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釣魚
書名: 隨身帶著個靈葫蘆作者名: 影子貍花貓本章字數: 2016字更新時間: 2023-12-18 21:28:05
楊海波跟二叔發(fā)出驚訝的聲音:“你們說什么,起碼六七千,豈不是虧了幾千塊錢?!?
本來以為兩千塊錢已經很高,誰知道還是低估了那條黃鱔的價值,果然想不明白,有錢人的想法是什么,竟然花這么多錢,就為了吃一條黃鱔,吃了也不能延年益壽。
張力說道:“要是能有這樣的品質,有多少我要多少。”
自己家里好像有一家公司是專門做這種高端肉類,不過具體的自己并不清楚,畢竟只是其中一家公司而已。
“你想想就好,這種品質的黃鱔可不多久。”李昊說道。
楊楓這時候說道:“我現(xiàn)在準備養(yǎng)殖黃鱔,品質方面,并不會比這個差,最起碼都是差不多,有可能更加好也不一定。”
張力有點不相信,要知道這種品質的黃鱔,自己從來沒有遇到過,不過還是說道:“要是你養(yǎng)殖出來,能有這個一半的品質,有多少我都要了?!?
要知道養(yǎng)殖跟野生的東西,品質可以說是天差地別,不過想到是張浩東的死黨,也不能把話說得太難聽,畢竟這個地方,自己還是挺喜歡,要是以后還有機會,還會過來度度假。
.......
不一會楊母就拿著一瓶十斤左右的蛇酒回來,然后每人倒了一小杯左右。
李昊已經迫不及待,連忙嘗了一口,一股略帶芳香和蛇的腥氣的味道,味道感覺膩滑并帶有清潤的感覺,同時略顯微澀,隨即說道:“好酒?!?
張浩東和張力看見李昊已經喝,他們也忍不住,也開始喝了起來,只能說,不虧是十幾年的蛇酒,真的是好東西。
很快大家都吃飽喝足,張浩東詢問道:“瘋子,你們這里有沒有釣魚的地方?”
釣魚這項活動起源于古代先民的生產活動,隨著生活環(huán)境的安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漸從生活活動中分離出來,成為一種充滿趣味,充滿智慧,充滿活力,格調高雅,有益身心的文體活動。
中華大地有縱橫交錯的河流,星羅棋布的湖泊,穿山越谷的溪流,為垂釣提供優(yōu)良的自然釣場和豐富的魚類資源。古往今來,無數釣魚愛好者陶醉于這項活動之中,他們懷著對大自然的熱愛,深谷的清風吹走了城市的喧囂,釣竿的顫動帶給老人以童子般的歡樂,只要一竿在手,性情暴躁的小伙子也會“靜如處子”。
三百多年前,世界聞名的釣魚大師愛扎克·沃爾頓曾預言:釣魚將成為全世界人民廣泛喜愛的活動。今天,垂釣已經風靡世界。在大陸與寶島,這項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體育活動也越來越受到人民的青睞,發(fā)展形勢十分喜人。
楊楓想了想,便說道:“你們想釣魚的話,我們村東邊有一個水庫,那里有不少魚,應該能滿足你們釣魚的心?!?
那個水庫自己小時候,在那里也釣過不少魚,不過長大之后,越來越忙,也就沒有機會再去釣過魚。
“那還等什么,趕緊出發(fā)?。 睆埡茤|急忙說道。
釣魚可是自己拿手好戲,是時候給他們露一手。
張力和李昊也算是一個釣魚愛好者,當然也不會錯過這個好事。
楊海波這時候也說道:“我也去。”
“去什么去,你等一下,要跟我去挖田七。”二叔強硬道。
楊海波聽見后,整個臉都拉下來,不好氣道:“好吧!”
“大哥要是你們想挖蚯蚓的話,我知道一個好地方?!?
農村魚餌一般都是蚯蚓、米飯、菜葉、蒼蠅、蛆等。
張浩東說道:“不用這么麻煩,我們有帶餌料,直接加點水就可以,那水庫里有什么魚,我才知道拿那種餌料,?!?
現(xiàn)在都什么時候,基本上都是用專門制作好的魚餌出售。魚餌可以直接掛在絲線上,但有個魚鉤會更好,對不同的魚有特殊的專制魚鉤。
楊楓這時候問道:“那你們有多少支魚竿?要是沒有多余的話,我就只能自己自制魚竿。”
“我只帶了一根魚竿。”三人異口同聲道。
畢竟是出來,并沒有把整套裝備都帶出來,能帶一根已經很好了。
楊楓也并沒有在意,只是開始自制魚竿,挑了一根韌性比較好的竹子,拇指大,當做魚竿,魚線是楊楓從家里找出來放風箏的線,不過這線,要比一般的魚線要粗,釣鉤是自己找一根針,用火燒紅扭彎而成,就這樣一根極其簡單的魚竿就做好。
這對于在農村長大的楊楓來說,一點難度都沒有,因為小時候,都不知道做過多少根。
大約五萬年前,我們祖先的形體已經進化到和我們現(xiàn)代人一樣,他們學人會了用骨針縫制獸皮衣服,氏族社會逐漸形成。又經過了漫長的歲月,近幾十年發(fā)掘的屬于這個時代的文化勝中,除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石器和用獸骨磨制的刀、齒、鏃之外,還發(fā)現(xiàn)了很多魚叉和魚鉤,這對了解祖國的垂釣歷史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SX省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勝發(fā)現(xiàn)的骨都發(fā)現(xiàn)了許多骨制魚釣。此可證明當時磨出了的垂釣活動已具有較高水平。這些遺址都位于內陸地區(qū)淡水水域釣魚已是十分普遍的了。
張力他們拿完魚竿后,看見楊楓扛著的魚竿,張浩東不敢相信道:“瘋子,你這是想,姜太公釣魚嗎?愿魚上鉤嗎?而且這樣的魚竿的確能釣到魚嗎?”
“當然能釣到魚,我從小到大都是用這樣的魚竿來釣魚,你要知道,差生文具多。”楊楓反擊道。
張浩東笑著說道:“那我就等你大發(fā)神威!好讓我開開眼界,這樣的魚竿到底是怎么樣釣魚的。”
幾人一邊聊,一邊走,大概走了十來分鐘左右,就來到水庫這邊。
來到之后,每個人都開始弄起自己的餌料,因為每個人配比的習慣都不一樣,所以這種還是要靠自己才行。
楊楓的話,在弄餌料的時候,偷偷加入了靈水,既然自己的裝備比不上他們,當然要適當的作一下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