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感氣與靈臺
- 修仙:我的修行八面骰
- 半目浮云
- 3808字
- 2024-03-01 13:05:49
翌日,清晨,鐘響三聲。
也不知徐教習如何計時,反正他精準踩著鐘點走進道堂,緩緩坐上屬于自己的蒲團。
通過粗淺神識清點完人數,確定沒人遲到,徐教習開始講解關于修行的知識。
其中大部分和昨天被問到的那些問題有關,都是關于那些問題的解釋和原因,如“為何修行《臟息養靈訣》時靈氣運轉緩慢,遇到該怎么去辦”,“為何離開聚靈蒲就很難感應到靈氣,應該怎樣去改善”等等。
沒有高深復雜的理論,只有基礎實用的切身經驗,很適合這群剛踏上修行路的少年郎,卻不適合沒怎么遇到過這些問題的陸文。
聽了一會后,確定這講解的知識對他幾乎無用,陸文便收斂心神,摒棄雜念,開始試著修行《臟息養靈訣》。
他慢慢回憶昨天修行時所用的脈絡,初時略有生澀,但在靈氣引至“禪脈”后,他很快找回了熟悉的感覺。
肺,脾,心,肝,腎。
這次陸文沒能感受到全身脈絡的起伏,卻還是輕松牽引出了那名為“臟息”的溫涼氣息,使其與靈氣相融在了一起。
不過這次和昨天又有所不同。
陸文運轉功法一段時間發現,自己臟腑和經絡經過靈氣的滋養,竟開始逐漸緩慢生長出一縷玄奇的微渺氣機,緩緩融進了丹田里。
“像是武俠小說里的內力?”陸文有些不確定,因為那氣機與丹田融合后,他也沒發現什么特別的變化。
于是他停下修行,仔細感受一番,還好奇用手指按壓氣機消失的位置,只摸到一層肚皮。
“應該是融合氣機太少,還未能引發質變的原因。”
陸文心中思忖,再次開始修行,輕車熟路牽引出靈氣與“臟息”交匯一起,同時有意觀察氣機出現的時間。
靈氣大概周轉四輪后,一縷新的氣機從臟腑生長出來。
沒選擇停下,陸文繼續修行,三輪,五輪,五輪,四輪,七輪……
氣機出現時快時慢,毫無規律,有時只需三輪,有時卻需七輪,甚至還有近十一輪沒任何變化,卻忽然一下凝聚三縷的情況。
好在陸文可以計算平均數,在靈氣周轉兩百次時主動停下。
“共計四十六縷,大概4.3輪生成一次。”通過心算,他很快得到了這個或許只能滿足好奇心的數據。
“這樣的速度,也不知是快還是慢。”丹田依舊毫無變化,看著還在講課毫無所覺的徐教習,陸文想著是否要在講課結束后進行旁敲側擊,但又覺得這或許會因此暴露什么秘密。
“算了,為了一個修行速度去問,著實沒有太大必要。”身懷金手指的陸文在這方面很是謹慎。
而此時,徐教習的講課也已到達尾聲。
“講解就到這里,接下來開始今天的修行。”
這話讓那些本覺得無趣的少年郎紛紛打起精神,看著徐教習和昨天一樣取出一支熏香,點燃放進香爐里。
徐教習趁著熏香還未起效,開始說起這一月里對于眾人修行時間的安排。
出奇的毫不嚴格,反而可以說很是寬松。
只需每日辰時來此修行兩個時辰,不離開養靈堂超過三里,就幾乎是毫無限制。
“修行之事,關乎己身,一切全憑自覺。”
“你們不在意,我更不在意。”
“你們只有一月時間,屆時未修出靈力,自有宗門規矩進行處置。”徐教習說這話時表情平淡,或許說他的表情一直平淡。
他毫不在乎下面這群少年能不能聽進去,對他來說,教他們修行只是宗門交給他的任務,他們修行快慢,與他能領到多少靈石沒任何關系。
他唯二需要保證的就是這期間他們別死掉,以及一個月內修出靈力。
說完,徐教習取出簿冊,開始誦念道訣。
這次陸文沒再感受到什么效果,也沒有進入昨天那玄妙的入定狀態。
“……是因為已經對功法熟悉了?”陸文很快猜到其中的一部分關鍵。
“可惜了。”
惋惜片刻,陸文閉上眼,再次沉浸在了修行的世界。
或許久,或剎那,熟悉的經絡刺痛混雜著肚中饑餓,陸文再次睜開雙眼。
和昨天不太一樣,這次道堂還在修行的人多了一些,而且現在是白天。
陸文取出一粒食養丹吞服下去,下意識看向徐教習。
“何事?”
