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章 道聽途說

  • 心靈俠探王陽明
  • 奈文貓
  • 5681字
  • 2023-12-01 08:46:37

秋日的陽光灑在金黃的田野上,撫河畔的官道上,一輛兩輪小馬車沿著寬闊的土路緩緩前行。車上,王徳用戴著一頂寬大的斗笠,駕馭著馬車,神態顯得悠閑而自在。他身旁坐著的王守仁,經歷過一些冒險之后,似乎更加沉穩和成熟。

王守仁的身形雖不魁梧,但顯得健壯而有力。他的臉龐依舊年輕,但眼中已經閃爍著歷練和智慧的光芒。他的著裝簡樸,一襲青色長袍在秋風中微微飄揚,頭戴一頂普通的斗笠,給人一種樸實無華卻又不失風采的感覺。

王守仁正用手搭涼棚,眼神專注地望著河畔的田野。他的眼中透露出對自然和農民生活的深切關注。此刻,他的面容透露出一種平和和滿足,好像在欣賞著一幅美麗的畫卷。

王徳用感到好奇,便問道:“公子,你這么專注地看什么呢?”他的語氣中充滿了友好和關切。

王守仁轉過頭,臉上露出了一抹淡淡的微笑:“我在看農民收割田里的莊稼。從這些豐收的景象來看,今年應該是個大豐收的年頭。這附近沒有聽說有什么風災或水災,所以農民的日子應該會好過一些。”

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種對農民生活的理解和同情。在他的話語中,不僅透露出他對農事的了解,還體現了他對民生的關注。王守仁的眼神再次投向遠方的田野,那里農民們正在辛勤勞作,收割著金黃的莊稼,構成了一幅和諧美麗的畫面。

突然,車廂內傳來一個悅耳而溫柔的女聲,輕輕打斷了王守仁的話語。這聲音來自他的新婚妻子,諸妙儀。

諸妙儀在經歷了新婚之夜的恐怖事件后,雖然第二天便蘇醒,但她一直靜養了十多日,這段時間中她承受了極大的心理壓力和身體疲勞。如今,她終于康復,面容恢復了紅潤,眼中閃爍著新婚的喜悅和生活的樂觀。

諸妙儀的面容柔美,眉眼之間透著一股聰慧和溫婉。她的發絲被輕風輕輕吹拂,添了幾分嬌媚。她隔著車簾,聲音柔和而充滿深意地說道:“父親諸養和常說,農民的疾苦并不全在于天時,更多的是因為官府的壓榨。”

諸妙儀輕輕拉開車簾,讓初秋的陽光灑在她的臉上,給她的面容增添了幾分溫暖的光輝。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對這個話題的熟悉和深思。她深吸一口氣,開始緩緩講述:“在當今的大明天下,官吏壓榨百姓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火耗。這是因為地方官員在收取百姓的賦稅時,需要將上交的碎銀子熔煉后鑄成銀錠。由于碎銀的純度和質量各不相同,在熔煉和鑄錠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損耗。因此,官員便會以‘火耗’為由,向百姓多收一些稅賦。”

她的語氣平和而堅定,顯得十分自信。她繼續說道:“另一種則是田賦。這是農民直接繳納實物的稅賦,夏稅通常以小麥為主,而秋稅則以稻米為主。有時也可以用絲絹、錢銀等物品來折合米麥的價值進行繳納。然而,這種稅制往往給農民帶來沉重的負擔。尤其在收成不佳的年份,農民為了繳納足夠的稅賦,常常需要賣掉家中的牲畜甚至土地。”

她的眼中閃爍著對百姓疾苦的同情,同時也透露出一種對現實不公的反思。諸妙儀的話語在馬車內回蕩,讓王守仁和王徳用都陷入了深思。

王守仁聽著諸妙儀對田賦的解釋,心中升起一絲好奇。他忍不住打斷了諸妙儀的話,提出了自己的疑問:“諸妙儀,按照《禮記》中的說法,賦稅本是天經地義,為何你認為田賦是官府的壓榨呢?”

