聽從命令的。
只選十萬人!
這就是劉賢最重要的戰力了!
原本每國的士兵,都是十天一練。
但劉賢打算花一個月的時間,給他們好好的練一下。
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誤砍柴工。
后世軍隊里邊,新兵在新兵連,也不過是兩、三個月的時間,基本上,可以成為初步合格的士兵。
一個月的時間,雖然不長,但也可以大幅度提高趙軍的戰斗力。
比那一些剛剛放下鋤頭就上陣,打仗的要強得多。
其中,挑選最為勇猛,最為強悍的,編為特種作戰部隊,享受劉賢貼身指導地獄魔鬼訓練。
眾將也是給劉賢搞的暈頭轉向。
都說廉頗害怕,秦軍不敢出戰。
這位大爺過來以后更好了。
不但不出戰,反而是先裁軍,然后開始練兵,心真大啊。
但是趙括現在圣眷正隆,趙王也不可能在短短的不到十天的時間內,就再一次走馬換將。
所以,趙括現在可以為所欲為。
37萬人,還是有點兒多!
劉賢的理想目標是把這個數字,降到25萬左右。
長平以及周邊,守城,修墻,也用不了27萬的民夫啊。
于是,劉賢再次進行裁軍。
民夫當中,擁有一技之能的優先留下,那些只有力氣,其他的都不會的,只留五萬人。
經過劉賢這么一搞,總算是把人數降到了30萬以下。
仍然有28萬多人。
然后,劉賢進行練兵。
選出了十三萬戰兵,經過三天的訓練,篩選出了其中比較符合劉賢要求的9萬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