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簫進入兜率宮大殿之中。
大殿中火光彌漫,煙霧繚繞,煉丹爐星羅棋布,無數(shù)的弟子在此借用升陽真火煉丹。
殿中向下凹陷,中部懸空。
火焰似乎是從地底蔓延而出般,通過大殿地面縱橫捭闔的溝壑,引火入每個丹爐底部。
弟子們皆是凝重,對于這些弟子而言,莫說是珍貴的藥材,光是三十顆靈石也不是小數(shù)目。
他們不敢稍有怠慢,若是毀了藥材,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見著偶有手持天字牌弟子入殿,不少當差的弟子也紛紛上前引路。
“這位師弟!”一道熟悉的聲音傳來。
葉簫循聲看去,只見是神采奕奕的易小山快步而來。
易小山精神抖擻,一掃以往的陰霾,晦氣。
“師兄敢問有何事?”
葉簫帶著面具,又以真元覆面,他可不認為易小山可以認出自己來。
易小山道:“師弟是天丙字牌,我且為你引路。兜率宮中甬道復雜,師弟支付了一百靈石可莫要浪費時間去尋找天字煉丹房。”
相較于眾多陌生的面孔,這易小山算是為數(shù)不多,自己還算認識的人。
兩人一前一后走去,葉簫見他腳步輕快,心情似乎不錯,便問道:“這位師兄近來似乎春風得意?”
“不只是近來!”易小山笑道:“這半年多來,師兄我啊,這日子算是滋潤了!”
“哦,何以見得?”
易小山是個自來熟,話匣子打開,那便收不住了。
他低聲道:“原來有幾個惡霸,總是搶我的資源,欺負我。可是這半年多來,那幾人如人間蒸發(fā)一般,消失無蹤。我啊,索性便將他們原先占有的修煉地給分了,豈能不滋潤?”
葉簫聞言,心道易小山所說的惡霸,估計就是宋鐘三人。
那三人半年多前尋自己晦氣,被悉數(shù)斬殺。
原以為自己已經(jīng)漁翁得利,沒想到也意外便宜了易小山,讓他平白無故的滋潤起來。
“原來如此。”葉簫若有所思問道:“看來那幾人作惡多端,也是因果報應。”
易小山來了精神,低聲道:“說到這事兒,還挺詭異的。我在弟子居有一個鄰居,此人當真是怪異,與你一般不過五層修為,要么閉關(guān)數(shù)月不出,要么便是半年不歸。”
他百思不得其解道:“這入門近一年,我也就見過他寥寥數(shù)次。”
葉簫笑道:“區(qū)區(qū)五層修為,易師兄不必掛在心上。”
“話可不能這般說。”易小山不敢茍同,“人不可貌相,那欺負我的幾個惡霸失蹤前,應該是盯上了此人。但是自此之后幾人再未出現(xiàn),那幾個惡霸恐怕是踢到了鐵板上!”
他神色凝重,百思不得其解。
葉簫不置可否,任易小山自我發(fā)揮腦洞。
不過須臾,兩人便進入大殿的地宮中,熱浪滾滾,撲面而來。
此處是升陽真火的起源之地,火力精純度較之殿內(nèi)更加渾厚,煉制出的藥效也更妙。
而最重要的是,地宮中分為了無數(shù)間獨立的煉丹室,設(shè)有禁制阻攔。
無論弟子們在其中煉制多么昂貴的藥材,都不會惹旁人矚目,從而惹上麻煩。
一個頭發(fā)灰白,瘋瘋癲癲的老弟子扶墻而來。
他喝的爛醉如泥,云里霧里,嘴里嘟嘟囔囔道:“乾為爐,坤為火,乾坤交合,可怎么….怎么就煉不出呢?!”
說話間便靠向葉簫二人,易小山趕忙攔在葉簫身前,丟給了那老弟子一塊靈石。
那年邁的弟子,把玩成靈石,忽然大笑,“煉成了!煉成了!!”
他說話間便朝外走去,不再搭理二人。
葉簫看此人也有凝氣五六層的修為,只是如失了魂一般,精神錯亂,此生恐怕難以再進一步了。
易小山聳了聳肩,無奈道:“師弟莫要與這些人計較,都是些走火入魔的瘋子,一塊靈石便打發(fā)了,小事化了。”
他又叮囑道:“前些日子,有個八層的女弟子,因為瑣事與一年邁弟子起了沖突。那老弟子怒上心頭,竟然用十顆五芒珠乘其不備,和那女弟子同歸于盡了。”
“一身苦修的修為不易。”葉簫聽聞這等事情,也不由得嘆息道:“師兄所言不錯,有些人不必較真?zhèn)€輸贏,一塊靈石打發(fā),避而遠之則是。”
這些老弟子,多是些飽受打擊摧殘,修煉受挫,此生無望。
此生不久無法長生,心中戾氣極重,稍有不和便要和人魚死網(wǎng)破,實在是防不勝防。
把小命丟在這些人手里,實在是可惜。
兩人說話間,便到了天丙字號煉丹室。
“師弟,請。”易小山道。
葉簫掏出五顆靈石,丟給了易小山。
“師兄是個良善人,這五顆靈石是你應得的。”
易小山得了五塊靈石,眉開眼笑道:“多謝師弟!”
葉簫飛身入內(nèi),啟動禁制,將天丙字號房籠罩其中,遮掩了氣息。
“還是貴人多啊。”易小山喃喃轉(zhuǎn)身離去。
旁的人都是不屑與低階弟子交道,唯獨他易小山老是能從低階弟子中取得好處,不由地有感而發(fā)。
煉丹室中有一方一人多高的煉丹爐,爐下是熊熊升騰的升陽真火。
一旁藥架上放置著一本手冊,葉簫翻開手冊原來是升陽真火引導心得。
葉簫按照心得,先使用生靈丹泥丸拋入爐中,沒想到烈焰升騰,席卷丹爐,霎時便將泥丸化為灰燼。
火爐通紅,葉簫難以遏制,趕忙丟出定火針。
定火針吸納了部分升陽真火,這才避免了丹爐熔毀。
葉簫倒吸口涼氣,“好生厲害的的煉丹之火。”
好在此次他早有準備,不止帶來的天心靈藥的泥丸,還有不少生靈丹泥丸。
這些生靈丹泥丸,便是他用來做墊子的耗材。
可是按照這升陽真火引導心得煉制,他花費了數(shù)個時辰,浪費了一堆生靈丹泥丸,卻依舊失敗告終。
這引導心得紛繁復雜,頭次煉制的人不可能在極短時間內(nèi)得心應手。
“且讓我改一改!”
他敢想敢做,將引導心得抄錄一本,再以寶鑒改良一番。
隨著文字扭曲重組,一份嶄新的升陽之火引導心得便橫空而出。
葉簫通篇掃視一番,察覺改良后的心得確然要比老方子通俗易懂,化繁為簡。
這對于趕時間的他來說,是最好的補品!
他按照改良的心得,不過花費了一個時辰,對于升陽真火便已輕車熟路,佐配定火針相助,很快便煉制出了第一爐生靈丹!
葉簫為求穩(wěn)妥,又煉出了三四爐生靈丹,控制了藥損程度后,便取出天心靈藥泥丸。
他果斷將十顆天心靈藥泥丸丟入爐中,升陽真火沖天而起,濃香彌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