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今天渣更,追讀很差,心態崩了,明天再改(23)
- 黑神話西游:從渡劫雷云開始
- 清大神經
- 5526字
- 2024-09-19 23:50:00
在很久很久以前,楚國的能工巧匠干將、莫邪是一對恩愛的夫妻,他們以精湛的鑄劍技藝聞名于世。干將受楚王之命,要為楚王鑄造絕世寶劍。
為了尋找最上乘的鑄劍材料,干將和莫邪踏上了艱難的尋覓之旅。他們翻山越嶺,走過了無數的山川河流,終于在一處神秘的山谷中找到了一塊散發著奇異光芒的鐵礦石。這塊鐵礦石仿佛蘊含著天地間的靈氣,干將深知這就是他夢寐以求的鑄劍材料。
回到家中,干將和莫邪便開始了艱苦的鑄劍過程。他們日夜守在鑄劍爐旁,精心地錘煉著每一塊鐵料。爐火熊熊燃燒,映照著他們疲憊但堅定的臉龐。莫邪不僅在一旁協助干將,為他遞工具、添燃料,還時常給予他鼓勵和支持。在鑄劍的關鍵時刻,莫邪甚至不惜剪下自己的頭發和指甲,投入到爐火之中,以增強寶劍的靈性。
經過漫長的三年時間,寶劍終于鑄成。這兩把劍一雌一雄,雌劍劍身輕盈,光芒柔和,宛如一位溫柔的女子;雄劍劍身厚重,光芒銳利,仿佛一位英勇的戰士。干將看著這兩把傾注了自己無數心血的寶劍,心中既充滿了自豪,又隱隱感到一絲不安。他知道楚王性格乖戾,一旦得知還有一把雄劍未獻,必定會大發雷霆。
果然,當干將帶著雌劍去見楚王時,楚王大怒。他派人查看寶劍,得知竟然有一把雄劍未送來,便認定干將故意隱瞞,想要私藏寶劍。楚王立即下令將干將處死,可憐的干將還沒來得及為自己辯解,就命喪楚王之手。
此時的莫邪,正懷著身孕,她得知丈夫被害的消息后,悲痛欲絕。但她知道,自己必須堅強地活下去,為了丈夫,也為了他們未出生的孩子。幾個月后,莫邪生下了一個男孩,取名為赤。赤從小就聰明伶俐,但性格堅毅,莫邪知道,這孩子長大后一定會為父親報仇。
隨著赤漸漸長大,莫邪將父親的遭遇告訴了他。赤聽后,眼中燃燒著憤怒的火焰,他暗暗發誓,一定要殺死楚王,為父親報仇雪恨。于是,赤開始刻苦地練習武藝,每天都早早地起床,到山中去砍柴、狩獵,鍛煉自己的體力和技能。晚上,他則在月光下揮舞著父親留下的那把雄劍,練習劍法,劍影在月光下閃爍,仿佛是父親的英靈在指引著他。
有一天,赤聽說楚王正在懸賞千金捉拿自己,他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他毅然離開了家,踏上了復仇之路。在山中,赤一邊躲避著楚王的追捕,一邊尋找著復仇的機會。他的歌聲充滿了悲傷和憤怒,回蕩在山谷之間。
一天,赤遇到了一位神秘的俠客。俠客被赤的勇氣和決心所打動,他決定幫助赤復仇。俠客對赤說:“我聽說楚王懸賞千金買你的頭,你把頭和劍交給我,我為你報仇。”赤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他說:“只要能為父親報仇,我死而無憾。”說完,赤便用劍自刎,雙手捧著自己的頭和雄劍,交給了俠客。但尸體卻僵立不倒,俠客說:“我不會辜負你的期望。”聽到這話,尸體才緩緩倒地。
俠客帶著赤的頭去見楚王,楚王大喜。俠客說:“這是勇士的頭顱,應該放到熱水鍋里,才能煮爛。”楚王聽從了他的話,開始煮頭。三天三夜過去了,頭顱竟然還沒有煮爛,反而從熱水中跳出來,睜大雙眼,怒氣沖天。俠客說:“這個人頭煮不爛,希望大王能夠親自來看看,就一定能煮爛。”楚王好奇地湊上去看,俠客趁機拔劍砍下楚王的頭,頭顱掉進熱水中。俠客也迅速把自己的頭割下,墜入熱水之中。
