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袁督師
- 崇禎,這大明不救也罷!
- 冬日里的暖陽喲
- 2532字
- 2023-12-02 17:51:23
在朱由檢勸說下,孫承宗自然是要好好的配合,稍作一番準備后,就帶著朱由檢拔發的糧餉,起身去了遼東。
皇帝這次和自己一起謀劃瓦解,那些盤根錯節在遼東幾代的軍閥勢力,也是為了這個帝國,哪怕是有可能引發動蕩,可他孫承宗還是義無反顧。
不過在白花花的銀子,還有孫承宗這位老臣的威壓下,那些遼東本地的軍頭們雖然一百個不情愿,不過還是乖乖地老老實實的配合孫承宗,并沒有引發朱由檢所擔心的動亂。
在磨蹭了半個月后,遼東本土的軍頭們,組織起了一萬五千人的隊伍,歸于遼東新任副總兵祖大壽節制。
對于這個決定,遼東的那些軍頭并不是很服氣,祖大壽又不是李家人,憑什么坐他們頭上。
不過誰讓這貨走了狗屎運,居然入了皇帝的眼,哪怕皇帝記錯了這個狗東西的名字,可人家現在也是簡在帝心。
提前改了名字的祖大壽,如今是意氣風發,急切的想要做出一番事業,讓新皇看看。
在他的帶領下,遼東軍馬浩浩蕩蕩經由山海關入了關內,然后前往四川,配合朱燮元,平定奢崇明那些土人的叛亂。
孫承宗在發完軍餉,安頓好駐扎在遼東的各地軍馬之后,并沒有能在遼東久待,就在朝廷的催促下,從遼東匆匆回到了京師。
就在孫承宗前腳剛到京城里,還沒來得及入宮面圣,他曾經的手下兼搭檔,提出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策略,一手締造出關寧集團的袁督師,也千里迢迢的趕到了京師。
和如今朝堂中大多數務虛而不務實,只為清名而活著的同僚們不同,袁崇煥不管選擇的路對不對,最少他是個實干家。
為了自己的目的,依附魏忠賢這種事他都能去做,并沒有太多的道德負擔,也算是一個當時在大明緊缺的人才。
他在去年遞交的辭呈,被天啟皇帝批準后,并沒有像是自己所說的那樣,回到廣東老家。
而是開始游歷于各方勢力之中,想要找一個東山再起的機會,所以這邊朝廷換了新的皇帝,自己的老師韓爌又被召回后,他就屁顛屁顛的回到了京師。
剛一把行禮放好,袁崇煥還沒來得及給自己的老師送拜貼,就有許多聞訊而來的同僚故舊前來拜訪,對于這些人,袁崇煥也是熱情的給予回應。
靠著那場在大明和女真人開戰后,唯一拿出手的勝利,袁崇煥于如今也算是寄天下之所望的存在。
他心里也清楚,這些人之所以對他那么親熱,并不是他袁蠻子魅力有多大,說到底也是利益使然。
如今的大明,最容易撈錢的地方,就在遼東那疙瘩。
和自己打好關系,以后在遼東這塊肥肉上,他們下手時,自己也不好說什么。
畢竟這是整個大明官場的潛規則,無論是誰都避免不了,這些文官集團在糧餉的這塊上下其手。
有自己在,好歹還能多剩下一下,要不然,朝廷撥下來一百萬兩白銀,到邊鎮士卒手里的,能剩下十分之一就不錯了。
在招待應酬完那些同僚故舊,袁崇煥準備了一些不怎么值錢的禮物,就來到了韓爌的府上拜訪。
一直按照朱由檢吩咐,重點盯著這群東林黨的魏忠賢,在韓爌的府邸周圍,自然是安插了不少眼線。
得知袁崇煥入京后,第一個去拜訪的不是他老魏,魏忠賢還是有些小意見的。
不過如今他也看開了,懶得和袁崇煥計較,只是把他入京的消息,告訴了他如今的靠山。
“袁崇煥,呵呵……”
聽到袁崇煥進京后,朱由檢并沒有太多的詫異,這很符合袁崇煥那急躁莽撞的風格。
雖然袁崇煥在后世的評價,可以說是貶褒不一,不過再怎么說,袁崇煥這人也沒有小說中那般喜歡欺君罔上,想要占據遼東私立的程度。
所謂的五年平遼,其實后來的朱由檢也想明白了,袁崇煥之所以這樣說,很大一方面是因為自己的急切帶給他的壓力,另一方面則是他也想要成為證明自己,好名垂千古。
文人好名,他袁崇煥也不例外,如果他當時不夸下五年平遼的海口,無論是朱由檢還是那些朝臣,根本不可能給予袁崇煥太多的支持。
就像朱由檢和孫承宗講的那樣,大明的朝廷,沒錢啦!
