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5章 春耕,佗缽可汗去世

  • 重生北齊
  • 只想寫寫書
  • 2502字
  • 2024-01-27 00:05:40

冬去春來,轉眼之間便已是581年三月末了。自去年開始移民以來,這小半年時間,北周和北齊一共有一百二十八萬漢人部曲遷移至塞外陸卓修筑的三十座城池里面。平均下來,每座城池也僅僅充實了四萬多人而已,這與陸卓的要求還相差甚遠。

而經過一段時間的熟悉和了解,這幾日,這些新移民又從各城池府衙里領取了各種糧食的種糧,再加上此前又給他們劃分好了開墾的荒地,各種新農具和劣馬、牛也已租借到手。

這些新移民對陸卓和大青城自然極為信任。于是,不少人便開始到府衙里詢問如何寫信給關內親友,勸那些親朋友好也遷移過來。

陸卓得知這個消息之后,立即眼前一亮,這事如果操辦得好,這些人寫信回去邀請親朋友好,說服力更大,更能吸引關內的漢人部曲遷移到關外來。

他隨即便交待了下去,讓各城池府衙發動這些新移民寫信回關內,交由關內的倚風閣派發。并下令各城池府衙組織人手幫忙他們代寫書信。

聽到府衙讓他們幫忙勸關內親朋友好遷移到塞外來,這些新移民自無不應允之理。

隨即,三十座新城的新居民在隨后幾天之內便紛紛主動前往府衙寫信。

這些書信隨即便被陸卓安排人送進關內,全部交給了倚風閣處理。

已不足兩個月便要開始春耕了,各城池外可開墾成耕地的荒地也已全部規劃好了,其他農具和牛馬、種糧也全部準備好了,如今只是缺人開墾耕種而已。

陸卓為了讓更多關內漢人部曲順利遷移至塞外的城池里,下令二十幾萬狼騎全部出動,幫忙護送、接收、安置下一批移民。

有了這些已安置好了的移民的書信,這回遷移至塞外的移民的數量立即便翻了一番不止。

在整個大青城的全力高速運轉之下,終于趕在春耕之前,通過大青城上下齊心協力的努力,再次陸陸續續從關內遷移了二百四十八萬人至三十座新城池。

這一來,三十座新城便總計容納了三百七十多萬新移民。但大量漢人部曲消失,這立即便引起了北齊和北周的警覺。

隨后,這些人立即投入到開墾荒地和春耕之中來。陸卓也給三十座城池的城守軍和所有狼騎下了道命令,全力幫助這些新移民開墾荒地和春耕播種。

有了從大青城移居至這些城池的百姓的言傳身教,這些新移民全部都跟著栽種了產量較高的土豆和地瓜等農作物,尤其是這些人聽到地瓜的產量之后,這些在關內餓怕了的新移民,他們個個眼睛都發光了。

一下子多了幾百萬人口,大青城各方面的壓力陡增。幸好陸卓不斷悄咪咪的從九龍谷中往外掏糧食加塞進各個糧倉,糧食方面倒是無憂。

而陸卓提前定下的方方面面制度也順利的推行了開來,一切按律法、制度執行,各座城池很快便運轉順暢了起來。

轉眼之間,農忙季節便過去了,那些新移民也順利的播種了各種農作物。

就在陸卓和大青城忙著春耕之時,突厥汗庭發生了一件大事,佗缽可汗去世了!

說起佗缽可汗,便得簡單介紹一下歷史上的佗缽可汗了:

【佗缽可汗(?—579年/581年,亦作他缽可汗,阿史那氏,名不詳(一說庫頭),伊利可汗阿史那土門之子,乙息記可汗阿史那科羅、木桿可汗阿史那俟斤之弟,突厥汗國第四任可汗(572年—581年在位/一說569年—579年在位)。

木桿可汗去世后,舍其子大邏便而立其弟佗缽可汗。佗缽可汗繼位后,以侄子攝圖為爾伏可汗,統領東面;弟弟褥但可汗(一說步離可汗之子)為步離可汗,統領西面。佗缽可汗在位時期,突厥強盛,擁兵數十萬,屢次進犯北周。佗缽可汗亦篤信佛教,親自吃齋受戒,曾遣使北齊求取《華嚴經》、《十誦律》等佛經。

