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首席弟子
- 心靈俠探王陽明
- 奈文貓
- 5965字
- 2024-02-01 02:40:53
“咚咚咚!”
在王守仁敲響王氏家族在余姚的大門時,只聽到一個操著中州口音的男聲響起,那是一個熟悉而又久違的聲音。隨著一聲嘎吱,大門輕輕開了一條縫,顯露出門中人的面容,正是王守仁意想不到的老友王德用。王守仁的驚訝之情溢于言表,他的臉上刻滿了驚喜和懷舊之情。
“德用,怎么會是你?”王守仁的聲音中充滿了驚異,他的眼神中閃爍著回憶的光芒。“你是何時回到老家的?”他繼續追問,仿佛想從王德用的嘴里得知更多未曾聽聞的故事。
王德用,面容滄桑卻又透露著一股不屈的堅韌,只是微微一笑,示意王守仁先進門,同時迅速接過王守仁背上的行囊,輕手輕腳地引領他進入宅門。門后是一片寬敞的庭院,院中松柏挺立,古色古香的建筑在陽光下顯得格外莊重。
王德用在將沉重的宅門關上后,才開始講述他與邵筠的旅程。“公子你不知道,邵筠那小丫頭真是厲害。她帶著我一天能走十幾里路,加上后來換乘水路,我們不到十五日就回到京城了。”王德用的聲音中充滿了對邵筠的敬佩和贊賞,仿佛那個小女孩不僅是他的旅伴,更像是他心中的英雄。
王守仁聽著王德用的描述,眼中閃過一絲復雜的情感。他對邵筠的身手和能力早有所聞,但聽王德用這么一說,還是感到頗為驚訝。
“回到京城后,邵筠幫你把信送到了刑部,而我就回家報了你的安全。”王德用繼續講述,“后來夫人知道你在九華山養病,猜想你痊愈后肯定會先回老家,我們就決定先回來等你。”
隨后,王德用還頗有興致地描述了他們從京城回到余姚的旅途所見所聞。他提及沿途的風景,古鎮的繁華,還有路上遇到的各色人物。他的口中仿佛裝著一本活生生的旅行筆記,把那一路上的風景和奇遇娓娓道來。
王守仁聽著王德用的敘述,心中涌起一股溫暖。
走進房間的正堂,王守仁的步伐沉穩而莊重。他面對著自己的叔父王袞,深深地鞠了一躬,表達了自己的敬意。王袞的面容刻滿了歲月的痕跡,眼中卻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他回以和藹的笑容,對王守仁點了點頭,顯得十分欣慰。
隨后,王守仁跟隨王德用來到后面的瑞云樓。這座樓宇古色古香,木質結構透露出一股沉穩的歷史感,樓內擺放著古琴和幾卷古籍,顯得雅致而又充滿學問。王守仁的心中涌起一股熟悉感,這里承載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時期的回憶。
王德用小心翼翼地將王守仁的行李放置好,然后從一旁的小柜子里拿出了一封精致的書信,遞給了王守仁。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敬意:“公子,這是李夢陽先生給您的信,他托我親自交給您的。”
王守仁接過信件,微微頷首表示感謝。王德用輕聲告辭,輕手輕腳地退出了房間。王守仁打開信件,只見信紙上行云流水般的書法,透露出李夢陽的文采。信中除了關切地問候王守仁的安危,還提到了李東陽今年多次申請致仕,以及他對朝廷局勢的擔憂。李夢陽的語氣中充滿了憂慮和期待,他希望王守仁能早日回京,共同助力朝政。
信的末尾,李夢陽還津津樂道地描述了他在京城所經營的詩社茶館,這是文人雅士聚會討論的地方。他熱情邀請王守仁再次加入他們,共同品鑒古今文章。
王守仁合上信件,臉上浮現出苦笑,搖了搖頭,似乎對李夢陽的想法感到無奈:“獻吉是個忠心耿耿的臣子,錚錚鐵骨的文人,但對于朝局的紛爭,他似乎太過天真……”
