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貴人相助
- 都穿越了,必須養成女帝!
- 山江往左
- 2110字
- 2024-01-06 18:00:00
劉賢一看考題,頓時就不困了。
本來,他可是打算在這里睡兩天,然后就交卷走人的。
怎么現在的科舉考試,這么重實務?
要說讓劉賢搞那些知乎者也什么東西的,他真的是不會。
但是提到了實務,劉賢還是有一些獨特的見解的。
不管怎么說,也平白多了千年,甚至兩千年的見識。
于是乎,劉賢下筆如有神。
別人還在思考的時候,劉賢已經提起筆,連草稿都沒打,就開始奮筆疾書。
主考這邊,派了人手專門盯住劉賢,看劉賢會不會抄襲,又或者是夾帶小抄,卻沒想到別人還在冥思苦想,劉賢都已經寫了一大堆了。
第一道題,劉賢差不多就寫了將近一萬字,仍然感覺自己有種意猶未盡。
接下來,也是沒有絲毫的打頓。
這些都是劉賢在實際的執政當中,遇到過的問題,全部都是他的強項。
三天兩夜,劉賢,只用了一天兩夜,就已經把所有的考題全都寫完了。
洋洋灑灑幾大篇,本來。他是打算再要幾張紙多寫一些的,因為還有很多自己的觀點需要詳細地提出來,但是主考官拒絕了他的要求。
因為每名考生,所用的篇幅都是固定的。
要不然的話,別人用三張稿紙,你用五張,那豈不是另外一種讓閱卷的人認出你的方式?
這樣的話,就可以尋思舞弊了。
劉賢現在寫的就有點兒超綱了。
劉賢第一個交卷出來。
神清氣爽!
就好像許多年前的高考一樣,不管能不能夠寫的對,總而言之,把所有的空檔全部填上,就是了。
回到了王府,趙致立刻過來詢問。
“考的怎么樣?”
“全部都填滿了。”
趙致也是一臉的黑線,這叫什么回答?
什么叫做全都填滿了?
長這么大,還從來沒有聽說過這種答案。
不過,在趙致看來,這也算是劉賢胸有成竹的一種體現。
反正,從頭到尾,趙致從來沒有擔心過劉賢會名落孫山,一直對劉賢非常的有信心。
聽到劉賢這么說,自然是更加的放心了。
“那你就好好的休息,準備幾天之后的武科吧!”
尤其是這段時間內,生意也是蒸蒸日上,韓王府本來差的就是經濟,不比其他王爺有家里親戚的補貼和幫助。
現在,趙致也不缺錢了,生意帶來的金錢,滾滾而來。
最關鍵的是她還是親王,她還不用上稅。
這就賺的更多了!
到了閱卷的時候,一名考官拿出了一份試卷。
“各位同仁,看一看這張試卷,寫的怎么樣?”
此時的試卷,已經有專門的人員重新謄寫,字跡都是一樣的,所以從字跡上面,想要認出來是誰的試卷,是根本不可能的。
有人稍微瞄了一眼,立刻就搖頭。
“語言淺白粗鄙,實在是不堪入目!”
“但是內容相當的不錯呀!”
一共十名考官,大家輪流看了這一份卷子。
不得不說,其中展露出來的東西,還是能夠對國家目前狀況,有所改變的。
但是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大家的意見不夠統一。
“完全就是妖言惑眾!用這一樣的手段,去治理國家,只怕用不了多久,就會亡國了。”
“如果此人是本朝的官員,我會請求圣上將此妖人斬立決。”
“說的太過分了,人家只是提供了一種構思和想法,我覺得還是得朝堂之上,大家一起討論。”
“最重要的是這一次的考題,圣上暗示過,一定要和實務相聯系,這個人的試卷。雖然用詞非常的粗鄙,但是卻暗合圣上的心意,怎么能夠輕易的讓他落榜呢?”
最后想要讓這份試卷落榜的人,一共有五個。
想要讓這張試卷進入到最后的36人的,有四個。
只剩下主考官一個人,還沒有發表自己的態度。
主考官是一言九鼎,他擁有一票否決權,他說行就行,他說不行就不行!
當然,他也要考慮到眾人的意向,不可能總是一意孤行,否則的話,出了問題,也是他一個人扛起來。
經過冥思苦想之后,主考官道:“居然有這么多人支持,那就讓他進吧!這一些試卷最后都會讓圣上看見,最后都由圣上來定奪。”
聽到主考官這么說,其他的考官們,一個個都暗罵老狐貍,什么鍋都不想背,全部都甩給別人。
“那我們就來看看,這個人是誰吧!”
結果把名字挑開了一看,大家都是目瞪口呆。
“劉賢?”
“韓王府那個,號稱要奪取文武狀元的人?”
“算了!取了就取了吧!反正,中不中狀元,又不在于我們,還是得圣上來選!”
閱卷完畢之后,把取中的人,都選出來,他們這邊的事情,就算是告一段落了。
一名考官從考場出來之后,他沒有先回家,而是來到了蜀王府。
“王爺,下官已經按照王爺的吩咐,把相關的試卷,全部都通通的選中了,只不過,不知道王爺安排的那個人,到底有沒有在其中。”
這名官員也不知道趙樂想要提拔哪個人。
趙樂卻是無所謂。
“好了!你退下吧!”
這一次的科考題目,之所以和其它的時候,完全不一樣,主要就是趙樂在背后使了勁。
她對老皇帝說,既然這一次是破例取士,因為國家實在是需要人才。
那么何必還像以往那樣,最后弄了一大堆,只會尋章摘句的腐儒,說句不好聽的,這些人就會摳字眼,真讓他們處理事情,啥也不會。
老皇帝趙浮覺得也有些道理,于是,就出了幾道題,讓主考官自己在其中,進行選擇。
趙樂這么做,自然是為了幫助劉賢。
她非常清楚,劉賢有多么強的能力,如果僅僅是摳字眼的話,劉賢未必勝得過地方人。
但是要說處理實務,劉賢肯定是能夠脫穎而出。
“劉賢,本王也只能幫你幫到這里了,下面的,就看你的造化了。”
趙浮聽說,這一次科舉考試當中,有一份試卷,引起了較大的爭議。
自己大女兒府中的一個人,居然斗膽號稱要奪取文武兩科狀元。
口氣大的,非常嚇人!
而剛好,這個人的試卷,也被考官們一致通過,成為了三十六名進士當中的一個。
于是,老皇帝非常有興趣,叫身邊的宦官把劉賢的試卷,拿過來給他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