話音剛落,從車簾后面傳來一個清脆而活潑的女聲,那是諸妙儀的貼身丫鬟香菱。香菱身形嬌小靈動,面容俏麗,一雙眼睛閃爍著機智和活力。她的頭發被梳理成一個簡單的發髻,幾縷碎發在她的臉頰邊跳躍,增添了幾分俏皮的氣息。

香菱俏皮地對王守仁說道:“公子,您可真是沒有禮數,小姐還沒說完呢,您就急著打岔,這可有失體統。”她的語氣帶著調侃和不羈,眼中閃爍著潑辣和自信的光芒。

王守仁聽到香菱的話,臉色微微一紅,顯得有些尷尬。他轉頭看向一旁的王徳用,后者正訕笑不停,這讓王守仁更是感到無奈,只好輕輕嘆了口氣。

在香菱那銀鈴般的笑聲中,車廂里的氣氛變得更加輕松愉快。諸妙儀輕輕掀開車簾,陽光灑在她的臉上,使她的面容更加溫暖動人。她伸出纖細的手,輕輕拉了拉王守仁的衣袖,語氣溫柔而堅定:“相公,別生氣嘛,聽我把話說完,你就會明白田賦背后的隱情。”

諸妙儀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聰慧和深刻的理解,她繼續解釋道:“其實田賦并不僅僅指糧食。在不同地區,不同時節,用于交納稅賦的物品也有所不同。夏稅以小麥為主,但如果有農民種植的是茶葉,他們就得將茶葉變賣成銀兩,再用這些銀兩購買官府所需的糧食來繳納田賦。”

她的表情顯得有些憂慮,似乎在為這些農民的遭遇感到同情:“因為時間緊迫,很多茶農只能匆忙把茶葉賣給大商家,賺取的利潤微薄。隨后,他們還得用這點錢去糧商那里購買糧食。這樣一來,他們就遭受了茶商和糧商的雙重剝削。”

諸妙儀的語氣中帶著一種無奈和悲哀:“更糟糕的是,如果買到的糧食品質不佳,官府的小吏還會以此為由要求農民多交一些糧食作為補償。這樣一來,農民的負擔就更加沉重了。”

王守仁聽著諸妙儀的解釋,眼中閃過一絲思索的光芒。車廂內的氣氛再次變得沉重起來,王守仁的臉上顯露出一絲深思,而諸妙儀的眼神則充滿了對這些農民命運的同情和關切。

王守仁沉默地轉過頭,眼神再次投向窗外那片廣闊的田野。金色的陽光灑在田間,一群群農民正彎著腰,在田里勞作著。他們的每一個動作都透露出辛勤和汗水,這一幕讓王守仁的心中涌起了一股深深的感慨。

他的目光追隨著那些辛苦耕作的農民,心中升起一種難以言喻的傷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句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中的詞句,在此時此刻顯得分外貼切。這句詞語不僅是對過往歷史的感慨,也是對現實社會的深刻反思。

王守仁的表情顯得有些沉重,他轉過頭,苦笑著朝諸妙儀說道:“夫人,你的見識真是讓我敬佩。你的話讓我意識到了自己對民間疾苦的無知,也讓我重新認識到,圣賢書中描繪的盛世景象,往往都是建立在底層民眾的哀怨和痛苦之上。”

他的語氣帶著一種自省和反思。諸妙儀聽著王守仁的話,眼中閃過一絲欣慰和深情。她輕輕地點了點頭,她的目光充滿了對王守仁的支持和鼓勵。

在馬車上,王守仁的心情漸漸從沉重中恢復了些許輕松。他環顧四周那片金黃的田野,不由得發出了一聲感慨:“真希望未來有人能主持修改稅法,讓我們的百姓不再受到火耗和田賦這樣的盤剝。”

他的話語中透露出對未來更公正社會的期盼。隨著秋風輕拂,馬車上的氣氛變得更加寧靜和深邃。

王徳用聽著王守仁的話,不禁訕笑著開玩笑道:“說不定王公子將來就是那位能為百姓做主的青天大老爺呢。”他的話語帶著一絲調侃,卻也流露出對王守仁的信任和期待。

王守仁聽了這話,連忙擺手,謙虛地回答道:“我相信本朝未來定會有這樣的賢能之士,但我自己未必有這份才華。”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謙卑,同時也流露出對未來的美好愿景。

眾人聽到王守仁的話,不禁又發出了一陣歡笑。

隨著馬車在寬闊的官道上緩緩前行,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斑駁地灑在路面上。車廂內的空氣因為長時間的旅途而顯得有些悶熱。諸妙儀微微轉動著身子,似乎感覺到了些許的不適。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期待和焦急,便問道:“德勇,按照我們現在的速度,大約什么時候能夠到達廣信呢?”