哪怕是戰況最為兇險的遼鎮,也是未曾能夠全額發放過糧餉。
在不久后的崇禎元年,駐扎在遼東的士卒,就會因為拖欠糧餉,在一些軍官的授意引導下,爆發了寧遠兵變。
當時的遼東巡撫畢自肅性情比較剛烈,面對亂兵威脅絲毫不懼,反而是嚴厲訓斥,結果被亂兵羞辱。
好在畢自肅的治軍能力雖然不足,可為人的操守還是合格的。
那些亂兵并沒有在他那里搜到什么銀錢,而那些鼓動他們的將官又都不出面,為了防止朝廷追究,這些人又返回了兵營,一場兵變草草結束。
不過畢自肅還是因為這件事,羞憤不已,開始自虐,畢竟錢又不是自己給貪了。
這哥們也是氣性夠大,回到屋里直接絕食,把自己活活給餓死了。
明朝的官員雖然有水太涼的錢頭癢,可大多數還算的上君子,哪怕是能力不夠,可氣節還是有的,雖說是用不到正地方。
這種情況下,為什么袁崇煥一到,局勢就瞬間好轉,靠的就是自己手里有錢。
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因為他這個餅畫的夠大,才能讓朱由檢竭盡全力的去支持他。
有了錢,他才能讓遼東的那些軍頭聽話,如果還不聽話,同樣持有尚方寶劍的毛文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如今大明王朝的威信還沒有降到冰點,哪怕是積重難返,可虎死余威在,更何況大明還剩下有一口氣。
這些軍頭雖然有些跋扈,可也沒有人敢有其他心思,在如今敢明面上反抗朝廷的召令。
所以朱由檢現在還有機會,讓他們聽從安排,要是再過幾年,這些有兵馬在手的總兵,就不會再把皇帝朝廷當回事,他朱由檢也就能殺殺文臣泄氣了。
既然他來了,朱由檢也沒理由不利用一下這個明末風云人物。
當然遼東自然是不可能讓他袁崇煥再過去了,自己要給他安排一個,更為適合他的地方去。
不過現在也不用太急,他相信,以袁崇煥的急性子,就算韓爌不準備立即舉薦他,他也會忍不住的毛遂自薦。
朱由檢現在更多的精力,還是在被魏忠賢秘密弄到宮里的那些年輕人,這些人,才是自己防止神州陸沉的希望。
“老師,我準備繼續前往遼東,還望老師能幫學生達成此事。”
果然,沒有寒暄幾句,袁崇煥就說出了自己的目的。
“哈哈,你啊你啊!還是這般的急性子,不過放心好了,如今遼東就是個爛攤子,除了你,也就只有孫承宗能夠收拾。
而孫承宗入京以后,被陛下另做了安排,并沒有主政遼東的意思,你重新回到遼東的希望,還是最大的。”
韓爌看著自己這個真性情的學生,喝了口茶后,不緊不慢的說道。
就算袁崇煥不說,他和東林黨的高層們,也是會把他安排到遼東去。
這樣的關鍵地方,自然是不能讓那些楚黨浙黨那班人染指。
唯一的競爭對手孫承宗,看皇帝的意思,大概率是要入主內閣,成為新朝的第一任首輔。
雖然他韓爌也眼饞這個位置,可也明白,這也許是如今最好的安排。