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明軍反攻
- 崇禎,這大明不救也罷!
- 冬日里的暖陽喲
- 2591字
- 2023-12-28 23:58:46
確實,代善此時的日子,正如同黃太吉他們想的一般,不過并不是單單的不好過,而是丫的簡直都要過不下去了。
在黃太吉帥軍攻打德州的那一陣,代善還算是意氣風發,趁著明軍都在城池中,他在遵化附近一帶開始了瘋狂的掃蕩,
到后來,代善發現其他地方的明軍,和遼東那邊的明軍區別并不大,甚至還要更爛,他的膽子就越發大了起來。
慢慢的,代善劫掠的地方就發展到西至薊州,東到山海關,南邊也是跑到了天津衛的寶坻。
這一大塊區域,都成了代善的狩獵場,他在這個狩獵場中,瘋狂的攻城掠地,以擴大此次入關的收獲。
畢竟黃太吉在率領主力南下時,給他代善留下了多爾袞兄弟的兩白旗。
作為一個老強盜,他自然不可能只是帶著這些精銳,老老實實的守在遵化城里。
玉田,豐潤,開平,灤州,遷西,遷安,這些兵力不足的小縣城,紛紛被代善領兵攻破,附近的百姓也被他擄走,準備作為奴隸帶回關外。
此時的代善,單單是從擄獲的壯丁,和明軍降兵中新征召的漢軍,就有了三萬多人,加上那一萬多的兩白旗精銳,手里的兵力接近了五萬。
不過就在代善志得意滿之時,朱由檢命令孫傳庭為督師,手持尚方寶劍,帶領滿桂的大同軍,和侯世祿的宣府軍,前往遵化,驅逐代善,以堵死建奴北歸的退路。
按說此刻的代善,擁有近五萬人的兵力,大明方面貿然出擊,可能不光是驅逐不了建奴,反而有可能被建奴的鐵騎擊潰,把京師置于險地。
不過在經過京師保衛戰之后,已經證明了一件事,只要讓這些明軍吃飽穿暖,不克扣他們的餉銀,他們的戰斗力,并不比那些建奴差。
雖說達不到漢唐時期一漢抵五胡的戰力,可也能和建奴打的有來有回,不至于有全軍潰敗的危險。
當初在德勝門外,這兩支軍隊就是和建奴進行的野戰,結果他們與建奴主力,當面硬碰硬而不落下風。
更是在那天夜里的襲營伏擊戰中,擊潰了蒙古軍,還擊殺了鰲拜這個后金第一勇士。
就連后來帥軍入關,為滿清打下萬里江山的多爾袞,面對這樣的明軍,哪怕他比較聰明狡詐,也被打的沒有絲毫脾氣。
明軍有了這樣的戰績,就連那些開始在家中瑟瑟發抖的文官,也嚷嚷著上書,請求朱由檢派人去與建奴決一死戰,把這些建奴的主力都消滅在關內,一戰而定乾坤。
十二月七日,孫傳庭率領大同宣府軍,抵達了馬蘭峪關口附近,馬蘭峪關口的守軍向代善求援。
作為建奴出入明國長城防線的重要關口,代善在馬蘭峪這里,安排了他的第三子薩哈廉駐守。
看到明軍攻來,薩哈廉不斷的派遣小股騎兵進行騷擾,以求能夠延緩明軍的行軍速度。
不過面對不光是配備了新式燧發槍,還有著新式火炮的明軍新軍,薩哈廉用以往對付明軍的戰術,并沒有什么太大的收獲。
畢竟就連騎兵對決,也因為這些明軍騎兵裝備的有一些,可以在馬上射擊的短槍而敗北。
看自己哪怕是使盡了所有本事,依舊拿明軍沒有辦法,薩哈廉只能死守在馬蘭峪關口,等待他的阿瑪救援。
對于守住關口,薩哈廉還是有些信心的,馬蘭峪的地形極為險要。
哪怕主要是為了防備關外,關內這一邊的防御相對簡陋,可還是占著地形優勢。
而且他手里還有三千多漢軍,守到代善帶領主力來援,還是問題不大。
可讓薩哈廉萬萬沒想到的是,這些明軍居然裝備了有可以轟開城墻的重炮。
面對明軍鋪天蓋地的炮火打擊,那些本來就是看建奴強大,才投靠他們的漢軍崩潰了。
