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舐犢情深
- 心靈俠探王陽明
- 奈文貓
- 5148字
- 2023-12-31 04:08:11
在東宮的大門外,王華的腳步顯得異常輕快,他的情緒看起來格外地好。與平時穩重、從容的步伐相比,今天的他顯得有些急促,甚至可以說是興奮。他快步穿過了門廊,大步流星地走出了東宮,仿佛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在等待著他。
穿過了莊嚴肅穆的午門,王華的步伐沒有絲毫的放慢。他快速地跨過了金水橋,那橋上的金色光澤在陽光下閃耀,似乎也在映襯著他此刻的心情。
走到橋盡頭,王華的轎子已經等候在那里。他匆匆地上了轎子,對轎夫們下了急促的命令:“快,回府去!”轎夫們聽到命令后,立即挑起轎子,快速地沿著繁華的京城大街前進。
王華坐在轎子里,他的心思似乎飛得很遠。他的臉上掛著滿意的微笑,眼中閃爍著期待和憧憬的光芒。此刻的他,仿佛正在期待著一場重要的會面,或是即將得到某個好消息。
京城的街道上車水馬龍,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各式各樣的商鋪構成了一幅繁忙的畫面。然而,坐在轎子里的王華仿佛置身事外,他的思緒已經飛到了遠處,可能是對即將到來的家庭團聚感到興奮,也可能是因為某個秘而不宣的喜事。
王華剛剛踏入正堂,便立刻洋溢著喜悅的情緒。他的聲音中氣十足,充滿了激動和愛父的溫情,只聽他大聲喊道:“守仁!守仁!為父給你帶來好消息了!”他的話語在正堂內回蕩,充滿了期待和興奮。
一旁的家仆王徳用見到老爺這般興致勃勃的樣子,趕緊上前迎接。他熟練而迅速地為王華更衣,動作輕柔而小心,顯然對于這樣的事務已經頗有經驗。更衣完畢,他小心翼翼地將王華的官服收起,輕輕地掛好,然后便轉身離開,去尋找王守仁的蹤跡。
王徳用穿過寬敞的庭院,步伐輕快。庭院中綠植蔥郁,花香四溢,一派和諧寧靜的景象。他走到后院的竹林旁,這里竹影婆娑,清風徐來,十分幽靜。王徳用開始在竹林中尋找王守仁,他知道王守仁平時喜歡在這里靜思或練劍。
“公子!公子!老爺找您!”王徳用輕聲呼喚著,聲音在竹林間回蕩。他的眼睛仔細地在竹林中搜尋,希望能盡快找到王守仁,將老爺的好消息傳達給他。
在那個寧靜的竹林中,王守仁獨自一人漫步,他的表情顯得格外陰郁。自從得知錦衣衛逮捕了他的好友唐寅的消息后,他的心情就一直沉重。
已經連續七日,王守仁未能得到關于唐寅案件的任何進展,這種焦慮和不確定性讓他感到極度的挫敗和無力。為了逃避這種由等待所帶來的焦慮,他每天都會來到這片熟悉的小竹林里,獨自彷徨,試圖在自然的寧靜中找到一絲心靈的慰藉。
竹林里的風輕輕吹過,帶來陣陣沙沙聲,似乎在試圖安慰這位憂心忡忡的年輕讀書人。然而,王守仁的心中卻如同被重重的烏云籠罩,難以驅散。他在竹林中走來走去,步伐緩慢而沉重,每一步都顯得有些無力。他的目光時而凝視著遠方,時而低垂著。
夕陽逐漸西下,竹林中的光影開始變得斑駁,王守仁卻依然在其中徘徊,直至黃昏來臨。他的內心充滿了對唐寅命運的擔憂,同時也在思考自己是否能為好友做些什么。