王徳用抬頭看了看西斜的太陽,判斷著時間和路程。他回過頭,語氣恭敬且有些歉意地說:“諸夫人,看這天色,恐怕今天是趕不到廣信了。不過前面不遠的地方應該有個驛站,我們可以在那里休息一晚。如果明天一早出發,不到午時就應該能到達廣信。”

聽到這個回答,諸妙儀的臉上閃過一絲失望。她輕輕地活動著胳膊,試圖緩解因為長時間顛簸所帶來的不適。隨后,她調整了一下坐姿,試圖找到一個更為舒適的位置,以減輕腰酸背痛的困擾。她的動作顯得十分小心,盡量避免引起更多的不適。

王徳用看到諸妙儀的動作,不禁有些關切地問道:“夫人,您還好嗎?需要停下來休息一下嗎?”他的聲音中充滿了關心和體貼。

諸妙儀輕輕搖了搖頭,微笑著說:“不用擔心,我還好。只是有些累了,明天一早我們再出發吧。”

秋日的陽光灑在馬車上,馬車沿著蜿蜒的官道緩緩前行。王徳用手握車把,穩穩地駕馭著馬車,而王守仁坐在他身邊,兩人肩并肩,望著遠方的風景。車廂內,諸妙儀和她的貼身丫鬟香菱坐在一起,兩人竊竊私語,偶爾發出輕柔的笑聲。

這時,王守仁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他轉向王徳用,詢問道:“徳用,你還記得婁諒在廣信的地址嗎?我現在只記得它在城西側,但具體位置已經模糊了。”

王徳用聽到這個問題,自信地拍了拍胸脯,一臉自豪地回答:“公子,您放心,我把諸養和先生說的每一個字都記得清清楚楚。婁府就在孔廟的西邊第二條街,那里有個三進院門的大宅院,很顯眼,我們一定能找到的。”

王徳用的話語充滿了信心和確信,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對自己記憶力的自信。王守仁聽了這話,臉上露出了欣慰的微笑,對王徳用的記憶力感到佩服。

車廂內的諸妙儀和香菱聽到這番對話后,也不由得對王徳用的記憶力感到驚嘆。香菱輕聲對諸妙儀說:“這個王徳用真是記憶力超群,難怪能給我們家公子做書童呢!”

諸妙儀點頭贊同,微微一笑。

隨著馬車在坑坑洼洼的道路上顛簸行駛,車廂內的諸妙儀和香菱感受到了強烈的晃動。秋日的陽光斑駁地照射在他們的身上,但此刻的他們卻感到有些不適。諸妙儀的臉色微微蒼白,顯然這樣的顛簸對她剛剛康復的身體是個不小的挑戰。

顛簸過后,香菱忍不住將頭伸出車簾,朝著前方的王徳用喊道:“王徳用,我們可以停車休息一下嗎?這一路趕來真的太累了,尤其是小姐剛剛康復不久。”

王徳用聽到香菱的話,立即應聲,把馬車駛向道旁的一小片空地上。他輕巧地跳下車,然后伸手協助王守仁。王守仁先從馬車上跳下,轉身伸出雙手,準備接應下車的諸妙儀。

隨后,香菱攙扶著諸妙儀下車。諸妙儀在香菱的幫助下緩緩下車,輕輕在地上踩了幾步,試圖活動筋骨,緩解長時間坐車帶來的疲勞和僵硬。

王守仁在一旁關切地觀察著諸妙儀的情況,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擔憂和關愛。他輕聲問道:“妙儀,你感覺怎么樣?需要休息一會兒嗎?”

諸妙儀微微一笑,回應道:“感覺好多了,謝謝相公關心。在這里休息一下,吹吹秋風,應該很舒服。”

王徳用則在一旁準備整理馬車,確保一切安全。四周的秋風帶著涼爽,微風中夾雜著草木的清新氣息。他給馬匹喂食了攜帶的飼料,隨后轉身看向王守仁,好奇地詢問:“公子,您能給我們講講婁諒先生是個怎樣的人物嗎?”

王守仁沉思了一下,然后開始了他的敘述。他的語氣平實,眼神中透露出對婁諒的敬佩:“婁諒,他是個非常有志氣的學者。少年時,他有志于圣學,四處尋求真知。可是他發現,許多所謂的學問家們卻只忙于教授應付科舉考試的技巧,而非真正的‘心身之學’。這讓婁諒感到非常失望。”

王守仁的目光在諸妙儀和香菱身上掃過,繼續講述:“后來,婁諒聽說吳與弼,字傅,號康齋,在撫州崇仁鄉居住,他是個躬耕食力的學者,弟子眾多。于是,婁諒從上饒趕到崇仁,成為了康齋的弟子。”

他的敘述中透露出對婁諒學術追求的贊賞:“婁諒的學術思想,主要是敬窮理,即以‘收心、放心’為居敬之門,‘何思何慮,勿助勿忘’為居敬的要旨。這一點,實際上是直接繼承了朱熹的學說。”

王守仁末了不禁感嘆道:“都是多虧了我岳父大人的引薦,我才有幸去拜訪像婁諒這樣的當世大儒,而他碰巧也是朱熹的忠實門徒。”

