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誰說轉角遇不到愛的?
- 重生這種事怎么可能發生在我身上
- 羽落留痕
- 3091字
- 2023-12-05 13:30:00
次日,晨曦驅散薄暮灑在床頭,于念羽緩緩睜眼看到的是熟悉的天花板。
“還沒結束?。柯?,就這樣吧。”
經過昨晚那愉快的時光后他也沒那么排斥這個走馬燈的世界,至少目前還沒有。
他將臉伸向床頭,任由溫暖的陽光帶走朦朧的困意,清醒后開始嶄新的一天。
即使是在北方,天亮的也非常早,最早可以達到兩點四十前后。別問他怎么知道的,都是苦澀的回憶。
初中時,英語單詞罰寫達到驚人的錯詞兩百,更不要說那科科標配的一張卷子,日復一日。
于念羽洗漱后側耳貼在父母臥室的門上,仔細辨認一番后確認是交響樂沒錯。
這讓他做飯的干勁更盛幾分,拿著幾個土豆投身于廚房,隨便找一首歌,伴著輕快的旋律開始處理它們。
魯迅說過:民以食立本。
只能說不愧是關乎生死的活計,時隔多年做起來還是得心應手。清洗、去皮、切片、翻炒、調味,所有步驟都是意外的順暢。
聞著飄飛的菜香,于念羽再難掩心中喜悅,嘴角的弧度已經咧到極限,他已經等不及得到父母的夸獎了。
時隔數十年,猶記當初第一次吃女兒做飯的喜悅。由此可想,自家父母也應是如此。
淺嘗咸淡,味道適中剛好。
他覺得自己這兩下子絕對有飯店學徒工的水平,要不干脆去幫廚吧,這也不失為一種選擇。
歌聲在于念羽將菜端上飯桌時戛然而止,很快又自動播放下一首歌。
前奏一響,差點直接將他送走。
不是說前奏有多糟糕,作為非音樂人的他也聽不出來什么門道,只是原唱的一些操作讓他對這首歌實在沒什么好感。
不過這也提醒他,可以在音樂上做文章。
他有考慮過文抄公,奈何門檻太高,全文抄寫太過困難,若是貿然加入自己見解修改又會變了味道。最重要的是把別人嘔心瀝血的作品偷過來發財這種事他也做不到。
歌曲的話就會簡單許多,那些朗朗上口的神曲他隨隨便便就能背誦個大概。將道義與原則擺在前頭,他當然也不會當這下作之人。
可要是成為音樂合伙人提供歌詞給原唱的話……
于念羽坐在飯桌前,看著氤氳上飄的熱氣還是放棄了這個選擇。原因無,就是突然覺得不能搶那些作詞人的飯碗,權當積德了。
他能想到的途徑也就剩最后一個短視頻了。
19年的短視頻還沒完全發展起來,若是處理得當是能吃一口熱呼時代飯的。
他倒不擔心內容,影視剪輯或是歌曲分享都是不錯的選擇,根據記憶他能第一時間察覺哪些是可以火的內容。只是,關于剪輯他一竅不通,以前也沒接觸過,自學成才或許可行,但要再進一步就困難了。
如果有誰能教他就好了。
縱觀一生,他也僅有幾個知心朋友而已,據他所知在這個領域他們僅扮演看客的角色,多半是沒戲。
愁啊,愁啊。
“起床,給我做飯去?!?
“才幾點???”確認時間后于母又說:“不再睡會嗎?”
“不了,今早有貨。”
聞言于母也不再挽留,開門一道暖色的燈光照在她的臉上,這是從前所沒有過的。此時自己家的逆子正趴在桌子上唉聲嘆氣地擺弄著手機,身旁擺著兩個罩住的盤子。
于母湊上前關切地問:“大兒咋起來了?”
于念羽翻個臉與于母對視上,此時她的臉上寫滿擔憂和疑惑。
其實也不怪于母會是這個表情,她的兒子可是典型日上三竿身不動的類型,假期是絕不可能這個時間起來的。
于念羽按滅手機,起身拉住于母的手臂,鄭重地說:“媽,家中進了一個好心的賊,不信你看?!?
說著把罩住盤子的罩子打開,向老媽展示自己的成果。
于母湊近了些聞聞,沒有異味。
接著她拿起于念羽事先準備的筷子夾進嘴中幾片品嘗,給出評價:“好吃,味道不淡不咸,剛剛好?!?
于念羽是吃了的,自然曉得對于重口的老媽來說明顯是要淡的,也因如此,這些再簡單不過的肯定才顯得更為暖心。
他注意到老媽在看他背在身后的手,于是假意伸了個懶腰。
確認自己的寶貝大兒沒受傷后于母的眸子中少了幾分擔憂,多了幾分笑意。
“真希望這么好心的賊能天天來,這樣我也能多休息一會。”
“是啊,我也這么希望。可是,咱家也沒什么可圖的???”于念羽聳聳肩。
于母會心一笑,某種交易悄然達成。
“起來了,看看你家逆子做的飯?!?