突然,一聲清脆的少女音打破了房間的靜謐:“哥!哥你終于回來了!”隨著這聲音,一個身影像春風般涌進了房間,那是王守仁的妹妹云卿,一個活潑可愛的少女,她的眼中閃爍著對哥哥的敬愛和思念。
緊隨其后,另一道聲音也從門外傳來:“云卿!別跑那么快,小心摔倒!”那是妻子諸妙儀的聲音。聽得出她的語氣中帶著慈愛和擔憂,同時還帶著一絲氣喘吁吁的疲憊。
王守仁站起身,迎向門口,臉上洋溢著溫暖的笑容。
啪的一聲,房門緩緩推開,揭示出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女站在門口,她的身姿嬌小,挽著一個俏皮的發型,身著一件簡樸卻干凈整潔的侍女裝束,初看之下,她似乎與府里的女仆無異。然而,近觀便可發現,她的五官別有一番靈動之美:圓潤的臉龐,兩條細長的眉毛下嵌著一對閃爍著機智光芒的丹鳳眼,小巧的鼻子下,是一張似櫻桃般紅潤的小嘴。她的美不在于驚艷,而在于那種天真無邪和活潑的氣質,給人一種清新脫俗的感覺。
“云卿妹妹?”王守仁驚喜地叫道,他從未想過這次回來能遇見自己的妹妹——王云卿。她已經從贛州歸來,在他心中,她仍是那個稚嫩的小女孩,而現在,她已經長成了一個青春少女。
“你什么時候從贛州回來的?真是不得了,都長這么大了?上次見你的時候,你才剛剛會說話。”王守仁輕輕地摸了摸眼前女孩的頭,眼中滿是寵溺和愛憐。
王云卿嘴角揚起一抹俏皮的笑容:“年初就回來了,因為叔父說我也該談一門親事,不然成了老姑娘就沒人要了!”模仿著叔父的語氣,她說完后半句,隨即忍不住先笑了出來。
就在這時,諸妙儀從外面走了進來,她一邊走一邊輕聲喘息,顯然是匆匆忙忙趕來的。她走到王云卿身邊,也輕輕摸了摸她的頭,帶著一絲戲謔:“人家云卿天天都在宅門口等你,都快成望夫石了!”這句話一出,王云卿笑得更加開懷,捂著肚子蹲在地上,一副歡樂的模樣。
王守仁在旁邊看著,臉上浮現出溫暖的笑容,他走上前一步,輕輕握住了諸妙儀的手,語氣中帶著深深的歉意和感激:“妙儀,這次又讓你擔心了……真對不起。謝謝你這么快就趕回來等我!”說完,他眼神深情地凝視著諸妙儀,那眼神中仿佛隱藏著深深的愛意和無盡的話語。
王云卿的突然提醒就像一陣微風,打破了屋內的平靜。她從地上爬起來,拍了拍身上的灰塵,一臉認真地對王守仁說:“對了,哥,最近有個年輕的秀才來上門找你好幾次。我們告訴他你在九華山養病,可能要過一段時日才回來。所以他每隔五六天就會來府上拜訪。”
王守仁的眉頭微微一皺,這突然出現的秀才引起了他的好奇。他輕輕摸著自己的胡子,沉思地問道:“哦?他有沒有留下名刺或者直接說出自己的姓名?”
“嗯……嗯……”王云卿沉思地抓著自己的發髻,眼睛望向天花板,努力回想著。片刻后,她帶著一絲不確定地說:“好像是叫許……不是許,是徐……徐愛。對,就是徐愛!”說完,她轉向諸妙儀,眼神中似乎尋求著確認。諸妙儀微笑著點了點頭,似乎是對王云卿的記憶表示認可。
正當他們交談之時,外面傳來了一陣敲門聲,聲音從前院傳來,隨即王守仁聽到了王德用正準備去應門的吆喝聲。空氣中仿佛彌漫著一絲緊張與期待。
“說曹操曹操到!估計又是那個年輕人。”諸妙儀用衣袖掩著嘴,對著王守仁輕聲笑道,“伯安,你要不要去見見他呢?”
王守仁的目光中閃過一絲思索,他站起身,表情變得嚴肅而謹慎。“可以,我去看看。這位徐愛先生,或許他的來訪并非簡單的拜訪。”他的心中泛起一絲猜測,這位年輕的秀才恐怕并不是普通的訪客,背后或許隱藏著他未曾知曉的故事和秘密。
“我來領路!”
