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讀者
普通報紙總是刊登有關人和人的故事,而孩子們更有興趣了解小獸、小鳥和昆蟲是怎樣生活的。
森林里發生的事不比城市里的少。那里也有活兒要干,也有快樂的節日,也有不幸的事發生。那里也不乏英雄和強盜。而城里的報紙在這方面少有報道,如此一來,森林新聞的全貌就無人知曉了。
比方說,有誰聽到過列寧格勒州數九寒冬的時候,沒長翅膀的蚊子從地里鉆出來,赤腳在雪地里亂跑?哪張報紙上你能讀到森林的一群大高個兒駝鹿群毆、候鳥大規模遷徙、沼澤野雞徒步穿過整個歐洲的令人發笑的旅行?
所有這些有趣好玩的故事都能在《森林報》上讀到。
《森林報》每月一期,每年共十二期。我們已匯編成了一本書。每一期的內容包括:編語、森林記者發回的電報和來信注1、打獵的小故事等。
我們的森林記者都有哪些人呢?那些孩子、獵人、科學家和森林工作者都是。他們走進森林,野獸、鳥類和昆蟲都能引起他們的興趣,他們記錄森林里各種趣聞并郵寄到我們編輯部。
1927年注2,《森林報》單行本出版。之后再版八次,每次都有新的章節補充。
我們曾選派一位特約記者去采訪非常有名的獵人瑟索伊·瑟索伊奇,他們一起去打獵。當圍著篝火休息的時候,瑟索伊·瑟索伊奇常常會講起自己的那些冒險經歷。我們的特約記者記下這些故事寄回編輯部。
每期報紙都會附有問答游戲,我們稱之為“競猜”。這種競猜游戲里,讀者的競賽體現在回答問題的準確度上。誰讀報認真,誰就能輕松答對大部分問題。每答對一道題可積兩分。
推薦我們的讀者聚在一起玩競猜游戲:把問題大聲讀出來;參與競猜的把所有答案都寫在紙條上,每個人寫自己的。許多問題,譬如類似“長腳秧雞有多高”這樣的問題,最好別信口回答,而是約好過幾天再答。利用這段時間親自去一趟林間草地,仔細觀察長腳秧雞,就會明白它有多高了。
《森林報》在列寧格勒注3創刊和出版發行。這是一張州報,幾乎所有報上刊登的新聞都發生在列寧格勒州或者列寧格勒市。
但是我們國家幅員遼闊,以至于最北方暴風雪肆虐、血管都快凍僵的時候,最南方卻烈日高照、鮮花盛開;最西邊孩子們準備上床睡覺的時候,最東邊孩子們已經睡醒起床啦。所以《森林報》的讀者不只是希望能從報上了解列寧格勒州內的新聞,還希望能知道同一時間俄羅斯四面八方發生的故事。因此,為滿足讀者的愿望,我們《森林報》開辟了一個“無線電廣播”記者專欄,取名叫“祖國各地”。
對于同學們的工作和優秀事跡,我們都進行了系列報道。
我們開辟“通告”欄目,舉辦“銳眼選拔賽”,優勝者獲得“銳眼”稱號。
我們還邀請生物學博士、植物學者、著名作家尼娜·米哈伊洛芙娜·巴甫洛娃女士撰寫了關于我國一些有意思的植物的作品,在《森林報》刊發。
我們的讀者應該了解大自然中的生活,如此才能改造自然,才能與動物、植物和諧相處。
要知道,等到《森林報》的讀者長大了,他們將培育出令人稱奇的新植物品種,還將管理好森林,為祖國服務。
……但為了避免適得其反,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首先必須非常熱愛并很好地了解祖國大地,認識動植物和了解它們的生活才行。
《森林報》最新重印的第九版注4經過了重校和增補。我們刊出了《年,是一首十二個月的太陽長詩》。對生物學博士尼·米·巴甫洛娃的“農莊日歷”報道,我們進行了大量增版刊發。軍事記者們發來有關森林巨獸的格斗廝殺,我們也一并登載。對于釣魚愛好者,我們有一個欄目“祝捕魚滿載而歸!”。
注1 來信原稿用*號標注。(原注。除注明“原注”外,其他均為譯注。下同。)
注2 原文如此。但根據史料記載,應為1928年。
注3 列寧格勒:今圣彼得堡,是列寧格勒州的首府。
注4 第九版:即1958年版,是由該書作者本人編輯出版的最后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