“沒事。”
于是徐教習點點頭,揮手把他送了出去。
陸文撓撓腦袋,前往了道堂左側的書房。
那里存有不少修行界的知識,能讓他更好的熟悉這個世界。
走過去,書房大門緊閉,不過沒有掛鎖,陸文沒費太大力就推了進去。
很安靜,空無一人,看書這事,不管在哪個世界都很難讓人有積極性。
而整個書房的陳設也簡單空蕩,只有四個隔位放置的三層書柜,每層書柜被分作簡單五格,每格橫放著三到四本同樣的書冊,上面還用靈文刻寫了對應的書名。
《修行前論》《陣法簡要》《靈植圖鑒》《百丹冊》《靈物說》《符箓》《靈獸志》《天云宗千年史》……一格一類,一一看過去,共計十五種。
四個書柜放置的書籍都是一樣,陸文踮著腳,從最近的書柜上取下一本《修行前論》就地翻看。
理所當然通篇用靈文書寫,但得益于悟性加成,陸文閱讀起來沒感覺任何難度。
這本書也極其有用,不僅對一些修行術語進行了解釋,還大致描述了從凡人到煉氣七層,每個境界分別會對應哪些表現。
如凡人到煉氣一層的“養氣化靈臺”。
通過功法,凡人在體內不斷生出氣機,融進潛于丹田的靈根,使其在氣機滋補下演化成能將外界靈氣轉化為自身靈力的靈臺。
陸文現在就是在這一步,按按自己腹部,他繼續翻看。
而修行第二步,被稱為“二聚靈”,分別對應煉氣一層到三層。
這個階段,氣機直接融入靈臺使其成長,到達某個限度后,靈臺中的靈力開始自行聚集塌縮,使修行者靈力更加精純。
塌縮累計觸發兩次,也就是煉氣一層突破到煉氣二層、煉氣二層突破到煉氣三層。
塌縮兩次后,靈臺逐漸迎來成長的極限。
屆時就需要“引靈臺之靈力,筑心竅為心臺”,去突破到煉氣四層。
也就是通過心神控制靈力持續將心臟包裹,使其蛻變,直至心竅升華為心臺。
只要成功,心臺便會對靈臺進行反哺,使其中的靈力一齊發生蛻變,完成在生命層次上的質的飛躍。
“筑心臺者,其靈不息,萬里難疲,短迅之勢,飛鳥之速不可及。”
除此之外,還有一段讓陸文很是在意的話。
“靈根十品根骨脆弱,其演化的靈臺無法容納蛻變后的靈力,所以會卡在最后一步,再無寸進。”
“這就是靈根十品為什么不能突破煉氣三層的原因?”陸文解開了心中的一個疑惑,卻并不怎么擔心自己。
因為他有掛。
他相信自己外掛能讓他找到方法。
畢竟孑然一身穿越到這個世界,要是連自己金手指都不去相信,他還能相信什么?
陸文繼續翻閱。
之后的煉氣四層到六層,則和煉氣一層到三層沒過多的區別,都屬于靈力上的積累。
也就是把升級的對象從“靈臺”變為了“心臺”。
就連突破到煉氣七層的描述也類似,是在自身腦海凝聚“識竅”。
不過對識竅如何開辟,這次書上并沒有去作說明,只是大致描述了筑就識竅后的一些特征。
比如感歲月之逝,食靈而生,誕生粗淺神識,五感常銳,心神難消之類。
這些過后,就是些關于靈力操縱,靈力修行之類的問題和技巧,徐教習上午講的許多問題都能在這書上找到。
“你看的懂這上面的字嗎?”
