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錢塘潮傳說故事
- 山海經(jīng)民間故事系列編委會主編 孫小小繪
- 1018字
- 2023-12-01 15:17:28
海寧潮的由來
過去,錢塘江來潮,跟其他各地的潮水一樣,既沒有潮頭,也沒有聲響。
這一年,錢塘江邊來了一個巨人,這個巨人真高大啊,一邁步,就從江這邊跨到江那邊去了。人們不曉得他叫什么名字,因為他住在錢塘江邊,就叫他“錢大王”。
錢大王力氣很大,他扛著自己的那條鐵扁擔(dān),常常挑些大石塊放在江邊,過了沒多久,就堆成了一座又一座大大小小的石頭山。
平時,錢大王在蕭山的蜀山上,敲巖石,引火燒鹽,燒了三年三個月,燒出的鹽,都堆得像座高山了。
這一天,他準備把鹽挑到江北去,可是這么多鹽只夠他裝滿扁擔(dān)一頭,他就在扁擔(dān)另一頭放上幾塊大石頭,放在肩上試試,正合適,于是就挑起來,走啦。
這時候,天氣熱啊,錢大王走到錢塘江邊,想避避太陽,就放下?lián)有獣海瑳]想竟打起瞌睡來。
可巧,正好碰上東海老龍王出來巡江,潮水擁著龍王,慢慢漲了起來,漲呀漲,漲呀漲,竟?jié)q上岸,把錢大王這堆鹽都慢慢溶化了。
東海龍王聞聞,怪呀,水里哪來一股咸味呀?而且愈來愈咸,愈來愈咸。東海龍王受不了啦,掉轉(zhuǎn)身子就逃,逃進大海,沒想到潮水跟著涌進海,把整個汪洋大海的水都弄咸了。
錢大王一覺醒來,兩眼一睜,看見扁擔(dān)一頭的石頭還放在硤(xiá)石——這就是如今有名的硤石山。另一頭的鹽呢?卻沒啦。
錢大王找來找去,找不著鹽,一低頭,聞到江水里有咸味,心想:哦,怪不得我的鹽沒啦,原來被東海龍王偷去了!不覺怒從心起,舉起扁擔(dān)就打海水。
一扁擔(dān)打得水里大大小小的魚兒都震死了;兩扁擔(dān)打得江底的水都翻了身;三扁擔(dān)打得東海龍王受不住,慌忙冒出水面,打躬作揖求饒命。
東海龍王戰(zhàn)戰(zhàn)兢兢問錢大王,究竟是什么惹著了他,發(fā)了這么大的脾氣!
錢大王氣得圓睜兩眼,大聲喝道:“該死的龍王,你把我的鹽都偷到哪兒去啦?”
東海龍王這才明白海水變咸的原因。連忙賠了罪,說自己巡江不小心,把那些鹽溶化了。
錢大王聽了心中著惱,舉起扁擔(dān),真想把東海龍王砸個稀巴爛。東海龍王慌得連連叩頭求饒,并答應(yīng)用海水曬出鹽來賠償錢大王;以后漲潮時,一定連喊帶叫,免得錢大王睡著了,聽不見。
錢大王聽到這兩個條件還不錯,便饒了東海龍王,把自己那根扁擔(dān)向杭州灣口一放,說道:“以后潮水來時,得從這兒叫起!”

東海龍王連聲應(yīng)著,錢大王這才高高興興地走了。
從那個時候起,潮水一進杭州灣,就伸長脖子,“嘩啦,嘩啦!”一路吼叫著。潮水漲到錢大王坐過的地方,脖子伸得挺高,叫得也挺響,這個地方就是海寧,即今天的鹽官。舉世聞名的“海寧潮”就是這樣來的。
這里,是人們觀潮的最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