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一番話,令滿朝文武盡皆震驚。
他們用難以置信的神情,看著此刻高高在上的天子。
他們不明白,朱乾為什么會說出這種話。
難道說他真的想到了什么能夠足以改變這多年以來都無法得以改變的殘酷現實?
朝臣中,李守國率先坐不住,急忙抱著笏板上前一步。
“陛下,您的意思是說,您有辦法讓百姓不再因為嚴寒而失去性命?”
此刻的李守國滿臉激動。
內心之中充滿了忐忑,但更多的卻是充滿了期待。
“李愛卿所言不錯!”
“來人,將東西給在朕抬上來。”
肯定的對李守國作出回應,朱乾隨即便讓早就已經準備好的太監將蜂窩煤和燒煤爐子抬進大殿,抬到滿朝文武的面前。
看著這個黑乎乎的如同蜂窩一樣的煤炭,還有旁邊那個土黃色的爐子,所有人都是滿臉困惑和不解。
他們不明白這究竟是什么東西。
為什么陛下要讓人將這個抬到大殿之上?
“陛下,這就是您所說的,能夠幫助百姓不再因嚴寒而失去性命的辦法?”
看著眼前這個東西,李守國也看不懂。
“不錯,正是這個東西!”
“你們幾個,給諸位大臣演示一下!”
“讓他們看看這蜂窩煤究竟有何效果!”
聽到朱乾的命令,幾名太監沒有猶豫便是操作了起來。
只見他們直接將蜂窩煤放進爐子里。
之后又找了一點木屑,將其丟到爐子里蜂窩煤的上邊。
輕輕用火折子將里面的木屑點燃,隨后便在一旁對著爐子口輕輕吹氣。
在滿朝文武的注視之下,木屑瞬間“彭”的一聲燃了起來。
燃燒的火焰在一瞬間便直接點燃了蜂窩煤。
原本黑漆漆的蜂窩煤也隨之開始露出了暗紅色的光芒。
看到這所有朝臣都是滿臉的困惑。
他們不明白這東西有什么用?
難道當柴火燒嗎?
正當他們滿臉不解的準備看向朱乾時,朱前卻先一步再度開口了。
“諸位大臣何不靠近一點?”
“站那么遠又如何能夠看得清,感受得到?”
突如其來的要求令朝臣滿臉不解。
不過陛下都這么說了,他們自然也只能上前靠近。
隨著一個個靠前,他們忽然發現,這個爐子周圍的溫度似乎有些暖和。
但是看著爐子里面卻并未有明火的存在,心中更是驚訝不已。
隨著時間推移,蜂窩煤似乎徹底被引燃。
爐子也在此刻散發出了炙熱的溫度。
那炙熱的溫度令朝臣感到了震驚。
“這…這……”
“這怎么會這樣?”
“這爐子竟然變得如此熾熱?這黑乎乎的東西竟然能散發出如此炙熱的溫度!簡直就是奇跡!”
“就是不知道這東西能堅持散熱多久!”
朝臣們也在此刻紛紛震驚了起來。
甚至有人開始不斷的小聲議論。
“正如諸位愛卿所看到,這叫蜂窩煤,引火可燃,能夠散發出炙熱的溫度,可用來煮制食物,也可用來驅寒供暖!”
“這每一塊蜂窩煤徹底燃燒殆盡,需要半天的時間!”
“也就是說,只要百姓將這蜂窩煤在房內點燃,其散發的熱量便能做供暖需求,從而保證他們不會因為寒冷而被凍死!”
“最重要的是,這蜂窩煤造價低廉,即便是普通老百姓,他們也完全買得起!即便是天天燒,他們也完全負擔得起!”
此言一出,滿朝皆驚!
他們誰都未曾想到,在這短短幾天的時間里,陛下竟然研制出了這么一樣利國利民的神器。
正當李守國準備為此大聲歌頌朱乾的蜂窩煤創造之時,朱乾卻先他一步繼續開口了。
“好了,接下來請諸位愛卿隨朕走上一遭,還有一樣東西要給諸位愛卿看!”
一聽這話,滿朝文武再度愕然。
之后,在朱乾的帶領之下,眾人直接來到了朱乾搭建大棚的地方。
剛來到這里,眾人便看到了這里搭建而成的幾個大棚,頓時眼中再度浮現疑惑之色。
顯然他們也看不出這個大棚究竟有什么奇特之處。
“不知陛下讓我們來此見一樣東西?究竟是什么東西?”
有一位朝臣忍不住心中的好奇,當即問道。
“朕想讓諸位愛卿看的東西就是這個!”
朱乾伸手便指向眼前的大棚。
“這…”
“恕微臣愚昧,敢問陛下,這究竟有何奇特之處?”
李守國率先上前查看了一番,但是愣是看不出個所以然,當即只好回來對著朱乾問道。
朱乾似乎意料到會是這種情況,直接領著眾人來到了大棚的一側,那是入口的地方。
輕輕打開入口,朱乾直接帶著朝臣們走了進去。
剛一走進里面,朝臣們皆是再度滿臉震驚。
只見在這大棚之中,竟然有著許多植物的幼苗,而且在剛一進入這大棚里的時候,他們也能夠十分清楚的感覺到,這大棚里面的溫度和外界的溫度有著極其明顯的差異。
“這…這……”
朝臣們見此,似乎明白了這大棚的用途,一個個心中更是驚駭萬分。
“陛下…陛下真是神人啊……”
突然,李守國沖著朱乾便是猛然跪下,嘴里更是高聲大呼。
“只要將這無煙煤以及這大棚種植技術向全國推廣,那么即便是寒冬將至,百姓便再也無需為食物而發愁,也無需為寒冷而畏懼!”
“這真的是一項壯舉,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壯舉??!”
“這無煙煤和大棚種植技術,足以載入史冊,而陛下也同樣足以因此而名留青史啊!”
李守國的這一番大喊,似乎就像是一個信號。
百官也紛紛開始對朱乾歌頌了起來。
但朱乾對此卻不為所動,而是直接擺了擺手。
“行了行了,你們就別恭維了!”
“東西你們也見完了,用途你們也清楚,接下來朕可要布置任務!”
“從即日起,全國各地開始推廣無煙煤和大棚種植,務必保證寒冬降臨之前,我大明百姓皆會此技術!”
就在這時,其中一名朝臣似乎想到了什么,糾結片刻后,最終上前問道:“敢問陛下,藩王等地是否也要推行此技術……”
此言一出,滿朝文武皆是一驚。
有些人心中更是為此而感到不安和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