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安居平五路?
- 相父諸葛亮:開局坦白現代留學
- 樹上七個喵
- 2290字
- 2023-12-18 00:01:00
確定了炎漢今后的大戰略,諸葛亮的臉色卻沒有絲毫放松:
“如今的曹魏,趁著先帝駕崩的時候,妄圖使用雕蟲小計,來摧毀我們炎漢的防線。
“陛下也聽到了李邈所言,其實,曹魏中沒有節氣的臣子們,寫了很多信,勸降蜀中的將領和文臣。
“雖然大家都感念先帝知遇之恩,想要報答給陛下。
“但是今日的炎漢,的確處于危急存亡的關頭。”
劉禪點了點頭,表示贊同諸葛亮的話語。
如今父皇新喪,主少國疑,內外交困,的確是危急存亡的關頭,現在的局勢,和之前劉備敗軍新野,不遑多讓。
《殿中對》是從大戰略角度的總體規劃藍圖,《武器代差理論》也是從大戰略角度的總體規劃藍圖。
分析完大戰略之后,更要著眼于小事件,從小事做起,一步步將大戰略完成。
炎漢局勢雖然艱難,不過看著面前四輪車兒上,羽扇輕搖的相父諸葛亮,劉禪就說不出的安心。
劉禪忽然想到了什么,笑著問向諸葛孔明:“相父安樂否?”
諸葛亮聽到劉禪的問詢,面龐上,慈祥的微笑變得有些苦澀:
“陛下莫要玩笑,安居平五路,實非臣之所能。”
所謂安居平五路,便是在《三國》之中,劉備新亡的時候,魏國司馬懿獻計曹丕,以五路大軍,攻打益州:
以隴右羌兵十萬,先從旱路取西平關;
以南蠻王孟獲起兵十萬,攻打益州、永昌等郡;
以孫權起兵十萬,攻兩川峽口,徑取涪城;
以降將孟達起上庸兵十萬,西攻漢中;
以大將軍曹真率兵十萬,攻打陽平關。
五路兵馬,共計五十萬,氣勢洶洶,還修書數十封,勸降益州諸臣。
《三國》中的諸葛孔明,在家安居不出,便平定了五路大軍的圍攻,可謂是神乎其技。
“丞相可還安樂否?”這句經典的臺詞,便是《三國》中劉禪被五路大軍壓力,迫不及待求教諸葛亮時,問出的話語。
劉禪聽到諸葛孔明謙虛,繼續夸贊道:
“《三國》之中的相父,智慧過人,幾近妖孽,固然當得上臥龍的贊美。
“但我認為,那些都是一些計謀上的小智慧罷了,仍然沒有描繪出相父您真正的大智慧啊!”
諸葛亮輕輕搖動鵝毛扇:
“陛下您的贊揚,讓臣受之有愧。
“方才您講述的歷史,讓我明白了,應該如何才能最好的破解,曹魏想要殲滅我們的計劃。
“臣一定盡臣所有的能力,來抵抗曹賊的進攻。”
諸葛亮話語極其謙虛,但羽扇輕搖,又無比的輕松寫意,似乎從來就沒有把這五十萬曹魏大軍,放在心里面一樣。
劉禪看著諸葛亮臉上的輕松寫意,心中一片安定。雖然劉禪也知道,所謂的抵抗曹魏大軍,絕對不會像諸葛亮面龐上表露出來的這樣輕松。
可畢竟到了具體的謀劃方面,劉禪雖然不想承認,但還是無奈的認可:
在信息幾乎相等的情況下,他不會比諸葛亮做的還要更完美。
換句話說,劉禪只要不扯后腿,就是最大的幫助了。
劉禪只好點了點頭:
“內政、外交、軍事上的關鍵大事,相父您都可以最終決斷。
“我有了什么過失,您也應該及時的提出,以免我太過草率,耽誤了國家大事。
“我對相父只有一點期盼。”
諸葛亮聽到劉禪所說要求,停止羽毛扇子的揮動,眼睛看著劉禪,滿是慈愛。
劉禪從桌子上拿過了一杯熱水,熱水中漂浮著數粒枸杞,遞給諸葛亮:
“相父謀國辛苦,可千萬注意保重身體。
“五丈原的憾事,朕一定不會讓它重演!”