王華在正堂的主位上剛剛坐下,手中握著一杯剛泡好的茶,正準備品嘗,就看到王徳用領著王守仁走進了正堂。他的臉上立即露出了欣慰和驕傲的笑容。
一見到兒子,王華立刻興奮起來,一個箭步沖上前去,熱情地拍著王守仁的背,聲音中充滿了喜悅和自豪:“好小子,今年終于考上進士了,哈哈哈……!我剛剛聽李東陽李閣老說你今年是舉南宮第二人,賜二甲進士第七名,成績是相當不錯,給為父長臉啦!”王華的聲音洪亮而興奮,顯然對兒子的成就感到非常滿意。
說完,王華急忙拉著王守仁坐在自己的身旁,他的臉上洋溢著父親的驕傲和喜悅。他渴望與兒子分享這份快樂,共同慶祝這個意義非凡的時刻。
隨后,王華對王徳用吩咐道:“去準備些上好的酒食,今日要在府里好好慶祝一番。”他的聲音中透露出對這次慶祝的重視。
王徳用聽到王華的吩咐后,立即急忙答應一聲,然后快步離開正堂,去準備晚宴。他的動作迅速而敏捷,顯然是要盡快地準備好一切,以確保這次慶祝活動能夠順利進行。
王華和王守仁坐在一起,氣氛溫馨而喜悅。王華不時地看著兒子,眼神中充滿了滿意和期待。
聽到李東陽的名字,王守仁的眉頭輕微蹙起,似乎他的思緒被某個念頭所牽引。他急忙向父親詢問,語氣中透露出一絲迫切和關切:“爹,李閣老是否還說了其他的什么事情?”
王華原本因為兒子考取進士而笑得太過猛烈,此時感到有些喘不上氣。他狠狠地啜了幾口茶,試圖平復自己的情緒。他沉思了一會兒,然后緩緩開口,語氣中帶著一絲遺憾:“對了,對了,為父差點忘了。李閣老還說你本應該是今科的狀元,但由于那個唐寅的案子,主考官程大人受到牽連,而李閣老為了避嫌,不得已只能拜托禮部的一個郎中把你剔出前三甲……唉,這也是為了保全你而不得已的辦法啊……”
王華說完后,輕輕搖了搖頭,臉上的表情顯得有些無奈。他深知這場變故對王守仁的影響有多大,但在當時的情形下,這似乎是唯一的選擇。然而,很快他又換回了之前的笑臉,看著眼前的王守仁,眼中滿是對兒子的愛和幸福。
當王守仁聽說自己考上了進士,且名列二甲前幾名時,他的臉上并沒有露出應有的興奮或喜悅。相反,他的眉宇之間似乎籠罩著更深的憂慮,這份憂慮甚至蓋過了他的成就。他用一種充滿擔憂的眼神望著父親王華,語氣中帶著些許猶豫,問道:“爹,李閣老有沒有提到任何有關唐寅的消息?”
王華注意到了兒子的奇怪表情,他的眼神在王守仁的臉上停留了一會兒,眉頭輕輕一皺,似乎在思索著什么。隨后,他嘆了一口氣,語氣中透露出一絲無奈和擔憂:“唉……,李閣老說唐寅的案子現在算是鬧大了。案件已經由禮部轉入了刑部,而刑部昨日剛剛審理意見上報了內閣,今日皇上親自與內閣商量了這個案子……”
他頓了一頓,繼續說道:“盡管李閣老會同其他試官進行幾次復審,證明徐經和唐寅兩人皆不在錄取之中,但朝中依然有人想要借此事來大做文章。現在不知道究竟是有什么企圖……”說完,王華的眼神變得深沉,他的目光投向遠方,再次重重地嘆了一口氣,臉上流露出一種對局勢復雜性的無奈。
王守仁聽到這些話后,心中的擔憂更加沉重。唐寅的案件愈演愈烈,似乎已經牽扯到了朝廷的高層。他深知,一旦涉及到朝政斗爭,事情的復雜度將遠遠超出他們的掌控。他的內心充滿了對好友的擔心,同時也對朝中的這場風波感到一絲警覺。
王守仁的聲音充滿了急切和擔憂,他緊緊抓著王華的手,眼神中全是對朋友唐寅的深切關心。他迫切地問道:“爹,李閣老可曾說起過伯虎在昭獄里的情況?”