聽著王守仁的敘述,諸妙儀和香菱都露出了深思的表情。他們對婁諒這樣的學者充滿了好奇和敬意。

秋日的午后,馬車上的氣氛因為關于婁諒的討論而變得愈發深沉。就在這時,諸妙儀突然開口,她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淡淡的憂慮:“說起婁諒的女兒婁素珍,我聽爹爹提起過,她家居然與寧王的長子朱宸濠定了親。”

聽到這個消息,眾人不禁唏噓。王守仁感到好奇,因為他還記得那個失蹤的黑色寶石,據諸養和所說,那寶石正是來自寧王府的禮物。他走到諸妙儀身旁,輕聲問道:“妙儀,你對寧王府的情況了解嗎?”

諸妙儀輕輕用衣袖遮掩著微笑的嘴角,調皮地回應王守仁:“相公,我可沒有教育大才子的本事,不過關于寧王府的事情,我還是略有所知的。”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戲謔,但很快又變得嚴肅起來。

她繼續說道:“寧康王朱覲鈞的庶長子朱宸濠,他的母親是馮針兒,出自平民之家。據說當寧康王得知朱宸濠出生的那天,他夢見一條大蛇吞噬了寧王府,隨后又聽到了不祥的鴟鸮鳴叫。因此,他對朱宸濠一直有所忌憚。”

諸妙儀的臉上透露出一絲鄙夷:“朱宸濠從小就是個惹事生非的人,四處欺男霸女,甚至做出許多不道德的行為。這讓寧康王頭痛不已,但他又無法約束住朱宸濠,只能聽之任之。”

聽著諸妙儀的敘述,王守仁的眉頭微微皺起。他不禁感嘆道:“如此行為,實在令人失望。婁素珍的婚事,真是令人同情。”

諸妙儀輕輕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悲哀。

這時,丫鬟香菱忍不住插話,她的聲音中充滿了同情和不滿:“這個寧王世子如此不堪,真是讓人可憐。婁家的大小姐婁素珍,明明是一朵清純的鮮花,卻要被插在了牛糞上。”

香菱的這番話直白而生動,她的話讓車廂內的氣氛更加凝重,眾人聽后都不禁唏噓不已,臉上流露出對婁素珍遭遇的惋惜。

王守仁微微皺起了眉頭,顯得有些憂慮。他沉思著,輕聲說道:“婁素珍的命運確實讓人唏噓,但愿她能在那樣的環境中保持自己的純潔和尊嚴。”

諸妙儀聽著王守仁的話,眼中閃過一絲深思。她輕聲補充道:“在這個復雜的世界里,有時候命運是無法選擇的,我們只能祈求她能有足夠的智慧和勇氣去面對這些挑戰。”

隨著討論的結束,王守仁環顧四周,注意到太陽已經開始西斜,他提出了繼續趕路的建議。他的聲音中帶著堅定和果斷:“我們最好盡快繼續趕路,爭取在傍晚之前抵達最近的驛站休息,好讓我們明天能早些進入廣信城拜訪婁諒。”

聽到王守仁的提議,眾人都表示同意。王守仁隨即站起身來,紳士般地向諸妙儀和香菱伸出手,幫助她們重新回到馬車的車廂內。在幫助女眷的過程中,他的動作溫柔體貼,眼神中流露出關懷。

隨后,王守仁也回到了自己原先的位置,坐在王徳用的旁邊。王徳用接收到出發的信號后,穩穩地駕馭著馬車。他輕抖著馬鞭,發出清脆的聲響,驅使著馬匹加速前行。馬車在寬闊的官道上疾馳,沿途的風景在身旁快速閃過,秋天的風帶著些許涼意,吹拂著眾人的臉龐。

車廂內,諸妙儀和香菱靜靜地坐著,兩人時而交換著目光,沉浸在各自的思緒中。而王守仁和王徳用則專注地望著前方的道路,心中都充滿了對即將到來的廣信之行的期待。

隨著馬車的前行,夕陽漸漸沉下地平線,給馬車和周圍的景色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水县| 什邡市| 通化市| 镇赉县| 边坝县| 怀来县| 砀山县| 黎川县| 翁源县| 甘肃省| 农安县| 依安县| 新兴县| 平舆县| 加查县| 麻江县| 东方市| 扬中市| 大余县| 东台市| 新竹县| 米林县| 黑水县| 河源市| 古交市| 加查县| 沂南县| 唐海县| 太康县| 陵川县| 团风县| 云林县| 光泽县| 清河县| 罗山县| 乐至县| 涿州市| 黑龙江省| 贵定县| 中宁县| 孝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