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看是需要學習的
  • 王新強
  • 2346字
  • 2023-11-28 14:24:01

第三節 看是要學習的

人類的學習70%由視覺而來,而視覺的學習主要來自于“看”與“見”,可見“看見”能力的高低,將是未來學習成功與否的關鍵。豐子愷先生曾說:“人因為有眼睛,故必須有美術”。美術課程凸顯視覺性,以對視覺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創造為特征。生活中,兒童的眼睛看到物體時,只是用來判斷所見的物體是什么,視覺是麻木的,而美術學習就是要改變這樣的思維和視覺狀態。任何學科都可以培養出良好的思考力,而美術比其他學科更適合培養思考能力,讓思考“看得見”,讓思考井井有條、清晰深入。因此,美術學習應該引導學生學習最基本的“看”的方法,重新看待“看”的方法,突破傳統經驗型的學習指導,從更為寬泛的深入的體驗方式去感知對象,從更為本體的意義層面去掌握分析的方法,或是從某種特殊的角度去進行視覺活動,啟迪視覺感知與表達方法的獲得。學習如何看見是我們美術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師應該具有帶領兒童“看見”的智慧,引導兒童學會使用眼睛辨識各種視覺形式要素,培養視覺的敏銳反應,增強接受視覺信息的能力,即敏銳的感受能力與如何“看見”的能力,達到對視覺形式的理解,獲得深層的視覺經驗。

畫家告訴我們,如果需要發明生產出圖像來,我們還得再次學習如何觀看。人所共知的畢加索、馬蒂斯、高更、梵高、塞尚等歐洲藝術家,他們向東方藝術、非洲藝術學習,研究看的方法,創造了各自不同流派。達·芬奇說:“繪畫的目的在于教導人們學習觀看。”被塞尚贊賞擁有一雙過人眼睛的印象派畫家莫奈如此表達他愿意重新學習觀看的愿望:“希望將世界視為一種由無名色塊構成的模式——如同出生眼盲的人,突然重獲光明。”從高更的原始主義色彩的平涂式裝飾手法及后期印象派對平面風格的浮士繪的大量吸收,到克里姆特的以中國裝飾作為背景的平面化肖像或壁畫,從馬蒂斯平面化的室內景物或大面積的剪紙,到里西茨基、馬列維奇的純粹平面構成,都表明了現代主義“看見”后的視覺藝術景觀。康定斯基作為表現主義大師所研究的,正是如何將個人意愿完全地轉換成為作品,他作品中學習的正是農民藝術、民俗藝術的表現語言,并將色彩歸納為一種情緒的印象。因此,可以說,康定斯基等表現主義畫家正是在作品中表述了農民作畫時藝術語言的思維邏輯,而農民畫作的形成正是對這種思維過程的還原。眾多畫家的探索證明:看見,確是一件需要學習的事,教會兒童如何“看見”十分重要,將視覺體驗有效地轉化為一種重要閱歷與學習體驗,從觀看的自然行為轉化為有意識的文化行為,從非結構化的觀看轉化為結構化的規律的視覺行為,培養兒童良好的觀看行為方式與習慣,練就一雙敏感的眼睛。

學習看見,培養純真之眼。兒童是用“身體”來看的,用身體與世界自然相共感,用這樣的方式來看世界,對世界差異變化的單純直接地感動和驚奇。引導兒童看螞蟻搬家時九曲回腸的線路,看山茶花漸次綻開的生動冠形,看天上云、池中水,若有若無、變幻不居的痕跡。孩子們就會看見每棵不同的樹就是不同的節奏,每片云彩有不同的流動節奏,山如此,雨也如此,人也是處身于世界的復雜萬變的流動節奏感應體中的一個節奏體,并和其他萬物的節奏相互呼應共感化生,就像《愛麗絲夢游記》里的愛麗絲一樣,身體可以變大縮小,不斷折疊進入各種奇異的世界,世界不是一個,而是很多很多世界,這樣的觀看與體驗也是兒童的成長方式。克利在《學習自然的方法》一文中所言:“讓學生來感受果實的構造、樹木的生長、蝴蝶的飛舞,他們將會像大自然那般豐富、頑強。”這樣的練習,將會對兒童觀看事物的方式有一定改變。在他們好奇心最旺盛的年齡,希望他們能通過眼睛觀察細節,通過繪畫再一次感知細節。當畫出那些豐富且復雜的線條后,兒童的審美會發生變化,能感受到生活的豐富多彩,看到自然萬物蘊含的美。這些有意義的經驗能讓兒童領會細節的魅力,使他們畫的細節更豐富。這樣的練習并不能讓兒童立刻畫出完美的作品。但通過作品對比我們會發現,換一種眼光看,這樣的作品也很漂亮。最關鍵的是這種練習,既讓兒童學會了觀察,也是讓他們以后能畫出更好作品的一種有效練習。

學習看見,培養“品味”之眼。沒有經過觀看的審美感知,兒童就不會對其產生特殊的興趣,從而判定其“與我無關”,產生“視而不見”的無效觀看。在復雜的世界里,人們從生活中逐漸學會將周圍物象簡化為代表本質的視覺符號,對物象形成形狀、色彩的概念,如起伏的山、藍色的天空、綠色的樹……這種恒常性語言符號使兒童將已經知道的代替看見的。有眼看不見,可能是因為心已蒙塵、閉塞,失去了所有對他種可能性的感應。眼力雖然依舊敏銳,卻只能看見周邊老生常談的視像,只有“品味”之眼才能發現新、奇、美之像,讓美“美”得有個性、有意味,朝著更高層次發展。美是養出來的,改變眼光之后的思維,不僅決定了兒童的美術學習水平,更能保障其身心得以整體發展。

學習看見,培養批判之眼。用比較的眼光觀看。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通過中西方的橫向比較,辨析異同,將先進文化吸收與民族精神傳承相融合,對中華文化傳統以及中西文化差異等產生形象直觀的理解與印象,在嶄新的新時代的語境下傳承我國優秀民族傳統文化,深入挖掘不同歷史時代藝術作品的不同韻味, 激活價值重新看見。立足本土,面向國際,宣傳中華文化,讓世界了解中國。同時具有世界眼光,開闊胸懷,海納百川地借鑒吸納世界先進文化,結合主題發現獨到的觀點。在讀圖時代的今天,贏得優秀傳統文化的話語權顯得尤其重要。通過本土文化的保存與復興來獲得其他文化的認可。然而,在教學實踐并未出現這種效果。傳統藝術稍加改頭換面就呈現在屏幕、將本土藝術原封不動移植在課堂,未經深入解讀和消化的簡單復制打散了傳統文化本身的韻味。實際上,批判之眼的培養并不是簡單地移植與融合,需要探索其背后造型的觀察和思維方式,真正實現“看見”行為的意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哈密市| 广饶县| 大名县| 盐津县| 丘北县| 新和县| 乳山市| 大方县| 乌审旗| 饶平县| 古浪县| 察隅县| 天津市| 锦州市| 淮南市| 靖安县| 南充市| 禹州市| 徐州市| 同心县| 顺义区| 武川县| 车险| 普格县| 新宁县| 辽源市| 杭锦旗| 隆林| 乐山市| 樟树市| 全州县| 张北县| 增城市| 屏东市| 房山区| 宁武县| 葵青区| 江西省| 绥江县| 同心县| 水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