王華的眼神中充滿了憂郁,他看著兒子的眼睛,感受到了兒子對這位朋友的深厚情誼。然而,他只能失望地搖了搖頭,語氣中透露出無奈:“我朝有明文規定,朝臣不得干預錦衣衛之事,所以我們根本無法從北鎮撫司得到任何消息。就連平時與李閣老交情頗深的錦衣衛指揮使牟斌最近都對所有的朝臣們閉門謝客,估計是想要避嫌吧……”
聽到這些話,王守仁的臉上立刻顯現出極度失望的神情。他的眉毛緊緊擰成了一個結,眼中閃過一絲痛苦和無助。他陷入了沉思,心中充滿了對好友命運的擔憂。王守仁明白,在如此棘手的政治背景下,唐寅的處境可能極為危險,而他自己又無能為力。
王華看著兒子那憂郁而擔憂的神情,心中也感到一陣切膚之痛。作為一位父親,他理解兒子的心情,但作為一位朝臣,他也清楚自己的局限。這種父子之間的默契與無奈,讓正堂中的氣氛變得更加沉重。
在正堂中的父子二人,陷入了一種詭異的靜默之中。王華和王守仁都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空氣中彌漫著一種無形的緊張和憂慮。這種沉默持續了一會兒,直到王守仁的聲音再次打破了這份沉寂。
王守仁的眼神中閃過一絲堅定,仿佛他想到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他問道:“爹,伯虎在客棧的行李怎么樣了?是否是讓店家給保管著?”這個問題似乎是在試圖尋找一線希望。
王華聽到這個問題后,眉頭微微皺起,顯得有些困惑。他不理解兒子為什么會關心這樣的事情。略帶猶豫的聲音中,他略帶思索地說:“守仁,你為什么問這個?你應該知道,唐寅犯的可是科考舞弊案,而且如今又是欽犯,要是正式定罪的話,那可是要掉腦袋的大罪……他的行李肯定是被錦衣衛作為證據給抄走了。”
王華的話剛說完,王守仁追問的問題卻讓他更加不知所措。王守仁問道:“爹,您是否認識錦衣衛的人?能否幫我打聽一下唐寅行李的下落?”他的語氣中帶有一絲急切和渴望。
聽到這個問題,王華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他的表情凝固成一種呆滯的樣子,似乎被王守仁的請求震驚了。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恐懼,顯然這個請求讓他感到極度的不安和擔憂。在明朝這樣一個政治敏感的時代,任何與錦衣衛相關的事務都充滿了危險和不確定性,而且牽涉到宮廷的權謀斗爭,這讓王華感到非常棘手。
王守仁看到父親的反應,意識到自己的請求可能觸及了某個敏感的話題。他的心中也充滿了矛盾和掙扎,一方面他渴望幫助唐寅,另一方面他也不想讓自己的父親陷入危險之中。
在正堂中的氣氛變得越來越緊張。經過一段漫長的沉默之后,王華終于從震驚中恢復過來,他的眼神中充滿了驚恐和擔憂,他用幾乎是質問的語氣對王守仁說:“守仁,你瘋了嗎?別說是認識,為父這輩子連錦衣衛的照面都沒打過,你知道那都是一群什么樣的人嗎?”他的聲音帶著無法掩飾的恐慌。
王守仁看著父親夸張的表情,也坐正了身體,他的表情異常嚴肅,眼神堅定地回望著王華:“爹,孩兒知道爹是本朝文士的代表,不愿意與錦衣衛之流打交道,但此事是性命攸關,還望爹能夠理解孩兒對朋友的擔憂之情……”他的聲音中透露著一種堅決和焦急。
然而,王守仁的話還沒說完就被王華的大聲打斷了。王華幾乎是大吼出來:“夠了!為父不會因為那個唐寅而去和錦衣衛打交道,這不是名聲的問題,而是關乎我王家存亡的大事……你到底懂不懂這其中的危險?”他的聲音中充滿了急切和焦慮。
