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求追讀)難道江東不是這樣的嗎?
書名: 相父諸葛亮:開局坦白現(xiàn)代留學作者名: 樹上七個喵本章字數(shù): 2015字更新時間: 2024-01-09 17:00:00
江東使者張溫詰問的話語說出,大殿中的炎漢臣子們都是心中懸著一口氣,直到看著諸葛亮臉上平靜如水的神情,方才淡然下來。
炎漢的臣子之中,出使江東的使臣鄧芝,感觸比其他炎漢的臣子們,都要更加深刻一些。
鄧芝的腦海中,想到了曾經(jīng)在東吳大殿之上,曾經(jīng)和吳王孫權的對話。
“我原本誠心想與益州和善相親,但恐怕益州之主年幼,國小而大勢困頓。
“如果曹魏乘虛進攻益州,益州不能保全自己,因此孤就對是否和益州結(jié)盟,感到十分猶疑了。”
“我主劉禪少年英才,繼承大位,便有著宏偉的志向和愛民的情懷。”
……
當時,孫權對鄧芝這句話沒有太過于反駁,但也并不意味著承認了鄧芝的說法。
如今,張溫出使炎漢,詰問的話語之中。一方面是問詢城墻和宮殿,另一方面是問詢炎漢能否抵擋北方的曹賊與國內(nèi)的叛亂。
但張溫這番話語之中,更深刻的一層含義,卻是在詰問,鄧芝在東吳所說,是否是真實的情況。
劉禪真的如鄧芝所說一樣賢能,能夠有資格成為炎漢的皇帝,在東漢末年三國割據(jù)的牌桌上坐下!
幾個月前,鄧芝在江東大殿之上,刺出去的鋒利寶劍,如今被江東的臣子帶回了炎漢。
如果能夠想到今天的場景,當時在江東的宮殿之上,我還會那樣回答嗎?
鄧芝低著頭,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擔憂。
炎漢的諸位臣子,心中不論是如何想法,神色中都充滿著擔憂和焦急。
炎漢的皇帝劉禪,坐在并不雄偉的宮殿中,卻是臉色如常。
劉禪的心中,毫無波動,甚至有點想笑。張溫的這個詰問,看上去無懈可擊,可是卻渾身都是漏洞。
按照后世留學時候的水平衡量的話,那就是九年義務教育之中,上過第八年的孩子們都能夠拿出一篇課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回答。
當然,在現(xiàn)在,限于知識水平的普及,可能沒有太多人能夠回答。
劉禪腦補一瞬,笑了笑,看著張溫回答道:
“古代的賢人曾經(jīng)說過:
“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更何況城墻呢?
“威懾天下不能靠武器裝備的強大。更何況雄偉的皇宮呢?
“先帝曾經(jīng)教導劉禪,只有賢明、品德高尚的人,才能讓人信服。
“在治理國家的時候,不要以為壞事很小就去做,不要以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
“劉禪謹記在心,絲毫不敢忘卻。
“因此,才能夠得到將軍趙云、李嚴、魏延等人的幫助,鎮(zhèn)守益州四方,抵御叛亂的漢賊。
“也正是因此,劉禪才能夠得到丞相諸葛亮的幫助,治理益州內(nèi)部,讓百姓安居樂業(yè),以免造成災禍。”
劉禪的聲音在大殿之中響起,幾句話語,便將江東使臣張溫詰問的語句,悉數(shù)解答。
并且劉禪的回答,引經(jīng)據(jù)典,又結(jié)合了炎漢現(xiàn)實情況,有理有據(jù),令人信服。
聽到炎漢君主劉禪的回答,大殿之中,炎漢的臣子們不約而同地松了一口氣。
就連一旁丞相諸葛亮臉上的笑容,也是越發(fā)的慈祥可親起來。
諸葛亮看著劉禪侃侃而談,眼前不由地浮現(xiàn)出來先帝還在時候,和諸葛亮促膝長談的畫面。
主公,你可知曉,劉禪這個孩子,已經(jīng)長大,繼承了你的事業(yè)啊!
江東使臣張溫,聽著劉禪的回答,臉色卻是變得晦明難辨起來。沒有一個人知道,張溫聽到劉禪此番的回答,究竟是高興多一些,還是失望多一些。
劉禪環(huán)視的大殿之中,諸人的反應,在停頓了片刻之后,繼續(xù)說道:
“朕能夠得到趙云、李嚴、魏延等將軍,諸葛亮、楊儀、馬謖等賢人。
“不僅能夠抵御北方曹賊的攻擊,能夠安定炎漢南部的叛亂。
“還能夠繼承炎漢二十五代先祖的事業(yè),洗刷桓靈二帝的恥辱。
“興復漢室,還于舊都,三振炎漢!”
劉禪說到最后,聲音鏗鏘有力,回音在宮殿之中,久久不能停止。
大殿中的所有炎漢的臣子,聽到劉禪所說,都不由自主地挺起了胸膛,不約而同地重復著劉禪的誓言:
“興復漢室,還于舊都,三振炎漢!”
“興復漢室,還于舊都,三振炎漢!”
……
炎漢的宮殿之中,群臣的誓言聲音,交織在一起,震天動地。
炎漢的臣子們,大多數(shù)心中都是有些復興漢室的理想的。在劉禪的引領和氣氛的烘托之下,一個個臉龐都顯得堅毅又有神采。
張溫等東吳的臣子們,看著大殿之中,此時炎漢臣子們的反應,心中都有些震撼。
劉禪等到大殿之中的氣氛稍稍平和下來之后,把目光繼續(xù)聚焦在張溫身上:
“朕想問一下您,難道在江東,吳王的麾下。
“抵抗北方的曹賊,依靠的是城池的堅固。
“平定治下的賊子,依靠的是宮殿的雄偉。
“而并非如炎漢一般,依靠著復興漢室的信念、君臣一心的堅守。
“是這個樣子的嗎?”
劉禪此時的聲音并不如何高亢,反而是一片平靜,平靜地就像是在敘述一件與自己毫不相關的事情。如同站在萬丈雪山之上,俯瞰著地面上張牙舞爪的麋鹿。
這種語氣的問詢,攻擊性可能不是最高,但侮辱性卻是拉滿了。
炎漢所有的臣子,聽到劉禪不失禮儀的嘲諷,心中都是暗暗的舒爽。
方才吳國的使者張溫,用城墻的雄偉和宮殿的威嚴,來暗示炎漢、暗示炎漢的皇帝劉禪無能。
到現(xiàn)在,面對炎漢皇帝劉禪的詰問,張溫又會如何反擊呢?
也許會無能狂怒,憤怒大吼?
也許會斤斤計較,言語糾纏?
這一幕,令大殿之上所有的炎漢臣子,心中感到無比的期待。
可令大殿之上絕大部分人都沒有想到的是。
吳國的使臣張溫,甚至都沒有試圖反唇相譏,而是直接向劉禪行了最高的禮節(jié),恭敬地說道:
“您不愧是炎漢的皇帝,真的讓張溫佩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