隨著王云卿活潑地一跳一蹦領路,王守仁不禁搖頭嘆息,感受著妹妹那種仿佛男孩般的精力和活力。他回頭向妻子諸妙儀低聲說道:“云卿從小跟著贛州的六個表兄弟一起長大,這丫頭現在像個假小子。她若能嫁得出去,那就好了。”他們一邊輕聲交談,一邊朝著正堂走去,臉上帶著淡淡的笑意。
踏入正堂,王守仁的目光立刻被堂中那位等候的年輕男子吸引。男子身材中等,大約七尺左右,身穿一襲灰藍色的布袍,頭上簡單地束著頭巾。他的面容俊朗,瓜子臉龐上兩道濃眉下是一雙神采飛揚的大眼睛,高挺的鼻梁下方是兩片薄薄的唇。他整個人散發出一種通透的清涼感,仿佛不屬于這塵世,令王守仁不由自主地生出一絲驚異。
男子見到王守仁,立刻恭敬地行禮:“晚生徐愛,字日仁,特此拜見先生!”他的聲音洪亮而清新,聽起來令人感到十分舒服。在他的言行舉止中,透露出一種不俗的氣質和教養。
王守仁連忙上前,將徐愛扶起,拉著他的手說:“初次見面,何須如此大禮。我們坐下說話吧!”他的聲音溫和,帶著一種長者的慈悲和包容。王守仁的目光中閃爍著一絲好奇和探究,他意識到這位年輕人的拜訪絕非尋常。
兩人落座后,諸妙儀和王德用便去準備茶點了。屋內的氣氛一時變得靜謐,只有窗外偶爾傳來的鳥鳴聲打破了這份寧靜。王守仁探身向前,眼神中充滿了好奇與探究:“日仁賢弟,你我素昧平生,為何三番五次來找我,一見到我就叫我先生呢?”
徐愛的臉上露出一絲尷尬的笑容,他深吸了一口氣,仿佛在準備將一個長篇大論傾訴出來:“先生,這可是說來話長啊……”王守仁的目光緊緊鎖定在徐愛的臉上,似乎想從他的表情中尋找答案。徐愛看到了王守仁的示意,便接著說道:“去年年末,我剛剛考中秀才不久,家中突然來了一個奇怪的外地客人,他點名要找我。”
徐愛頓了頓,輕輕咳嗽了一聲繼續:“等我見到此人之后,便是大驚失色,因為他正是那個讓無數江南文人傾倒的唐寅唐伯虎!先生,您不知道,我當時驚得坐在了地上。”說著,他的臉一下子漲得通紅。
“唐伯虎說他來找我的目的是讓我了解一下你們所發現的一些秘密,而我也與這個秘密有關。”徐愛說著,露出了一絲尷尬的笑容,覺得自己的話有些拗口。
“哦?那伯虎都與你說了些什么?”王守仁摸著下巴,語氣中透露出濃厚的興趣。
“他跟我提到了有關至寶、桃源鄉和良知的故事。如果告訴這些事情的人不是那個名滿天下的才子唐伯虎,我肯定會認為那人瘋了,因為這些事情實在是太匪夷所思了……!”徐愛的語速越來越快,眼中閃爍著激動的光芒,隨后他似乎意識到自己的失態,稍稍收斂了情緒。
“原來伯虎把所有的事情都告訴你了,但說過為什么要告訴你這些嗎?”王守仁的眉頭緊鎖,語氣中透露出深深的思索。他感覺這一切背后必定有更深的意圖,而這一切似乎都與徐愛有著莫大的關聯。
徐愛的臉上露出一絲微妙的表情,他微微頷首,繼續說道:“唐伯虎一開始對此事是諱莫如深,只是說我也與整個事件有關。但后來有一天晚上,他喝醉了,我便趁機向他套話。”說著,他對王守仁笑了笑,眼神中閃過一絲狡黠。
“他那時醉言醉語,告訴我說,這一切的安排都是張三豐的主意,因為他預見了接下來可能發生的歷史。”徐愛的眼中閃爍著一種難以言喻的興奮,“聽到這些,我確信唐伯虎并非開玩笑。于是等到他酒醒后,我再次詢問,他便將在瘦西湖遇見張三豐的事情告訴了我。”
“哦?又是張三豐?”王守仁陷入沉思,他知道張三豐道行高深,而且深諳天機,若真如徐愛所言,張三豐的出現必有深意,“這位張真人究竟有什么打算呢?”他自語道。
這時,王德用和王云卿端著茶點走進了正堂。王云卿輕盈地走到徐愛跟前,將一杯熱茶放在他面前的桌案上,笑著說:“你的名字叫徐愛,對吧?好清秀的名字,乍一聽還以為是哪家小姐的芳名呢?”說完,她先是咯咯地笑了起來,看得一旁的王守仁不由得搖頭,卻也在心中感嘆妹妹的天真無邪。
徐愛的緊張情緒明顯在面對王云卿時達到了頂峰。他的話語中帶著一絲顫抖,似乎是在努力壓制自己的情緒,他的目光緊盯著眼前這位既大方又活潑的女孩,心中充滿了敬佩和好奇。
“小……小姐,小生正是徐愛。可……可否請教小姐芳名,前幾次走得匆忙,未曾問過。”徐愛的聲音略帶顫抖。
王云卿似乎并未察覺徐愛的緊張,她輕松地回答,語氣中帶著一絲俏皮:“本姑娘叫王云卿,記住了吧?我就不打攪你和我大哥聊天了。”說完,她朝著徐愛擺了擺手,大大咧咧地跟著王德用走向了后堂,留下徐愛一個人在正堂。
徐愛的目光跟隨著王云卿的背影,直到她的身影消失在門后,他才慢慢收回視線。他的臉上還殘留著一絲未褪去的紅暈,顯得有些窘迫,但他很快調整了自己的情緒。
“日仁,那你為什么要向我拜師呢?那是否也是張三豐的安排?”王守仁的話將徐愛的注意力重新轉回到談話之中。
王守仁的問題使徐愛的目光重新集中,他的眼中閃爍著對未來的渴望和對知識的敬畏。徐愛堅定地回答道:“不是,這完全是我自己做出的決定。”
王守仁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贊賞,他對徐愛的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感到欣慰。他好奇地詢問:“哦?能告訴我為什么嗎?”