說完這些話,王華似乎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失態,他一下子坐回到椅子里,不停地喘著氣,顯得有些疲憊和沮喪。而王守仁則被父親的言語震驚了,他一動不動地坐著,眼睛里充滿了不甘和絕望。他的手緊緊地抓著椅子的扶手,微微顫抖,顯然是在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
半柱香的時間悄然流逝,正堂中的氣氛逐漸從緊張中緩和下來。王華的情緒似乎也平靜了許多,他斜眼看向仍在沉思中的王守仁,深深嘆了一口氣,然后緩緩開口,聲音中透露出一種無奈與關切:“守仁,為父理解你現在的心情,但你也要站在我的立場考慮一下吧?為父我雖然是東宮的講官,但如果擅自去結交錦衣衛,要是被有心人利用的話,那也是可以掉腦袋的罪名啊……”
王華的語氣顯得有些沉重,眼中流露出對家族安全的深深擔憂。他接著說:“唐寅之事,等我過幾天再去向李閣老打聽一下,據說他和三千營的統領太監張永有些交情,而那個張永和如今的東廠提督太監丘聚關系頗為親近,估計可以從丘聚那里得到一些信息也說不定……”
話音未落,王守仁突然一個箭步走到他的面前,眼中充滿了決絕與感激。他撲通一聲跪下,向父親行了一個大禮,然后嚴肅而感激地說道:“不孝子王守仁感謝爹的深明大義,伯虎之事,就拜托您了!”隨后,王守仁用力地磕了三個響頭,他的額頭重重地碰撞在地板上,發出清脆的響聲。
王華看著兒子的這一舉動,眼中滿是復雜的情緒。他看到了王守仁對朋友的忠誠與對家族的責任感,這使他既感到驕傲,又感到擔憂。他深知,這一次的幫助可能會給王家帶來不小的風險,但同時也明白,作為父親,他無法拒絕兒子的請求。
在看到兒子如此深情和決絕的舉動后,王華的內心充滿了感動和擔憂。他迅速上前,輕輕扶起王守仁,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關懷與理解。他溫和而堅定地說:“守仁,你乃是一個重情重義之人,為父自然會努力成全你的要求。但別忘記你已經考中了功名,很快也會被授予官職而稱為朝廷的一員,在朝廷這個江湖中,可沒有什么情義可言,為父只希望你能早日領悟這其中的各種人情事理,這樣你便可以少走很多的彎路,更不會輕易涉險……”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父親對兒子未來的憂慮與期待。他深知朝廷中的復雜和險惡,希望兒子能夠在這個大環境中保持清醒,理解和掌握其中的人情世故。
說到這里,王華的眼眶中不禁涌出兩道老淚,他的聲音帶著一絲哽咽。這種情感的流露,展現了他作為一名父親深厚的愛和對兒子的無限期望。
王守仁看著父親日漸蒼老的臉龐和花白的須發,眼神中閃爍著光芒,充滿了感激和敬愛。他深知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父親的教誨和支持。
在這個充滿情感交流的時刻,王徳用的聲音從外面打破了正堂的沉默。他的聲音中透露出一種急切:“老爺!公子!晚宴已經準備好了。”隨著這聲呼喚,王華和王守仁的目光從深刻的對話中轉移開來。
隨后,王徳用小跑步地來到了二人的跟前,他的臉上帶著一絲尊敬的神情,顯然是不想打擾這對父子深入的交流。王華看著王徳用的身影,心中的情緒稍微平靜了一些。
王華和王守仁彼此對視一眼,兩人的眼神中都有著深深的理解和情感的流露。然后王華朝著兒子微微一笑,這個笑容中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愛和鼓勵。他輕輕拉著兒子的手,一同大步朝著飯廳走去。這個舉動是對今晚慶祝王守仁考中進士的歡樂時刻的回歸,也是對兩人剛才深切對話的一種暫時的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