就在陸文看的入迷時,突然聽到一道熟悉的聲音。
陸文看過去,發現是昨天石潭邊打坐的少年,手里捧著一本翻開的同樣書籍,正苦鎖著眉頭看著他。
“我翻了翻這上面的書本,發現都是些靈文,要很是集中精力才能勉強看懂一些,感覺就和感悟靈氣一樣麻煩。”那人嘆息一聲,看向陸文,“真想不通你是怎么看得如此入迷的。”
“可能是我耐得住寂寞吧。”陸文看了看自己和對方手里那意思無比明確的書籍,語氣很是謙虛。
“朋友果然異于常人。”那人很是佩服,“我叫張文才,昨天我們就見過,只是還不知道你的名字。”
“我叫陸文。”陸文答。
“你也是來這看書的?”他問了句試探性的廢話。
“那倒不是。”張文才搖頭,把手里那本《修行前論》放回原位:“我修行結束后,本來繼續準備去石潭那邊感悟靈氣,路過時發現這書房門居然開著,所以就好奇過來看一看。”
“原來如此。”陸文了然,又發出試探:“那不知文才兄修到哪一步了?”
“什么哪一步?”張文才表情疑惑。
“呃,就是……”陸文頓了一下,舉起左手的《修行前論》用右手拍了拍,“這上面有說‘養氣筑靈臺’,你有沒有感覺到臟腑出現類似于‘氣’的事物?”
“沒有吧。”張文才開始回憶自己修行時的感覺。
他如今只能根據徐教習所誦的道訣去操控靈氣恍惚在體內游走,還沒到發現“氣”的那一步。
“那應是我記混了。”得到了想要的信息,陸文適時承認了自己不存在的錯誤。
“嗯。”張文才沒想太多,習慣性點頭,不過很快就嘆了口氣:“不過也可能是我等進度太慢,還沒到達那一步,現在的我就連那功法的流轉路線也只能勉強記得一個大概。”
“一樣。”知道自己進度遙遙領先的陸文附和性的點頭。
“文才兄還要在這里看書嗎?”
“算了,看的頭疼。”張文才搖頭。
“我準備繼續去石潭邊繼續感悟靈氣,你要去嗎?”
“你去吧,我準備繼續在這看一會。”
“嗯,也行。”張文才沒有強求,離開后還貼心的拉上了書房的門。
之后再無人打擾,直至天色漸昏,燭光燃起,陸文才意猶未盡的合上新換沒多久的《靈獸志》。
“時間過的可真快。”
今天下午讀書近三卷,分為《修行前論》、《百丹冊》、《靈獸志》。
有些囫圇,但收獲良多,補足了不少關于修行界的知識。
還在《百丹冊》中找到了一枚名為升靈丹的丹藥,能以透支未來修行速度為代價,讓靈根從十品變為九品。
“就連這基礎書上都對如何提升靈根有記載,那這修行界,提升靈根的方法應該不少。”陸文徹底放松下來。
“不過這事還太早,先成為修行者再說。”看了一個下午,他能感覺到自己經絡恢復的已經差不多。
他將才看了不到三分之一的《靈獸志》合上,從地上爬起,放回原處。
此時天色已昏,陸文伸一個懶腰,拉開房門,朝自己住所走去。
顯然,他沒有去道堂修行的想法。
至于理由,應該可以說是穿越者獨有的低調心態,陸文并不想因為勤奮之類的原因讓徐教習太關注自己。
泯然眾人就好。
“反正對我來說,道堂里的蒲團也起不了什么效果,在那地方修行,和在其它地方修行,也沒有什么區別。”
“全靠悟性。”他頓時莞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