徐愛的眼神中閃爍著對王守仁的敬佩:“唐伯虎不僅告訴我那些與至寶和桃源鄉有關的秘密事件,還向我介紹了先生您的思想和理論。在您的教誨中,我最為感佩的便是‘知行合一’的理念。這不僅是一種學問,更是一種生活的態度。所以,請您務必收下我這個弟子吧!”說完,徐愛鼓起勇氣,一步跨前,跪倒在王守仁面前,表達著他的誠摯和決心。
這個舉動讓王守仁略感尷尬,他并沒有預料到徐愛會如此正式地表達自己的心意。他連忙起身,將徐愛扶起,輕聲說道:“日仁,不必如此,我答應你就是了。”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種長者的寬容和理解,同時也透露出對徐愛這個年輕人未來可能展現的才華的期待。
徐愛聽到王守仁同意收他為弟子,內心的興奮溢于言表。他恭敬地向王守仁深深一禮,然后抬起頭,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先生在上,請受弟子一拜。”他的聲音中充滿了敬畏與尊重。
此時,王德用拿著一個布口袋走進正堂,打破了這份沉靜。他向兩人行了一禮,遞上布袋子,并說道:“公子,這是您要的四明山一帶的地圖,剛剛商鋪的人給送來的。”交完布袋后,他便退到了后堂。
王守仁接過布袋,輕輕拆開,露出里面的精致地圖。他的目光落在圖上,隨后又轉向徐愛,解釋道:“正是,我在九華山中碰到的另一個至寶的持有人阿凡提,他讓我到四明山,說在那里我可以找到許多問題的答案。”
徐愛聽到這里,臉上浮現出一絲神秘的笑容,仿佛對四明山有著更深的了解:“如果真要說四明山中有什么玄秘之地的話,那就只有一處了!”
王守仁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急切,“到底是什么地方?”
徐愛的聲音充滿了堅定與開懷:“那就是陽明洞天!”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對未知的向往和探索的興奮。
(如果大家喜歡我的作品,請收藏本書,同時幫我投推薦票,感謝大家的支持!)
奈文貓的小百科:
徐愛,這位生活在明朝時期的哲學家和官員,以他的聰明才智和深厚的學識著稱。他,字曰仁,號橫山,出生于浙江余姚馬堰的一個普通家庭。而他最為人所知的身份,是作為王守仁的妹夫以及王守仁最早的入室弟子之一。
在王守仁的眾多弟子中,徐愛與朱節、蔡宗袞并稱為“三子”,在王門弟子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特別是在陽明學的重要著作《傳習錄》中,不少內容都出自他的手筆。其中,陸澄所錄的部分更是收錄了徐愛本人的一條語錄,這在王門弟子中是獨一無二的。
徐愛在學術上的成就同樣不凡。他深入研究《禮記》,在年僅二十二歲時就成為了舉人,隨后又在正德三年的會試中獲得了第一百八十六名,進士考試中排名第二甲第一百十三。在仕途上,他曾擔任過祁州知州、南京兵部員外郎、南京工部郎中等職務,是一位有能力的官員。
然而,徐愛的一生并不長久,正德十一年,他在回鄉省親時不幸去世,年僅三十一歲。王守仁對他的去世感到極度悲痛,曾一度到其墓前酹酒以示哀悼。
在哲學上,徐愛的主要工作是對王守仁的“良知”理論進行了深入的闡釋和發展。他的思想工作有助于讓這一理論更加通俗易懂,為后世的學者所重視。王守仁曾評價他的溫恭、沉潛和明敏,可見他在王守仁心中的分量之重。
徐愛的一生雖然短暫,但他在學術和哲學上的貢獻卻是長久的。他的智慧和品德,在王守仁眼中是無人能及的,而在我們今天看來,他的一生是對知識和真理不懈追求的完美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