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勛貴人才(求追讀)
- 大明仙國
- 河蟹道人
- 2016字
- 2023-12-10 08:05:00
“朕要是說的事情很簡單,那便是京營。”
三人聞言神色一頓,隨即立馬神色如常。皇帝乃至于朝廷對于京營的整頓,可以說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
基本上每位皇帝繼位都會注目于此,想著改革京營弊政,所以聽到皇帝這么說,他們雖然驚訝,但也不意外。
“朕從小就聽父皇說過,京營自太祖、成祖以來,就是我大明兵事之依仗。但如今其老弱冗員眾多,大多不堪戰事。而自從景泰、成化開始,朝廷也想改革京營,就屢有整頓。
而世宗登基以后,更是下令將團營、兩官廳并歸三大營,只設一員主將,欽定勛貴官員,總督京營戎政,加強京營建設、整頓軍務。但自庚戍之變至今,朝廷雖然屢次重視京營,但還是無濟于事,其中可堪一戰者甚少,吃空餉者甚多。朕就曾聽父皇提到說,京營現在“堪戰不及十分之四”,而且全無號令,不諳步伐。
而又聽聞神機營者,士兵點放不齊,仰天虛發,甚至軍械裝備被士兵私自販賣、軍費積蓄也損失殆盡等等事情,真的是觸目驚心,朕每每想起都心寒不已。”
朱翊鈞越說,三人越是心驚,他們沒有想到皇帝對于京營情況如此了解。可還不等他們回復,只聽皇帝又說道:
“試問京營如此情況,能拱衛京師安全嗎?得虧俺答剛剛封貢不久,邊境相安無事,不然萬一再來個庚戍之變就麻煩了。”
皇帝話已至此,他們三人再怎么愚笨,也明白皇帝定想學世宗皇帝那般重振京營。而他們也知道,如果讓皇帝信任他們,就必須接下這個活,否則就別想有獲得靈氣的機會。于是三人立馬跪下道:
“陛下,京營之弊由來已久,臣等聞之也痛心疾首。現今陛下如此說,臣等愿為陛下分憂,不革除京營弊政,愿受陛下懲處。”
聽到他們三個堅定的表態,朱翊鈞滿意的點點頭,隨即擺擺手道:
“起來吧,朕也知道你們的心思,有這個表態朕就放心了。到時候朕自會仿照世宗皇帝,派專人總理京營戎政,到時候爾等鼎力支持,不可怠慢即可。”
專人總理京營戎政?
三人聞言一聽面面相覷,一時不明白這是什么意思。
一般按照朝廷舊例,會選擇武勛為京營總督,再選一文臣協理京營戎政,二者相互合作。現在按照皇帝的話語,怕是有其他主張。
不過事已至此,他們也顧不上這么多了。畢竟自開國以來,他們三家一直在五軍都督府任職,沒有負責過京營事務。既然皇帝只是讓他們支持京營改革,他們支持就行了,反正對他們沒有什么損失。
“臣等遵旨~”
看到三人應答,朱翊鈞的心情就好了不少。
京營一直是他改革的重要一環。只不過其中問題盤根錯節、其中的許多武官將領大多是勛貴之后,因此獲得這三人支持,會更加有利于改革。亦或者說,這也是他們能做的僅有的幾件事了。
此事而罷,朱希忠三人頓時期待起來。既然皇帝的事情自己會答應做到,那下面皇帝是不是就該給他們指一條“明路”了。
而朱翊鈞早就注意到他三人的神情,也不想吊著他們,直接解釋道:
“自從朕會修煉,會使用靈氣一事傳出去以后,朕其實頗為后悔。但潑出去的水,哪有收回來的道理,因此朕為了天下安穩,對于此事不能有任何回應,因此才有今日朝會上朕的表態。”
看到皇帝終于開口承認自己會修煉,更會使用靈氣。期待已久的三人頓時精神為之一振,皇帝對他們承認了就好,他們的努力沒有白費,于是朱希忠連忙附和起來道:
“陛下所言甚是,您是天下之主,為天下表率,因此此事不可輕傳。”
“嗯,你說得對。而朕最近在西苑修煉,那邊環境優美,宮殿完備,地廣人稀,是一個修煉的好地方。因此朕準備以后常在那里居住,只不過也正因為地廣人稀,再加上朕偶爾試驗,因此需要不少人手,既可充當朕的侍衛,也可協助朕試驗靈氣之妙用。
因此朕思前想后,準備從勛貴子弟中選拔十幾人出來,跟隨朕在西苑,護衛朕左右,協助朕修煉。不知三位愛卿意下如何?”
當他們三個聽到皇帝準備勛貴子弟中選拔人才,護衛左右,跟隨其修煉后,他們三人再也難以抑制住激動的心情。
在他們看來,這哪里是護衛啊,這分明是修煉成仙的機會。他們相信只要這個機會一放出來,整個勛貴階層都會趨之若鶩,十分瘋狂。
“陛下,不知這十數人是從勛衛中選拔嗎?不知有什么標準沒有?幾時開始?”
不過他們激動歸激動,但也很快就冷靜下來,當即詢問起了選拔的細節。
聽到他們這么問,朱翊鈞搖搖頭。
所謂勛衛就是勛貴子弟組成的侍衛,其隸屬于錦衣衛侍衛。其平日的任務就是入值紫禁城,充作宮中護衛。如此既可有一個謀生之地,領一份俸祿,也可以拉近與皇帝的關系。
因此朱翊鈞想要從挑選勛貴人才,按道理說從勛衛中挑是最方便的。但朱翊鈞并不想這么干,他既然要挑選人才,就要嚴格要求,挑選勛貴中最優秀的人才。
“不是從勛衛中選拔,而是從整個勛貴子弟中選拔,不論嫡庶,只論才干。而考核內容,朕初步的想法是分為文武兩類,每一類各分為不同科目,最后選擇綜合分數最高者入選。而時間,就定在一年后吧,但朕會在三月后下發詔命。”
聽到皇帝這么說,朱希忠等三人就知道皇帝這是給了他們很大的面子了。
一年后考核,三月后下發詔命。
而他們現在就知道了此事,這不是明擺著告訴他們現在就可以準備嘛。所謂一步先步步先,如果提前三個月準備都考不上,那就不要怨皇帝沒有幫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