聞聲起床的于父看到桌上的早餐,說了一句“還行”就去洗漱了。
于念羽對此并不失望,根據對老爸的了解他肯定是高興的。
接下來于念羽一連幾天都過得平平淡淡,早起給老媽做早飯后就會回到房間內研究短視頻。
那扇門一關就是一整天,他沒再想不開去室外找不自在。
起初他是要學習課本知識來著,可是還沒學兩分鐘就泄了氣。
第二次看這些知識并沒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一切都是那么陌生。過去三年沒學明白的知識,愚鈍如他,怎可能一年就學會?
他上學晚,高考是在明年。平時上課很認真,可是成績卻一言難盡,前世他只考了三百分,正好是本科錄取分數線,無奈只能上一個好點的大專。
現在他仍然記得那個學校有多差勁,去報道第一年他差點凍死在宿舍,熱水要排隊還完全不夠用,水龍頭鬼哭狼嚎吵得他苦不堪言,最重要的是宿舍樓到教學樓不超過五百步。
更多的細節他也記不清,但可以肯定的是還遠不止于此。
若是現在讓他再考一次,恐怕還會更差。
不過他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在他高考那年有一所特殊的院校誕生——鈴蘭綜合學府。
最初入學有兩個途徑,分數在當地一本分數線之上,或者某項出類拔萃。他所看重的就是后者,語文成績是他最后的機會。
尤記得這所大學在創辦之初并不被看好,招生離一千標準還差一大截??烧l知就是這樣一所大學,卻在未來擠入名牌院校的行列,先后培養出多名國家級運動員,更多的信息他就無從知曉了。
唯一清楚的是,隨著聲名遠揚它的招生標準去掉了第一條,僅保留第二項,而后一直沒變。
這也使得“今年又有誰被鈴大錄取了呢”成為每年的熱門話題。
他就這樣帶著各種幽怨的情緒學習短視頻剪輯,理所當然地不順利。剪輯出普通的視頻自然是沒問題,可就是太過普通才沒有意義,試想一顆普普通通的石子就算丟進池塘又能掀起多大的漣漪?
更不用想以后的汪洋了,他可是見過太多因時間推移而涼掉的博主。
在這期間,他求助的朋友當中除了宋景遲外都回了消息,紛紛表示沒研究過,預料之內的狀況也沒叫他如何失望。
最后的宋景遲他也沒抱什么希望,就這樣來到第四天。
例常做完早飯拿走桌子上的五塊工錢,回到房間后打開手機看到宋景遲的來信:
剪輯我不會,但我認識一個大佬。
本來可以早點回你的,奈何大佬最近心情不好,懂我意思吧。
明天上午九點半,慧學圖書館,別遲到。
于念羽捂臉一笑,這小子又攜恩圖報了。
發消息的時間是昨晚十二點多,如若不是巧合,肯定是那小子巔峰賽又輸了,說這些話就為了讓他幫他打,要不然實在想不到人家宋大少爺能缺啥。
“好,我找時間幫你。”
回過消息的于念羽與老媽一起吃了早飯,飯后早早出門,一路步行到慧學圖書館門口時看一眼手機才不過八點多幾分,時候尚早。
心想閑著也是閑著,不如找點事情打發時間,抱著如此心態的于念羽轉身走入館內。
館內采光很好,偏古風的設計書香味濃重,引得無數漢服小姐姐慕名打卡。于念羽也曾是這里的???,只不過看得不是書。
閱讀用的桌子在書架之間設立,誰也無法保證會不會在轉角邂逅一段佳話。
如今故地重游,他的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悵然,不變的是那一份獨屬于文化烘托下的靈性芳香。
登上二樓的階梯俯視向下,還能看到過去所求的景色三五為伴,不過他早就過了會偷看的年紀,此行目的也并非在此就沒更多駐足。
二樓的布局更為文藝一些,與一樓主放文學類書籍不同,二樓更多的是工用類型,因此人就少了,更為安靜典雅。
他的手掠過一本本陌生的書籍,最終停在一本名叫《近代醫學基礎》的書籍上,輕輕抽出隨手翻閱。
當初他是想學醫的,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光是想想就覺得帥氣,只是后來止步于分數之前。
他將書籍夾在腋下,想再看看別的。
走過一個轉角,他的目光順著書架慢慢移向另一側,在落到書架盡頭時他再也無法移開。
那里有著一個踩著凳子踮腳找書的女孩,側顏絕美。暖色的燈光好似濾鏡一般,讓那顆早已沉睡的心在此刻砰砰跳動。
誰說轉角遇不到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