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向玉劍門的朋友討劍”
- 種橘
- 君子不器之
- 2171字
- 2023-12-26 23:42:10
許久之后。
梅恪禮才止住笑聲。
他快記不清自己有多久沒有這么高興過了,上次是兒子出生?
不曉得嘍!
他也曾問過兒子,但他卻不太愿意,反而覺得即便是做了山上人,對做這樣的事情也沒有影響,所以他不選。
其實也沒錯的。
就是與梅恪禮自己以及那兩個老人的想法不太一樣罷了。
當然,若是能像他的這個朋友一樣,梅恪禮覺得自己會更開心。
萬般事從來強求不得。
那便罷了。
他沒有就這件事情再說話。
眼前的少年會有自己的判斷,即便是在將來,梅恪禮覺得或許也一樣。
有些東西便是千秋萬代也不會變。
何況乎人生苦短?
于是梅恪禮索性說起了別的事,比如……玉劍山挑宗。
“方圓大侄子,你兩天后上玉劍山?”
方圓有些奇怪于梅叔忽然轉變的稱呼。
但自己與梅遇春是朋友,這么叫好像……也能說得過去?
上玉劍山之事,方圓有了些不同的想法。
不等后天。
就今日!
盡快講完道理,討完劍,然后便去文筆峰取水,最后回家。
他有著許多事情要請教先生,比如點墨之后如何修劍、天關之外到底是什么,比如道理要在山上講還是山下講……
諸如此類,太多太多了。
這一次江湖走得……實在是云山霧罩。
更為急切的是要學更多的學問,要練更高的劍術。
只有這樣,將來講起道理來才會更有底氣。
他覺得自己若是有老頭頭兒那般俊的劍術,或是有圣人們那樣高的道理,便是如梅叔所言去說服且蘭的陛下……
也并無不可!
可惜見不到天子,也沒有說服他的本錢。
方圓愁啊!
“梅叔,我想今日就去,盡快回家,你看怎么樣?”
梅恪禮欣然頷首,道:“這當然沒什么不對,但是怎么上去,這一點梅叔還要給你講講。”
與梅叔談過兩次了,他覺得梅叔其實也挺有學問,道理也老高老高的,只是并非讀書人。
但方圓仍對他很信服。
“梅叔覺得我該怎么辦?”
梅恪禮笑著道:“玉劍山可不小,得有幾百丈高,門人弟子也不少,得有好幾百人,你要是上山,不聲不響的八成不行。依梅叔看,這種挑宗的事兒,得給附近大大小小的門派知會一聲,免得他們輸了賴賬,或者藏著你的劍不肯給,你說對不對?”
這倒是很有道理的。
方圓覺得這樣的話,不說自己的少年游,起碼對斬殺林列是有好處的。
要是山上全是玉劍門自家人,他們不講規(guī)矩的話,自己有先生的名頭罩著不會有大事,但林列八成是殺不動的。
就像若是有人去家里動橘子,不管她有沒有錯,那也只能是父母去管教,哪里有給外人教訓的道理。
人同此心嘛!
“梅叔,您老講得真有見地!”
梅恪禮很是配合的撫起了胡須,然后笑道:“人的話梅叔可以幫你去通知,不然你自己轉完這些個山頭,半個月都過去了。還有件事,你既然是以討劍的名頭上山,那總得想個霸氣些的說法,這一來理直氣才壯,二來也顯得你們文城一脈鄭重其事嘛。”
方圓略微思索了一番。
好像也對。
“謝謝梅叔,那我該說些什么啊?”
梅恪禮似乎有些受涼,偏過頭去咳嗽了兩聲,削瘦的肩膀抖動得很厲害。
方圓關切的道:“梅叔,您老身體不好穿得還這樣少,以后該多加件衣服才是,武陵的冬天可冷了。”
梅恪禮又是連連咳嗽。
許久,他才轉過頭來,臉色通紅。
但他卻擺了擺手,道:“無妨無妨,梅叔身體還是不錯的,我們繼續(xù)說名號的事情。”
“你看,姜先生是文城城主,你是他的開山大弟子,說法兒怎么也不能寒酸了是不是?”
方圓愁眉苦臉的道:“對的對的,但是我沒干過這種事,不知道該怎么說,所以才要問梅叔……”
梅恪禮正色道:“我以前聽說姜先生去別的宗門找麻……講道理的時候,從來都是說:‘心行城姜不器前來討劍,每個字輩都出來兩個能打的’。咱不如你家先生劍術那么高,就將將說句‘且蘭文城姜不器首徒方圓,前來向玉劍門巳字輩、申字輩、卯字輩道友討劍’,你看如何?”
方圓本能的感覺到了不對勁兒。
這樣說不是找收拾嘛!
而且自己也只想找甲字號的林列,還有不知道是哪一脈的龍云和龍海。
就算是要一輩一輩的的打上去,那也不能整個玉劍門啊!
他的頭搖得跟撥浪鼓一般。
“不成不成,梅叔,我有辦法了,就不用請教你了。”
梅恪禮有些遺憾的道:“這樣啊!我還說在你身上見見姜先生當年的風采,看來不成了。也罷,那你就出城吧,我馬上安排人去通知,我稍后也會上山看你討劍的。”
這倒是沒有問題。
方圓起身正準備出門,忽然一頓,回過身來誠心實意的深深鞠了一躬。
“梅叔,謝謝您,教了我很多東西,回去我肯定跟先生說!”
梅恪禮輕輕揮手,玄圭悄無聲息的落入方圓背后的行囊中。
“去吧。”
方圓轉頭出了借月館。
前頭不遠處有賣馬匹的地方。
允王將城西劃為商賈貿易之所,這倒是讓方圓好找了許多。
于是乎白衣快馬,直出南門。
就是馬術拙劣了些。
日子過得快,悠悠半日而過。
……
狐岐城南有座山,喚作玉劍山。
山高七百丈,聳入云端。
玉劍門里有仙人,個個青布衣,瀟灑極了。
平日里,附近小鎮(zhèn)上的百姓偶爾會仰慕的抬頭望去。
說不準自己的兒子孫子就給那些個神仙給看上了,要帶上山去栽培呢?
今天不同,熱火朝天議論一大片。
有人要去挑宗!
聽說是個讀書人,年紀可小!
進狐岐城兩天一夜,鬧出了三四件事情來。
好嘛!
就是打馬而去這小子。
上山有天梯,梯腳是山門,山門漢白玉,看著就通神。
山門有兩個青布衣弟子駐守。
遠道而來的馬蹄聲戛然而止。
方圓想出來一個更簡單的說法,梅叔說的那個指名道姓的,語氣也太硬了些,不太妥當,別人定是以為來找麻煩。
白衣少年跳下馬,拱手清聲。
“且蘭文城姜不器首徒方圓,向玉劍門的朋友討劍!”
玉劍山頂坐在論劍臺一邊高位上的一個青袍人頓時前仰后合,周圍人不明其意。
這個便宜侄子,很有幾分才華在身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