薩哈廉帶著手下的八旗兵,把刀都砍卷刃了,也無濟于事,逼于無奈之下,他只能帶著這些八旗兵精銳,沖向了關外明軍的炮兵陣地,試圖破壞掉明軍的火炮。
只是面對這一情況,明軍早有準備,靠著訓練成熟的三段射,以及改進版的虎蹲炮,薩哈廉還有他手下的五百八旗兵精銳,除了少數逃走外,其余的統統倒在了沖鋒的路上,這些死掉的建奴中,就包含了薩哈廉在內。
其余的漢軍,以及關上少部分的建奴,在看到薩哈廉陣亡后,紛紛放棄了馬蘭峪關口,向東面代善的防區逃竄。
甚至有的建奴被明軍的火力,給嚇破了狗膽,直接向北出關,準備從蒙古草原逃回家鄉。
匆匆來援的代善才走到半路,就得知了馬蘭峪關口,已經落入了明軍手中。
而自己的第三子薩哈廉,繼了他大哥岳讬的后塵,成為了明軍火炮下的亡魂。
雖說這兩個狗東西,都不孝順,被自己那個會籠絡人心的八弟黃太吉,哄的是團團轉,在爭汗位的時候胳膊肘往外拐,不支持他這個阿瑪,氣的他當時卵子直疼。
可再混賬不是東西,這兩個狗玩意兒,也是他代善的親骨肉,如今卻都死在了這里。
甚至薩哈廉更慘,岳讬的尸體,好歹也被他的那些親兵給帶回來了,而薩哈廉的尸體,已經成為了明軍的戰利品。
雖然因為薩哈廉的死,代善現在恨不能殺死所有的明人泄氣,可他也知道,現在不是時候。
靠自己這一萬多點的人馬,根本不可能打敗這些明國的精銳部隊,為薩哈廉報仇。
至于那些漢軍,代善根本就沒把他們算在內。
這些連自己祖宗都賣的玩意兒,之所以投降他們大金,為的是升官發財。
打順風仗的時候,他們還能派上點用場,像這種不利于他們的仗,這群狗東西哪怕是不反戈一擊,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既然馬蘭峪關口已經失守,自己的好大兒也被明軍擊殺,再去意義已經不大,代善只得率領軍隊回師遵化。
在回去前,他派一隊使者去明軍那里,看能不能用一萬兩白銀,贖回薩哈廉的尸體,結果自然是被明軍方面斷然拒絕。
收復了馬蘭峪關口后,孫傳庭帶著大同宣府軍,繼續向遵化城逼近,準備一舉收復失地,將代善趕出關內,讓黃太吉成為甕中之鱉。
在從那些逃回來的八旗兵和漢軍口中,代善也只能知道明軍有可以炸開城墻的重炮。
為了不被明軍困死在遵化城中,代善只在城內留下了五百八旗兵,還有五千漢軍守衛遵化城。
他則是帶領主力撤出遵化,在外尋找機會,襲擾明軍的攻城部隊。
為了防止這些漢軍在戰事失利時投降或者逃跑,代善讓那些八旗兵,監督著那些漢軍。
等明軍到了城下后,逼迫漢軍每個人都在城頭,當著明軍的面斬殺一名明國百姓,并在城頭凌辱明國的婦女。
靠著這個喪盡天良的辦法,城內的漢軍哪怕是面對明軍的火炮洗地,也奮死拼殺,試圖讓遵化城成為了一顆釘子,牢牢的擋住了明軍的進攻步伐。
不過面對兵力占優的明軍,那些漢軍再拼命,遵化城也在猛烈的攻擊中搖搖欲墜。
在明軍的部隊沖入城中時,代善認為時機已經成熟,把一萬八旗兵分為三路,沖向了明軍。
只是哪怕兩線作戰,明軍依舊是游刃有余,不光是打退了八旗兵的進攻,也在天黑前,擊潰了遵化城內的守軍,占領了遵化。
眼看自己無力回天,代善只能帶著剩余的部隊,撤往薊州鎮和遷西縣,同時派出了十幾隊信使,南下尋找黃太吉。
如果黃太吉再不從大明的腹地回師北歸,那他代善就算是把兩白旗的所有兵力打完,也守不住主力的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