開皇元年(581年,一說大象元年即579年),佗缽可汗去世,死前告誡兒子庵羅讓木桿可汗之子大邏便(阿波可汗)繼任可汗,但汗位最終由其侄攝圖(沙缽略可汗)繼承。

木桿可汗臨終前,舍棄自己的兒子大邏便,遺命其弟繼任可汗之位,號佗缽可汗(《周書》及《北史》作他缽可汗)。

佗缽可汗繼位后,任命侄子攝圖(乙息記可汗之子)為爾伏可汗,統治東突厥東部;弟弟褥但可汗(一說是褥但可汗的兒子)為步離可汗,統治東突厥西部。自從木桿可汗以來,突厥富有強盛,擁有數十萬兵馬,便有侵犯中原王朝的想法。

當時北周與突厥和好親睦,每年送給他們絲織的彩緞十萬段。突厥人居住在長安的,都用優厚的禮遇對待他們,穿的是有彩色刺繡的絲織品,吃的是肉,受到這種優待的突厥人經常有一千人之多。

北齊懼怕突厥入境騷擾,所以傾盡庫府中的財物賄賂他們。佗缽可汗由此更加驕傲,甚至對他的部下說:“只要在南面的兩個兒子經常孝敬我,我就不怕貧窮!”

開皇元年(581年,一說大象元年即579年。),佗缽可汗病重將死,對兒子庵邏(一作菴羅)說:“我聽說親情沒有超過父子之情。我哥哥木桿可汗沒有立他的兒子大邏便,而傳位于我。我死后,你們兄弟應該讓位于大邏便。”

同年,佗缽可汗去世,突厥國人將要擁立大邏便為可汗。但是因為他的母親出身卑微,眾人不服;而庵邏的母親出身高貴,突厥各部落首領素來尊重他。

爾伏可汗攝圖最后一個來到,對國人說:“如果擁立庵邏,我就率領兄弟們侍奉他。如果擁立大邏便,我必定堅守邊境,與大可汗兵戎相見。”攝圖年長,并且雄勇果敢,國人不敢反對他,于是最后立庵邏為可汗。

大邏便沒有成為可汗,心里對庵邏不服,經常派人辱罵他。庵邏無奈,就把汗位讓給攝圖。國人都相互議論說:“在四位可汗的兒子中,攝圖最為賢能。”于是就共同迎立攝圖為可汗,稱為伊利俱盧設莫何始波羅可汗,一稱沙缽略可汗,居住在都斤山。庵邏讓位后居住在獨洛水,稱為第二可汗(一作第三可汗)。】

如今,佗缽可汗在去世之前,和歷史上一樣,同樣要求將汗位傳給大邏便。但如今沒有了攝圖,攝圖早在前年年底便被長孫晟一箭雙“雕”給射殺了。

因此,大邏便和庵邏在佗缽可汗去世之后,雙方各有支持者,庵邏與歷史上相比,少了攝圖的支持,沒能在實力上碾壓大邏便,雙方實力不相上下。于是雙方隨即為了大可汗汗位,便互相爭斗了起來。

陸卓隨后不久便得到了偵騎的密報,大喜,便想著春耕已結束,正好趁突厥內亂之時,將自己所控制的雁門要塞以北至北海以北一帶的地盤向東、西兩面擴張,擴大三十座新建城池的防御縱深。

他隨即找來長孫晟等人商議此事,最后,陸卓決定由此前與大邏便率領的十幾萬突厥大軍纏斗了許久,最后率領五萬狼騎全身而退的秦賢負責統領八萬狼騎負責西面戰事;李靖統領八萬狼騎負責東面戰事;自己率領五千狼騎親衛以及六萬狼騎大軍居中策應。并將兩支一萬人的重騎兵分別劃歸給秦賢和李靖統領。

主站蜘蛛池模板: 恩施市| 洛浦县| 桑植县| 红河县| 吉首市| 哈尔滨市| 清流县| 潞城市| 桐梓县| 阿拉善右旗| 达拉特旗| 洪雅县| 泉州市| 墨玉县| 双城市| 九寨沟县| 呼图壁县| 宁南县| 唐山市| 哈尔滨市| 洞口县| 鲁山县| 秦安县| 塔河县| 绥宁县| 德格县| 格尔木市| 三门县| 仙桃市| 通城县| 三门县| 比如县| 肥乡县| 鄂州市| 华容县| 衢州市| 阿拉善左旗| 星座| 新昌县| 上饶市| 双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