諸葛亮接過劉禪手中的養生枸杞,眼圈不由的有些泛紅。
劉禪出生的那一年,正是諸葛亮初出茅廬,追隨先帝那一年。
劉禪這孩子,可以說是諸葛亮看著成長的。孩子長大了啊!
諸葛亮有些哽咽:
“臣受陛下重托,漢室不興,舊都不還,哪敢不愛惜身體。”
枸杞水入喉,諸葛亮莫名地感到一陣舒爽,甚至近些天時時作痛的后腦都輕松了許多。
如今陛下想要實行《武器代差計劃》,身邊總要有一個出謀劃策的幫手才好。
諸葛亮在腦海之中,想到了一個人,馬謖馬幼常。
“陛下,臣舉薦一人,跟從陛下身邊,研討典籍,出謀劃策,何如?”
劉禪點了點頭:“相父舉薦,自然是可的。不知此人是我炎漢哪位賢人?”
諸葛亮舉薦的名字到了嘴邊,卻如何也說不出口,手上搖扇子的幅度都降低到了幾乎不動。
這個人,若是按照《三國》中的描述,便是他諸葛孔明一生,用人的最大敗筆啊。
“陛下,此人確實文采過人,胸有韜略,臣常常和他討論治理國家的大政方針,軍隊的戰爭謀劃。
“此人經常有天才一般,讓人意料之外的回答。”
劉禪看著諸葛亮尷尬的表情,和對此人的形容,臉色頓時大變!
他知道了諸葛亮所說之人是誰,那不就是讓我相父六年辛苦沉淀,一舉北伐卻不建功。
靈機一動蠢才般棄城上山,丟了街亭之后還有臉跑回成都的一軍統帥嗎!
“馬謖?”
“馬謖。”
劉禪猜測的名字,和諸葛亮認命一般說出的名字,碰撞在半空,又摔在了地下,挖出了三室一廳,御書房陷入了詭異的沉默。
半晌,劉禪開口道:
“此人,確實應該在朕的身旁,為朕出謀劃策。
“明日,不,今日,便請馬謖來到皇宮,陪伴朕學習經典,討論國策。
“朕立刻賜給他距離皇宮最近的宅邸。
“只要馬謖不請命領兵出戰,其他什么事情,朕都答應于他!”
諸葛亮看著劉禪夸張的表情,笑得很安心。諸葛亮在聽到《三國》中,馬謖失街亭之后,便明白,這件事情,真的是馬謖能夠做出來的。
既然他沒有繼承自己衣缽的才能,讓他陪伴劉禪,出謀劃策,也是一個好的歸處。
諸葛亮向劉禪舉薦完馬謖之后,又請教了幾件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
劉禪熟讀各個版本的三國,依照諸葛亮提出的問題,從各個角度,回答了諸葛亮的疑惑。
看著相父羽扇揮動的越來越快,臉上也是越來越輕松寫意。
劉禪心中,便像是落在了一塊兒大石頭,無比的安心。
看來,劉禪在到未來留學的時候,選擇了解各種版本的《三國》,是非常正確的;
劉禪在回到炎漢之后,選擇直接向諸葛亮坦白,他所知道的一切歷史知識,也是非常正確的選擇。
談論了許久,諸葛亮仍有些意猶未盡,但軍政政務繁雜,只能無奈告辭。
劉禪將諸葛亮送到御書房之外,看著諸葛亮的四輪車漸行漸遠,走向皇宮之外,揮手大喊:
“相父,一定要保重身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