這下,三顆頭顱都煮爛了,無法識別出哪一個人的頭了。楚國的大臣們只好把一鍋肉湯分成三份下葬,這便形成了“三王墓”。而干將莫邪的故事,也在民間流傳了下來,成為了人們歌頌的英雄傳說,他們的勇氣和正義,永遠銘刻在了人們的心中。
中國古代志怪小說具有以下特點:
內容題材方面:
神異鬼怪主題突出:這是志怪小說最顯著的特點,主要記敘神仙、妖怪、鬼魅、靈異等超自然現象和神秘生物的故事。比如《搜神記》中各種神鬼精怪的故事,《聊齋志異》里的狐妖、鬼女等形象,這些超自然元素構建起了一個神秘奇幻的文學世界,滿足了讀者對于未知和神秘的好奇與想象。
來源廣泛多樣:有的故事來源于民間傳說、神話故事,經過作者的收集整理和加工創作而成,具有深厚的民間文化底蘊;有的是作者根據自己的見聞、想象或者道聽途說的奇聞異事編寫而成。例如干寶的《搜神記》,他在序中提到自己的創作是“承于前載”且“采訪近世之事”,既有對前人傳說的繼承,也有自己收集的新故事。
反映社會現實:雖然志怪小說多寫神怪之事,但往往曲折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比如《干將莫邪》的故事,看似是一個關于復仇的神怪傳說,但實際上揭露了楚王的殘暴和統治階級的兇惡,表現了勞動人民不畏強暴的精神。
藝術表現方面:
情節奇幻詭譎:故事的情節常常充滿奇幻色彩,想象豐富,不拘泥于常理。如《博物志》中記載的八月浮槎可至天河、人能與神仙相遇等情節,令人驚嘆作者的想象力。這些奇幻的情節設置使故事充滿吸引力,讓讀者仿佛置身于一個神奇的世界中。
敘事簡潔質樸:早期的志怪小說受史傳文學的影響,敘事簡潔,往往以簡單的語言直述故事,不做過多的修飾和渲染。例如《搜神記》中的許多故事,都是以較為質樸的語言記錄下來,沒有過多的文學技巧,但卻有著一種古樸的韻味。
人物形象鮮明:盡管志怪小說篇幅大多較短,但其中的一些人物形象卻塑造得較為鮮明。作者通過對人物的語言、行為、神態等方面的描寫,使人物具有獨特的性格特點。比如《李寄斬蛇》中的李寄,勇敢機智,敢于挑戰邪惡;《聶小倩》中的聶小倩,從一個受惡鬼驅使的女鬼轉變為善良勇敢的女子,人物形象的轉變和成長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思想內涵方面:
宗教思想的體現: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道教盛行,志怪小說中常常體現出佛、道的宗教思想和觀念。比如一些故事中宣揚因果報應、生死輪回、修仙得道等思想,反映了當時社會宗教信仰對人們思想的影響。
道德觀念的宣揚:很多志怪小說都強調善惡有報、忠孝節義等道德觀念。善良正直的人會得到神靈的庇佑或好的回報,而作惡多端的人則會受到懲罰。這種道德觀念的宣揚,既是對當時社會道德規范的一種反映,也對讀者起到了一定的教育和警示作用。
以下是一個更豐富的《畫皮》故事:
在繁華的太原城,有一位名叫王生的年輕書生。王生家境殷實,自幼飽讀詩書,卻生性有些懦弱,且對女色頗為貪戀。
一日清晨,王生像往常一樣出門散步,在薄霧冥冥的街頭,他突然看到一個孤身行走的女子。這女子身姿婀娜,背著一個小小的包袱,行色匆匆,仿佛在躲避著什么。王生心中一動,趕忙走上前去搭訕。只見這女子年方二八,面容姣好,眉如遠黛,眼若秋水,櫻桃小嘴不點而朱,一頭烏黑的長發隨意地挽在腦后,雖是一臉疲憊,卻更添幾分我見猶憐的氣質。
