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采訪
- 從外來媳婦本地郎第五子開始
- 今天看到花開
- 2543字
- 2024-01-16 22:44:04
離開學還剩下幾天,康祈興就被召回了學校,這個學期他的排課多了不少,黃老師前幾天遛彎,掉坑里去了。
一個差不多七十歲的老頭,雖然身體還算是健朗,但也扛不住啊,怎么著也得柱個拐杖幾個月的了。
趁著康祈興給換藥,小老頭咧著嘴罵道:“天天修路,天天修路,挖了又填,填好了又挖,他媽的。”
康祈興驚呆了,黃教授,你怎么會是這樣的人。
倒是師母沒好氣的說道:“你就在家里邊罵幾聲,有本事去罵路政啊?”
“你等著,等過兩日我就去找法學院的老張告他們。”
康祈興還以為黃老師只是說的氣話,沒想到后面還真找了他口里的老張把路政告了,還贏了,當然這是后話了。
在黃老師好之前,他還要代課,視傳99班的學生。
三月份有個全國性的設計大賽,指導老師就換成了康祈興,不是沒有其他老師頂,不過黃教授還是相信康祈興。
康祈興看過他們的作品,雖然相比以前他讀大學時的看到的同學畫的有些相差,不過就從設計思路來看,倒也很有創新思維。
得,等開學了去見見他們再說。
他還有事要做,跟老師告了別,乘車離開了羊城大學。
不過他也沒有直接回家,而是直接去了北京路的一家餐吧。
按著服務員的指引,進了一個包廂就看到張展南一個人在喝酒。
明明是張展南喊他過來的,見了他還是有些驚訝,“這么快就辦完事了?”
“也沒什么事,學校快開學了,有些需要忙。”
康祈興坐下,拒絕了張展南的喝酒邀請,“下次吧,今天開車來。”
張展南也沒再勸,從一旁的椅子上拿一封信丟給康祈興。
康祈興接過信封,拆開看完,挑了挑眉,“羊城日報為什么會想著給我做個專訪?”
羊城日報雖然才成立六七年,不過因為是由市委宣傳部主管,所以在整個省內的影響力還是比較大的。
而他康祈興,一個普通大學講師,寫了兩本書,理應不會被采訪才是。
張展南神秘的笑了笑,問道:“你知道你那本書現在已經賣了多少本了沒有?”
康祈興搖搖頭,這又不是什么很透明的信息,有沒有大網絡可以查到他的書火沒火。
“這封信是上周五我們出版社就收到了的,后面我們專門了解了一下情況,大致也跟我們猜的差不多,你的書才發售兩個月,就賣了四十多萬冊,而你又是廣州本地人,他們會不找你宣傳嗎?這對于你還有他們都是有好處的。”
康祈興點點頭:“你這么一說,倒覺得正常了,不過你怎么看這個專訪?”
“肯定是好事啊!”張展南笑著給自己點了一根煙:“他們日報的發行量不少,如果給你做個專訪,銷量還會再漲不少,當然還要看你,我想你也不想跟錢過不去吧?”
“行吧,什么時間?”
“得,你同意就行,明天我們就直接去他們報社吧,也不遠,就在海珠區。”
康祈興笑了笑:“這種一般都會問些什么問題?”
“就常規的問答,不會有什么讓人難堪的,畢竟是個官媒,不會太離譜,而且是文字專訪,問的也不一定刊登,你要是不想答,可以跳過。”
專訪這個東西他接觸了很多,文字專訪你答錯了也沒關系,要是一般的娛樂新聞就不行,那些人會專門挖坑給人往里鉆,這樣才會有噱頭,有爆點,官媒的話不用有這個擔心,采訪事故對雙方都不好。
“得,冇問題。”
兩人聊完了采訪的事情,張展南又跟康祈興一一說了這段時間的銷售情況,總而言之,一切順利,甚至比預想的情況還要好一點。
不過版權費的分成,康祈興跟嗨天是一個季度一結,也就是起碼下個月才能拿到錢,而預估下個月能賣到五十多萬冊。
這個已經大大超出了康祈興的幻想了,雖然后面就是越賣越難,銷量不會有這么多了,不過前面這個量就差不多能夠讓他賺了一套房了。
…….
第二天,康祈興跟張展南去了《羊城日報》出版社跟記者錢竹云見了面。
錢竹云今年才四十來歲,也是廣州本地土生土長的人,20來歲畢業就做記者了,做了二十年,但雖然是身為記者,但是一開口就是很本地的口音。
見到康祈興之后,錢竹云就是很熱情的握住手:“雖然早就聽講過康老師年輕,不過見到這么年輕,還是好驚訝,我似你這么年輕的時候,還是個實習記者。”
“錢主任您太謙虛了。”
“哈哈哈,真的。”
寒暄完畢,錢竹云才從辦公桌拿起兩張紙,遞給康祈興,“康老師你看看,這是一些等會要問的問題,看看有乜不妥。”
然后指引康祈興跟張展南就茶幾坐下,“飲茶先,飲茶先。”
康祈興倒是沒想到還會有整理好的問題給他,接過紙坐下邊喝茶一邊看。
都是一些常規的問題,沒什么敏感的,粗略看了一遍,就將紙按在桌上,搖搖頭:
“都是一些普通問題,沒什么問題。”
“行,飲完茶我們就開始吧!”
康祈興也沒想到這個專訪還是挺正規的,在一個棚子里面,有專門的錄音設備,兩人坐在一個沒有靠背的椅子上,看起來還真有點上電視的感覺。
“康老師,您是廣州本地人,大學是在燕京大學讀,畢業之后您卻選擇了回到廣州當一名老師,請問這符合您的預期嗎?”
“當然,廣州這座城市歷史悠久,我在這里出生,在這里長大,說起來應該是我的榮幸,能夠回到廣州工作,我是非常開心的。”
錢竹云點點頭,這段采訪沒有問題,康祈興還是很配合的,這次采訪本著就是雙贏,羊城日報理所當然希望康祈興能夠多夸夸廣州。
正是因為康祈興的配合,以及早就提前給予的問題,訪談非常的輕松愉快,等所有問題都問完了,才不過是過去了四十多分鐘,康祈興站了起身,跟著錢竹云出了棚。
在外間遇到了張展南,錢竹云才拍了拍自己額頭,說道:“康老師,我還有個問題忘記問了,現在可以問你嗎?”
康祈興點點頭道:“沒問題,錢主任您問。”
“你怎么看‘青春文學’?很多人批評說它的概念離文學的距離還是遠的,它的作者基本上是年輕人,他們寫的作品大部分的意思沒有很深的內涵,都是回憶青春或懵懂之年的愛情故事,是一個商業化的產品。”
這個問題就很尖銳了,如果他肯定的回答,便是完全被打上標簽,以后他還混文學這個圈子,被罵就是正常的事情,但是如果否定,那自己現在不就是b子立牌坊嗎?
康祈興想了想,回答道:“其實我也挺希望年輕人多看一些正統的文學,看一些名著,這些書籍無疑是對他們的成長帶來巨大影響,不過青春文學存在即合理。”
“它就像是我們生活里的調味品,吃大米飯喝大米粥固然可以讓我們健康成長,但是偶爾去吃一頓炸雞既不會毀掉我們的身體,還能夠提供我們不一樣的情緒價值。”
“但是“為了感動TA而在大雨中等待”“和TA一起離家出走”“沒有多少錢就一起去旅行”“為了TA而做一些瘋狂的事情”或者單方面的從某一個性別的角度來寫,對異性的要求過高,這樣的青春文學就太容易誤導一些青少年了,我不太建議大家去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