王生壯著膽子問道:“姑娘,為何大清早獨自一人行路?”女子抬眼,眼神中滿是哀愁,輕聲說道:“你這不相干的路人,哪里能夠理解我的憂愁,就別問了,耽誤我趕路!”王生一聽,更是好奇,連忙說道:“姑娘莫急,你若有什么難處,說與我聽,或許我能幫上一二。”女子沉默片刻,似是被王生的誠懇打動,便緩緩說道:“我的父母貪圖錢財,把我賣給城中一大戶人家當小妾。那戶人家的正妻嫉妒心極強,對我非打即罵,我實在是忍受不了這樣的屈辱,才逃了出來,如今只想尋個安身之所。”
王生聽后,心中甚是憐惜,心想如此美麗柔弱的女子竟遭受這樣的苦難,當下便說道:“姑娘如果不介意的話,我家離這里不遠,姑娘可以到我家暫作停留。”女子聽了,眼中閃過一絲驚喜,隨后又有些猶豫地說道:“這樣……會不會太麻煩公子了?”王生急忙擺手道:“不麻煩,不麻煩,能幫到姑娘,是我的榮幸。”說著,便從女子背上接過包袱,領著她往自己家走去。
女子跟著王生來到了他的書齋。書齋位于王家大院的角落,環境清幽,平時少有人來。女子把屋子前后打量了一番,發現并無其他人,便有些奇怪地問道:“怎么不見先生的家人呢?”王生解釋道:“這是我的書齋,我愛清靜,因此無人來此打擾。”女子微微點頭,說道:“這里真是一個好地方。先生如果憐惜我,讓我能夠繼續活下去,希望不要把我在這里的信息泄露出去。”王生鄭重地答應下來。
從此,女子便在王生的書齋住了下來。王生對她關懷備至,女子也對王生溫柔體貼,兩人漸漸產生了感情,過起了如膠似漆的日子。然而,王生心中始終有些不安,畢竟女子是大戶人家的逃妾,萬一被發現,恐怕會惹來麻煩。但每次看到女子那嬌美的面容和溫柔的眼神,他便把這些擔憂拋到了腦后。
有一天,王生到集市上閑逛,迎面走來了一位道士。這道士仙風道骨,目光如炬,他突然停下來,仔細地上下打量著王生,臉上露出一種錯愕的表情,然后急切地問道:“先生最近可是遇見了什么人?”王生被他這突如其來的一問弄得有些不悅,心想這道士好生無禮,便不耐煩地說道:“沒有。”說完,便準備離開。道士卻不依不饒,追著王生說:“先生邪氣纏身,怎么說沒有呢?”王生心中一凜,但又想到自己與女子相處的點點滴滴,覺得她絕不可能是什么壞人,便態度強硬地說:“我好好的,哪里來的邪氣?你這道士,莫要在此胡說八道,騙取錢財。”道士見王生不信,無奈地嘆了口氣,說道:“唉,這個世界上總是有那種死到臨頭仍然不醒悟的人!這種人真是太糊涂了!”說完,便轉身離去。
王生回到家,心中不免有些疑慮。他想起道士的話,再聯想到女子的突然出現,心中越發不安。這天夜里,他翻來覆去難以入眠,便決定去書齋看看女子。當他來到書齋門口時,發現房門緊鎖。他心中的疑慮更重了,于是悄悄地趴在窗戶邊,朝里偷窺。這一看,可把他嚇得魂飛魄散。只見屋里有一面目猙獰的厲鬼,她的臉是青色的,嘴里的獠牙森森如鐵鋸,眼睛里閃爍著詭異的光芒。此時,這厲鬼正將一張人皮鋪在床上,一只手握著畫筆在上面細細描繪。畫完之后,她用雙手將人皮提起,然后像抖動衣服一般,將人皮披在身上,瞬間變為了之前那嬌美可人的女子。
王生看到這樣的情形,心中恐懼至極,但又不敢出聲,生怕被厲鬼發現。他小心翼翼地匍匐著退出書齋,一路狂奔,想要去尋找集市上遇到的那位道士。他找遍了集市,終于在城外的郊野遇到了道士。王生一見道士,就好像抓到了救命稻草,長跪不起,請求他救命。道士說:“這個鬼物修煉到如今的地步也是很不容易的,如果能將她趕走,就不必趕盡殺絕。”于是,道士交給王生一把拂塵,讓他懸掛在寢室門口,并約他在青帝廟再相會。
王生回到家,不敢再去書齋,便在內室休息,并且將拂塵懸掛在門前。到了夜里一更天,王生聽到門口有異響,自己嚇得不敢動,就讓妻子出去瞧瞧。妻子來到窗口,只見那位女子在門口,望著那拂塵,逡巡不敢進,后來悻悻離開。又過了一段時間,女子又來了,一邊嘴里還罵道:“臭道士,用一個破拂塵來嚇唬我!好容易到了嘴中的肉,難道要吐出來不成?”說完,一把抓住拂塵,撕得粉碎。然后徑直沖入房間,出現在王生的床上,不由分說地剖開他的肚子,取出他的心臟,大搖大擺地離開。
王妻見丈夫倒在一片血泊之中,已沒了氣息,大哭不止。第二天,她讓小叔子去尋找那位道士,告知此事。道士聽后大怒:“我本來憐憫她,現在居然要害人!必須替天行道了!”他們一起來到了書齋,那女子已經消失不見了。道士抬頭四處觀望,說道:“所幸她逃得不遠。”然后問小叔子,南院是誰家。小叔子說,是他自己家。道士說,厲鬼就在他家里。小叔子感到困惑,說道:“怎么可能在我家呢?”道士說:“你家里是不是有陌生人來呢?”小叔子說:“這個我不太清楚,今天一早就趕去青帝廟找您老人家了。讓我回去問問。”
過了一會兒,小叔子回來了,說道:“果然有陌生人來。清晨時分,有一位老婦人來我家,請求在我家做傭工,我的老婆把她留下來了,現在還在我家呢。”道士大笑道:“就是這個了。”于是他們一起前去。道士揮著一把木劍,站在庭院中央,大聲喊道:“混賬的厲鬼,還我拂塵!”老婦人聽聞,神情倉皇,臉上瞬間失去了顏色,急急忙忙出門想要逃走。道士沖上前去擊打,老婦人跌在地上,一身人皮滑溜溜地脫了下來,然后出現的便是那個丑陋可怕的厲鬼。道士用木劍砍下了厲鬼的腦袋,她的軀體遂化成一堆濃霧濃水。道士即時取出一個寶葫蘆,嗖嗖嗖地把這一切都吸了進去。大家再去看那張人皮時,只見上面五官手足,無不具備。道士像卷畫卷那樣將其卷起,夾在腋下,準備離開。
這時,王妻哭倒在道士身邊,請求他施個起死回生的法術,救回自己的丈夫。道士說,他沒有這個能力,不能起死回生。王妻痛苦流涕,一定要讓他指一條路。道士沉吟片刻,說:“我的道術其實很淺薄,我給你指一個人,或許他能起死回生。”王妻忙問何人。道士說:“集市上有一個乞丐,瘋癲無常,時常躺在糞便等不潔之處睡覺。你可以嘗試請求他。如果他要羞辱夫人你,夫人你一定不能動怒。”說完便離開了。
小叔子知道集市有這么個乞丐,就和嫂子一起到集市上去了。只見這個乞丐正在唱歌,瘋瘋癲癲的,鼻涕流下有三尺長,簡直是臟得讓人無法接近。王妻跪行到乞丐面前,乞丐大笑:“美人這是喜歡我呀!”王妻便將請求的事由誠誠懇懇地說了一遍,乞丐聽后大笑:“大街上的人哪個不能當丈夫,救那個死人干嘛?”王妻便苦苦向其哀求,乞丐聽了也煩了,說道:“真是奇怪,有人死了,卻求我把他救活,難道我是閻羅王?”說完,大怒,用木杖擊打王妻。王妻忍著疼痛,默默忍受乞丐的毆打。這時,集市上聚過來看熱鬧的人越來越多了,把他們倆圍了里三層外三層。
乞丐打了一會兒,見王妻始終不反抗,便嘆了口氣,說道:“罷了罷了,看你如此心誠,我就幫你這一次。”說著,他從身上掏出一個葫蘆,在王生的尸體上倒了一些藥水,然后對著王生的肚子吹了一口氣。神奇的是,王生的傷口竟然慢慢愈合了,心臟也重新回到了他的身體里。不一會兒,王生便悠悠轉醒。
王生和妻子對乞丐感激涕零,想要重金酬謝他。乞丐卻哈哈大笑,說道:“我救人不是為了錢財,只是看你妻子心誠。以后好自為之吧!”說完,便轉身離開了。王生經歷了這場生死劫難,從此洗心革面,不再貪戀女色,一心只讀圣賢書。而那可怕的畫皮厲鬼,也成為了太原城百姓口中的一個恐怖傳說,時刻提醒著人們不要被表象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